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客户服务。多产粮食,增加土壤肥力是为了更有能力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的共同价值。权力是为了实现共同价值的推进剂和润滑剂。反之,权力不受约束,会阻碍和破坏共同价值守护。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各治理机构权责清晰、责任聚焦,但又分权制衡,使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公司在治理层实行集体领导,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集体领导遵循共同价值、责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权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则。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机制,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
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其基本职权包括领袖管理、业务审视和战略前瞻。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作为公司ICT基础设施业务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责任机构,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对ICT基础设施业务进行端到端经营管理。
终端BG是公司面向终端产品用户和生态伙伴的端到端经营组织,对经营结果、风险、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负责。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围绕智慧办公、智能家居、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影音娱乐5大场景,实现用户体验与服务的商业闭环。
华为云计算对华为云业务端到端经营、商业成功负责,构建云产业组织和能力(研发、销售、咨询、服务、供应等),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
数字能源是面向企业/行业客户提供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嵌入式电源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组织,致力于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绿色、低碳的电力电子产品,使能客户商业成功。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公司面向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将华为公司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业务目标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海思定位于面向智能终端、显示面板、家电、汽车电子等行业提供感知、联接、计算、显示等端到端的板级芯片和模组解决方案,承担芯片和模组产业的研发、Marketing、生态发展、销售服务等职责,对经营结果、风险、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负责。
为逐步打造公司支撑不同业务发展的共享服务平台,并有序形成公司统治实施的抓手,公司设平台协调委员会,以推动平台各部门的执行运作优化、跨领域运作简化、协同强化,使平台组织成为“围绕生产、促进生产”的最佳服务组织。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
2022年3月29日,部分董事辞任公司董事职务。候补董事李建国、彭博按规则依次递补为董事。
目前董事会成员包括:
2021年,董事会共举行了11次现场会议,就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商业计划、审计报告、利润分配、增资等事项进行了审议和决策。
董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受董事会委托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酝酿,就董事会授权的事项进行决策并监督执行。2021年,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了19次会议。
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汪涛、余承东。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轮值董事长的轮值期为六个月。
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监事会的定位是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命运负责,其基本职权主要体现在领袖管理、业务审视和战略前瞻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考察,对董事候选人提名提出建议,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对公司接班人梯队的建设、选拔与培养;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合规与内控体系建设和运作的监督、检查与建议,对公司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2022年,监事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完善了监事会基本制度和组织建设,开展了干部考察工作和后备干部资源池管理,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了巡视和检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监督,对子公司董事会的建设进行了指导和管理。监事会成员列席了全部董事会会议,对董事会决策事项及运作规范性进行了监督,对董事高管履职进行了监督,并对2021年度董事履职情况进行了评价。
监事会成员共15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2022年3月29日,持股员工代表会和股东会进行了监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监事会成员及候补监事。
目前监事会成员包括:
监事出现空缺时,由候补监事按规则递补。现有候补监事4名,包括魏承敏、徐钦松、吴钦明、高戟。
监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监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受监事会委托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酝酿,就监事会授权的事项进行决策并监督执行。2022年,监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20次会议。
监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平、李杰、陈黎芳、姚福海、李大丰、李英涛、马箐箐。
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和年度审计报告需由审计委员会审视。任何潜在影响外部审计师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或服务,都要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此外,独立审计师还与审计委员会共同商讨审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管理层的支持情况。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
华为基于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内部控制(简称“内控”)体系,发布的内控管理制度及内控框架适用于公司所有流程(包括业务和财务)、子公司以及业务单元。该内控体系基于COSO模型而设计,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部分,同时涵盖了财务报告内控体系,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基础。华为致力于倡导及维护公司诚信文化,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企业公民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定了员工商业行为准则(BCG),明确全体员工(包括高管)在公司商业行为中必须遵守的基本业务行为标准,并例行组织全员培训与签署,确保其阅读、了解并遵从BCG。华为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职能部门以及各级管理团队等,各机构均有清晰的授权与明确的问责机制。在组织架构方面,华为对各组织明确了其权力和职责的分离, 以相互监控与制衡。公司CFO负责全公司内控管理,内控管理部门向公司CFO汇报内控缺陷和改进情况,协助CFO建设内控环境。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控制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开展针对全球所有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对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与监控,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就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应对方案提交公司决策。各流程责任人负责识别、评估与管理相关的业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公司已建立内控与风险问题的改进机制,能够有效管理重大风险。
华为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并基于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流程和内控的建设。全球流程责任人针对每个流程识别业务关键控制点和职责分离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区域、子公司和业务单元 ;例行组织实施针对关键控制点的遵从性测试并发布测试报告,从而持续监督内控的有效性 ;围绕经营痛点、财务报告关键要求等进行流程和内控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支撑财报准确、可靠及合规经营,帮助业务目标达成 ;每年进行年度控制评估,对流程整体设计和各业务单元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评估结果。
公司设立多维度的信息与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来自客户、供应商等的外部信息,并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的正式传递渠道,同时在内部网站上建立了所有员工可以自由沟通的心声社区。公司管理层通过日常会议与各级部门定期沟通,以有效传递管理导向,保证管理层的决策有效落实。同时,公司在内部网站上发布所有业务政策和流程,并定期由各级管理者/流程责任人组织业务流程和内控培训,确保所有员工能及时掌握信息。公司亦建立了各级流程责任人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回顾内控执行状况,跟进和落实内控问题改进计划。
公司设立了内部投诉渠道、调查机制、防腐机制与问责制度,并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诚信廉洁合作协议》中明确相关规则,供应商能根据协议内提供的渠道,举报员工的不当行为,以协助公司对员工的诚信廉洁进行监查。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整体控制状况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价,并对违反商业行为准则的经济责任行为进行调查,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给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此外,华为建立了对各级流程责任人、区域管理者的内控考核、问责及弹劾机制,并例行运作。审计委员会和公司CFO定期审视公司内控状况,听取内控问题改进计划与执行进展的汇报,并有权要求内控状况不满意的流程责任人和业务管理者汇报原因及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