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通信网络 2030

从联接百亿人到联接千亿物,一个智能原生、安全可信、具备确定性体验和通信感知融合能力的绿色立体超宽网络是未来发展方向
下载报告

指标预测

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网络需求无止境

communication 01

全球联接数2000亿
IPv6地址渗透率超过90%

communication 02

人均月无线蜂窝网络流量600GB,增长40倍

communication 03

千兆及以上家庭宽带用户渗透率60%,增长超50倍

communication 04

家庭月均网络流量1.3TB,增长8倍

关键技术特征

立体超宽的智能联接将无处不在

communication cubic broadband 1

立体超宽

  • 3个万兆接入:个人、家庭、组织共同迈入万兆时代

  • 超宽全T网络:接入、骨干、数据中心网络全面进入T时代

  • NTN卫星通信网络: 地面网络覆盖有效补充

communication deterministic 1

确定性体验

  • 三级时延圈:20ms/5ms/1ms时延圈满足差异化业务诉求

  • 端到端切片:为垂直行业打造更加适配的逻辑“专网”和服务

  • 5个9以上高可靠:满足行业生产控制系统要求,使能企业全要素上云

communication ai native 1

智能原生

  • 自动驾驶网络:网络向L4+高阶智能化方向持续演进

  • 边缘智能原生:通过云原生和AI技术重构智能边缘

communication hcs 1

通信感知融合

  • 无线感知:主要应用在车联网、无人机的自动驾驶场景,也可以应用在智慧城市、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医疗成像等场景

  • WiFi感知:可提供高精度定位、姿态/手势识别、呼吸检测、情绪识别、周界安防等功能

  • 光感知:光感知可以分为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感知

communication security 1

安全可信

随着网络云化和泛在化演进、ToB和ToC业务融合,需要推动网络安全体系向原生内嵌、安全可信、智能灵活的主动防御模式演进。

communication low carbon 1

绿色低碳

  • 极简架构:通过基础网、云网和算网的极简架构实现网络低碳

  • 光电混合:光电技术融合将带来通信网络设备架构及能效的深刻变化

  • 系统节能&多维能效:通过系统级节能构建节能和性能双优网络

更多产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