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数据存储2030

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数据存储技术的革新将引领新文明的曙光,构建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加速社会智能化进程,助力人类更智慧地理解世界,开拓未来。
下载报告

指标预测

storage icon 1

全球每年产生数据总量达1YB,其中非结构化数据比例超过80%

icon 02 2

海量热数据100%由SSD闪存所承载

storage icon 3

60%以上企业每日访问活跃归档数据至少一次以上

icon 05 1

云和互联网企业采用Diskless架构的比例超过80%

icon 01 1

75%端侧数据、超80%边缘数据、超90%数据中心数据将被人工智能实时处理

storage icon 6

企业部署包括存储系统在内的多层勒索病毒防护体系的比例超过80%

关键挑战

数据存储关键挑战

关键特征

app

先进介质应用

  • 数据层次:热、温、冷三层数据变为热、温冷两层数据。
  • 先进介质技术:热数据介质向更大容量、更低功耗、更高并发方向发展,温数据介质中HDD仍占主流,冷数据介质技术整体走向高可靠性、长寿命、高环境适应。
  • 介质应用创新:WaferScale、Chiplet介质工艺走向主流,新型数据编码技术进一步提升容量密度。
architechture

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架构

  • 宏观存算分离,以存强算:通过存储资源池化、全内存语义访问的内存型存储、NPU直通存储,实现计算、存储资源解耦灵活调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 微观存算一体,以查代算:通过近数据处理,减少90%非必要数据移动和重复计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 集群存储:横向扩展能力可达到数千节点,支持百万XPU同时工作,且具备弹性扩缩能力。
security

数据内生安全

  • 主动数据保护:从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数据时间线旅行、原生防篡改、多维联动响应等多个技术方向,构建主动数据保护安全体系。
  • 数据零拷贝:通过零数据拷贝访问技术打破数据边界,实现数据共享。
  • 零信任存储:从数据全路径加密、强制数据访问控制、隐私计算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解决诸多安全问题。
data weaving

智能数据编织

  • 自动化数据编排:通过构建数据画像和数据大脑,实现业务无感、业务性能无损的数据最优排布。
  • 跨域数据协同: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服务,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控制成本。
  • 存力网络:打破地域和区域的限制,构建高效快速的存力网络,实现应用无感、地域无感的数据访问。
new data model

数据智能

  • 内容消费的服务型接口:从数据存取的ATM机进化为内容消费的超级市场,支持AI长记忆存储。
  • 数据语义提取:通过数据语义的提取可以压缩原始数据,提高系统效能。
  • 数据多模态分析: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统一处理,以便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
  • 数据自适应建模:从输入数据中自动识别和学习潜在的模式和结构,并生成相应的预测模型。
sus storage

可持续存储

  • 存储系统级节能:根据模型,调整软硬件工作状态,实现整系统能耗最优。
  • 数据传输能效提升:突破纳秒级切换光器件技术和高速交换算法,实现低功耗的全光数据中心网络。
  • 芯片级节能技术:异构多样化算力集成、片上动态能效智能管理等技术,可有效解决高算力与低功耗的矛盾。
  • 绿色集约标准:建立统一绿色集约标准,覆盖数据关键指标,制定能耗基准,形成存储绿色低碳综合评价体系。

更多产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