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

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逐渐进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不仅显著提升社会生产效率、驱动经济增长,更将重塑生活方式,推动世界跨越式向前发展。

智能世界2035

探索未知,跃见未来。基于对未来的不懈探索,华为与业界知名学者、客户、伙伴深入交流,并参考了来自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等权威机构的数据、方法,集业界和华为专家的智慧,展望了未来十年的关键技术趋势以及这些技术对教育、医疗、金融、制造、电力等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华为预测,到2035年

9000

亿

全球AI智能体数量将达到

10

万倍

全社会算力需求提升

500

AI存储容量提升


100

通信联接数量提升

50

%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

迈向智能世界

华为和产业伙伴一起持续探索,洞察ICT基础设施产业的趋势变化,提出5.5G和全面智能化时代目标,给出行动路径,共创未来。

产业路径


《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


涵盖无线网络、云核心网、数据通信、全光网、自动驾驶网络、计算、数据存储、云计算、ICT服务与软件等产业方向,通过持续识别各产业近期趋势变化以及实践,给出行动建议,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携手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2025

全球数智化指数 ( Global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Index )构建了一套涵盖ICT基础设施、数字能源、行业应用水平、政策、人才生态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体系。本次研究覆盖全球90个国家,占比94%的GDP和83%的世界人口,能够反映出全球数智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差异化路径。

数字化转型洞察

围绕“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量化国家数智化发展进程

今年,我们联合了经济学、社会科学及ICT产业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将“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升级为“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GDII以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将物理世界中的“土地、劳动、资本”映射到数智世界,提出符合时代特质的新生产三要素:数据、ICT人才和数智化技术。围绕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全周期,度量国家数智化发展进程,旨在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量化参考。

数据生成与数据应用是一对“双螺旋”

研究发现,数据指标与经济进步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线性的。然而,仔细分析数字经济成熟度、数据生成、数据应用三者的GDII得分发现:数据生成与数据应用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对“双螺旋”。数据应用能够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商业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之同等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视和培育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只有当数据生成与数据应用之间形成双向赋能的通道,实现良性互动与正向循环,才能真正释放数字经济的全部潜力,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生成总量与存储装机总容量对比

数据生成总量与存储装机总容量对比 数据显示,全球数据生成量与存储规模装机量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不仅反应了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更突显了与数据价值挖掘、管理和保存相关的结构性挑战。IDC预测,全球数据生成量(包括新生成和复制的数据)将从2024年的173 ZB增加到2029年的527 ZB,而存储规模的增长仅从10 ZB增长至19 ZB,远低于数据增长速度的一半。到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96%的已生成数据面临废弃或丢失风险,进一步凸显了在数据存储领域加大投资和制定新策略的紧迫性。

重视教育和人才发展,把握智能时代机遇

如图所示,GDII得分排名前20位的国家拥有全球65%的ICT人才以及95%的ICT专利。ICT人才规模是通过从事知识密集型ICT活动的就业人数来定义的。整体劳动力中,这类人才比例较高的国家通常有更多的ICT专利产出。尤其是在亚洲等地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型企业是该地区最大的新专利申请来源。ICT专利表明创新活动取得了成功,并推动了行业人才工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