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接世界拉动社会升级
信息技术的出现将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带入了数字时代网络和数据逐渐成为继“土地、机器、人”之外的第四大生产资料。人类生活、企业运作、经济模式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

文/华为市场洞察部
信息技术的出现将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带入了数字时代。以PC、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数字时代1.0,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随着物联网、大数据、AI、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我们正在迎来数字时代2.0 - 全联接时代。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关系。全联接时代中网络的范畴也从单一的物理联接延伸到了物理+虚拟的数字联接,进而大幅度放大了网络的价值。网络和数据逐渐成为继“土地、机器、人”之外的第四大生产资料。人类生活、企业运作、经济模式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
联接成为人类基本权力
人类的网络心跳将与物理心跳并存。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日益深度融合,如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手机APP软件不断涌现,只要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人类生活正在越来越依赖于网络, 越来越多的人类物理特征将被数字化地记录/传播/应用于网络中。每个人在网络中拥有独特的、多维组合而成的标识——“网络心跳”,将像人类的物理心跳一样伴随人的一生。未来人类必须通过联接来满足现代生活的资源和情感需求,联接成为人类的基本权力,人人有联接。未来5年,全球将新增10亿语音用户联接,无线宽带用户联接预计将超过67亿,基于无线的家庭宽带联接增加3亿。
联接助力企业突破能力和资源的桎梏
在数字化经济转型浪潮中, 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重构,ICT进入传统行业。ICT融入生产系统,驱动企业在运维、组织、创新等各方面迎来新一轮革命。全联接时代,企业长板理论将取代短板理论,企业将专注于发展自己的长板能力,并将其作为服务开放出去,同时以外包的形式引入其他专业公司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能力,未来企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全球性的无边界企业。行业云服务将成为全联接企业的基础。由于各行业间的业务系统存在巨大差异,面向行业的云服务应运而生,混合云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行业云服务将帮助企业聚焦业务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提升运作效率。例如银行业,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银行业将从“客随主便”进入到“主随客变”的银行3.0时代,其ICT系统将在新的数字化战略中进化为云化的数字生产系统。此外,运营商也正在构建适应XaaS的灵活的商业模式,促进数字化生态建设。通过基础设施虚拟化平台和运营平台实现对业务和资源的端到端统一管理与共享,而云数据中心将成为这一切的重要支撑点。
联接是国家经济的战略助推器
国家ICT战略纷纷出台。为了促进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制定国家ICT战略,发布ICT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中国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马来西亚的“数字马来”、印尼的“印尼宽带计划”、荷兰的“智慧城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2025”等。根据ITU 2015报告,全球已有148个国家发布了国家ICT战略,信息化和工业化将深度融合。全球宽带标准已被重新定义。2015年初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定义了新宽带标准,将宽带的起点标准从4M提升到25M。2015年11月,英国宽带产业管制机构Ofcom正式定义超宽带的起点标准为300M。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泰国,也将10M带宽视为“昨日宽带”。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运营商发布千兆宽带(Gigabit)业务,预计2020年欧洲所有家庭宽带都将达到50M以上,中国普通城市的宽带将达到50M以上,而中国发达城市将实现千兆宽带。
颠覆性的全联接经济正在到来。联接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升级,同时孕育更多新型虚拟经济。未来的全联接经济将具备六大“新陈代谢”特征:Supply和Demand的高度、实时匹配, 将使生产过剩成为过去式;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将使闲置资源成为过去式;对信息的实时收集、处理以及远程处理,将使过程性资源损耗成为过去式;信息知识价值的量化和共享意识的提升,将使“货币是唯一交易体系”成为过去式;行业的跨界创新,将使Silo型经济成为过去式;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体现,将使单一的规模式生产成为过去式。
综上,拨开纷繁变幻的ICT行业的层层迷雾,便能看到背后的大势之所趋:人类将进入网络心跳与物理心跳并存的全联接时代,各行各业的企业将在全联接的驱动下完成生产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无法数字化的企业最终将逐渐消亡,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国家ICT战略,以迎接颠覆性的全联接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此波澜壮阔的大变局中,ICT产业正在发生多个方面的升级:终端的贴心互联、网络的智能重构、生态的开放共赢等。正乃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终端升级,贴心互联
以用户为中心,重塑用户价值。未来几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场景智能生活的商业进程,将会因三股消费者势力的崛起而受到深刻的影响。一是泛90后,这群互联网原住民是未来需求的引领者;二是更加追求健康、生活品质、个性和身份的中产阶级;三是越来越多的具有独立消费能力的女性。同时,终端厂家都围绕着消费者,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无缝的全场景贴心服务,为提升用户价值而不断努力。
可穿戴设备,距离改变价值。纵观计算设备的发展历程,从大型机、PC机、便携机到手机,设备离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使用价值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可穿戴设备与人体几乎零距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独特使用价值,包括运动健康、身份识别(如小额支付、智能钥匙等)、环境感知、交互增强等。可穿戴设备要实现更多的价值,还需要更多的数字化、小型化、专业化、自然交互化等方面的创新技术支持。
智能家居产品,由孤岛走向互联。由于各种智能家居产品仍处于割裂的孤岛状态, 互联互通互享难以实现,市场仍进展缓慢。为了满足用户便捷、易用、贴心、环保的生活需求, 智能家居产品正在走向互联化。设备数字化解决设备联网的问题,同时智能家居平台化解决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问题。众多厂家陆续推出智能家居平台并开放通讯协议和SDK,让第三方设备接入,形成联合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
网络升级,智能重构
万物互联的世界驱动运营商网络重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联接数量将达到1,000亿,增长的驱动力源于人、物、企业的全联接。各个垂直行业的业务应用对网络联接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例如智能抄表、智能建筑,对网络的需求在于深度室内覆盖、低功耗、低成本;而车联网、智能交通的需求是大范围的地理覆盖、短接续时延、高移动性;工业控制的需求主要是超高密度联接、超短时延。
面对上述不同场景下的复杂的网络需求,运营商需要新的网络技术和架构来推动产业的发展。通过5G网络满足千亿联接数量、1ms的超低时延和10Gbps的速率。通过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建立敏捷、开放、弹性的网络架构和全局视图的管理系统,来降低成本、加速业务创新,实现按需部署、按需购买的新商业模式。
同时,为了构建以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 online)、自助服务(DIY)和社交化(Social)为特征的网络体验,全球运营商纷纷进行网络业务升级,跨域、跨界整合加剧,运营商的业务范畴正在被重新定义。移动宽带、固定宽带、数字内容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新趋势。
生态升级,开放共赢
开放的生态系统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企业单凭一己之力已经很难成功,开放的生态系统合作日益重要。产业上下游多方联合创新,为客户开发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势在必行。生态系统从过去的半开放、联盟式, 逐渐向开放式、社交化、共享的“平台”模式演进。无论在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的ICT产业,企业都在史无前例地拥抱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积极建设新生态系统。
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各方开放合作,驱动数字化转型,重塑行业新格局。同时各种生态系统相互交叠、相互影响、推动产业的重构。知名的ICT企业都纷纷建立自己API能力开放平台,为第三方或合作伙伴提供能力共享服务,API成为新的产品形态,ICT能力得到变现。软件厂商还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更好地服务个人用户和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在围绕平台打造开放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成为Service Enabler或Service Creator。此外,开源硬件也为越来越多的创客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开发平台,推动了ICT硬件产品的创新。
这是一个高新科技日益腾飞的新信息时代,5G、虚拟/增强现实、异构多核处理器、新型非易失存储介质、石墨烯、芯片级光互联、云化安全等层出不穷的ICT新技术,正在为联接数量和价值的指数级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颠覆社会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持续拉动社会升级。九万里风鹏正举,全联接世界的共建、共有、共荣,将成为全球ICT行业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