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从悬崖到云端:AI开启白头叶猴保护新纪元

通过AI智能监测解决方案助力提高保护区管理和科研监测能力

在广西崇左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生活着一群住在悬崖峭壁上、以树叶为食,有着摇滚风格 “莫西干”白色发型的猴子:白头叶猴。它们在幼年时期呈金黄色,出生后不久开始逐渐变色,一岁半左右完成变色,变色后的雌雄个体毛发颜色除头、肩和尾巴后半部呈白色外,身体其余部分毛发呈黑色,黑白分明的颜色让它们独特而美丽。

白头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国仅存1400余只,数量比大熊猫(易危级)还要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均把白头叶猴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A white-headed langur female carrying her baby

白头叶猴及其幼崽

A white-headed langur munching on a leaf

正在进食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是典型的昼行性灵长类动物,攀岩跳跃能力强,白天在悬崖峭壁与树丛中活动,晚上宿于悬崖峭壁上的石洞或平台。白头叶猴是中国本土特有的濒危物种,为此政府先后建立了保护站和保护区对它开展监测和保护。但由于石山地势陡峭、树林灌木遮挡较多,猴群活动范围广、移动速度快,靠传统的人工观测和记录,难度很大。

为了更好地观测猴群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数十个视频采集设备,全面收集白头叶猴出没和栖息点的生态情况、猴群日常活动节律等信息。基于这些数据,保护区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防范和阻止人为破坏。然而,全天监测的空拍素材沉睡在存储服务器之中,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海量的视频监测数据光靠人工肉眼分辨,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2024年,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团队在保护区开展“白头叶猴智慧化监测”方案试点。项目基于区域内已有的视频采集设备,以及覆盖良好的有线网络和5G网络开展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由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持开发的AI算法模型进行数据标注、模型开发和优化。AI将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实时识别和标注,将推理结果呈现在监测平台上;同时开展各类智能数据分析,让前端采集素材的统计和查询变得更加高效,助力保护区提升智能化管理和科研监测能力。

白头叶猴智慧化监测平台实时画面

白头叶猴智慧化监测平台实时画面

截至2024年5月底,系统累计识别出白头叶猴15,200多次,单个观测点的最大出现次数为38次。

  • 15,200+

    累计识别出白头叶猴

  • 38

    单个观测点的最大出现次数

保护白头叶猴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而是以白头叶猴作为伞护种保护整个生态系统,更是我们维护共有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保护区与华为携手共同探索科技守护白头叶猴的新途径,让相关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农登攀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

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科技力量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不但能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将开创更多环境及生态保护的新可能。华为期待携手更多伙伴,通过数字技术加速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