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光网的第二次革命:FTTR的战略和商业价值
网络强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光纤化率已经成为衡量网络强弱的重要指标。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运营商实现了接入网的光纤化,完成了光网的第一次革命,奠定了网络强国的根本;那未来十年,应该开启光网的第二次革命,进一步夯实网络强国的地位。
文/华为运营商业务网络首席顾问 张军
网络强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数字经济十年内增长了近5倍,达到44.9万亿,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翻了一番,占比由20%提升到40%。
一.光纤化的战略价值
中国网络强国起步于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在国家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环境下,为了应对竞争,上海电信于2009年6月率先提出“城市光网”战略,全面部署FTTH网络;2011年2月中国电信提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2013年“宽带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根据公开的数据报道,截止到2021年,中国宽带用户发展超过5亿,其中光纤化宽带用户占比超过94%,百兆用户占比超过92%,千兆用户近3500万户。
没有光纤网络一定不强,无论是宽带还是移动网络,光纤化率已经成为衡量网络强弱的重要指标,包括光纤到户率、光纤到商业楼宇率、光纤到基站率。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运营商实现了接入网的光纤化,完成了光网的第一次革命,奠定了网络强国的根本;那未来十年,应该开启光网的第二次革命,实现家庭网络和企业局域网络的光纤化,即FTTR(Fiber To The Room),彻底达到端到端全光网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夯实网络强国的地位。
决定通信带宽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传输介质的频率特性,二是相应的调制技术,其中的频率特性更为重要,下表列出了铜介质线缆与单模光纤频率特性的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光纤的带宽能力是铜线的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而铜线的技术寿命是有限的,而光纤的技术寿命是无限的,由于带宽的瓶颈,铜介质线缆每隔5-10年就要升级换代,将增加网络演进的难度;而光纤寿命长,一次性布放,30年不用折腾,目前还没有看到在带宽潜力上替代光纤的传输介质。同时,相比铜介质线缆,光纤更节能环保,符合国家双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二.FTTR对运营商的商业价值
FTTR对运营商的驱动力来自于差异化、品质化、可视化、抓住家庭和企业网络连接入口等,同时,商业客户的FTTR for SME(Small Middle-Sized Enterprise)比家庭客户的FTTR for Home更有驱动力。
1. 差异化和品质化
差异化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差异化包括自身产品之间的差异化,通过细分市场,实现价值和利益最大化;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同等资费价格不一样的品质,或是同等品质不一样的资费价格,来赢得市场。
中国运营商,在过去二十年的政企市场竞争中,已经深刻认识到差异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包括资费、品质、带宽、保护和恢复、时延、可视化,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的产品差异化,也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化。但在家庭宽带市场上,运营商的差异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的家庭宽带套餐还主要聚焦在资费价格和带宽的差异化上,没有发挥出品质的优势。随着家庭宽带的同质化竞争,品质和服务的差异化也将逐步走入家庭领域,正如某运营商的高层所说,其所在城市有富人、贵人和名人近三十万,他们是Home FTTR的首选客户,他们会带来运营商的品牌效应。
企业最大的价值是品牌,而品牌离不开品质,随着中国运营商的FTTH用户市场趋于饱和,家庭WIFI组网也成为运营商增强客户粘性,提高竞争能力的一种主流手段。与传统网线WIFI相比,基于FTTR的光纤WIFI,更能展现家庭网络的品质,在老百姓心目当中,光纤本身就是品质的象征,是家庭网络布线的终极目标。
对于固网一牌运营商而言,FTTR将进一步树立其宽带品牌的形象,对于固网二牌和三牌运营商而言,可以作为其弯道超车的有效手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要致富先修路,谁先修好路,谁就抓住了竞争的窗口期,而窗口期是最大的差异化竞争能力;谁先部署,谁就粘住了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我曾经在某运营商工作过三十年,该运营商于2009年开启的“城市光网”和2016年开启的“全球千兆第一城”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是业务驱动的吗?至少不完全是,因为当时面向的不仅仅是业务需求,面向更多的是竞争,该运营商通过“光网”率先部署,抓住了业务发展的先机、夯实了基础网络能力、提高了竞争门槛、树立了宽带品牌形象;当初有很多因没有业务需求而反对的人,现在都回过头来为一把手当时的英明战略决策而点赞,因为管道永远是运营商的根本,无论是宽带还是移动,历史上无数次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已经深刻的诠释了:在互联网时代,带宽和时延能力永远都是核心竞争力。
需求是可以被激发和创造的,除了业务驱动,还有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投资驱动(政策驱动),现在还多了一个疫情驱动。5G和千兆光网是业务驱动的吗?笔者认为,是上述几个驱动力的总和。
2.可视化
与传统网线WIFI相比,FTTR由于主网关和从网关之间需要通信协议,会带来运营商可视化,以及最终用户可视化。
运营商可视化:通过NCE-FAN,一方面帮助运营商获取家庭网络内的各种故障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远程,指导最终用户解决大量的自身故障问题,降低不必要的上门所产生的运维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和经营,可以推送基于AI的应用加速,如远程教育、云游戏等等,实现业务增值。
最终用户可视化,包括一定功能的可控化: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自己家庭网络中的连接拓扑、连接终端、连接类型和连接状态,检验运营商的装维质量,控制各种终端(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内容,包括游戏、视频、办公、社交、支付等,还可以自助检测网络、设备、干扰、覆盖、配置、负载等健康状态,将极大地提升最终用户的业务体验。
解耦不是目的,解耦仅仅是一种降低采购成本的手段,但要把握好度,不能单纯为了解耦而解耦,也许会浪费更大的成本,因为没有绝对的互通,互通都是相对的;通常业务层面互通没有问题,但在OAM管理层面,很难做到完全互通,不同厂家之间会做许多“应答”的规避,而这种“规避”会带来故障率增加和判障率降低的后果;历史上的FTTH解耦,带来了大量的环路广播风暴和流氓ONU,尤其是流氓ONU,让运营商很头疼,一方面增加了运维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可视化的难度,运营商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运维平台和APP,来检验装维和终端质量。解耦建议是垂直解耦(划分区域),而不是水平解耦,因为水平解耦既无法发挥设备供应商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差异化特性,也会增加运营商的运行和开发的成本。
省钱不是目的,赚钱才是目的,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赚钱的商业目的,降低采购成本不能以牺牲网络和业务性能、功能为代价,也不能只看采购成本,而忽视了运维成本,采购成本是一次性的,运维成本是长期的,需要统筹考虑。
3.夯实家庭DICT底座
在家庭网络中,运营商有着网关连接入口和上门服务的资源优势,运营商与OTT之间争夺的是家庭网络连接的入口,而不同运营商之间比拼的是装维能力,需要工匠和品质精神!
家庭网络连接入口是运营商的核心优势,但采用传统家庭WIFI组网方案(如网线、PLC、WIFI中继等),由于OTT都有自己的一套基于家用路由器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生态,因而运营商的家庭网络连接入口往往被OTT旁路了,没能发挥出自身家庭网关入口的优势。而采用FTTR,就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由于FTTR的主网关和从网关之间采用的是PON通信专用技术,OTT的家庭路由器无法插足进来,这样运营商也就可以通过FTTR主网关,牢牢的抓住家庭网络连接入口,夯实家庭DICT的底座。
网络连接是运营商的优势,包括WIFI组网,可以保证用户体验和上门服务的感知;而OTT擅长业务应用,如以语言音箱为入口,实现人机互动的业务控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一个合理、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4.ToB比ToH更有价值
历史上,某运营商针对小微商业客户提供了大量的政企网关,其采购价格是家庭网关的5倍以上,但在实际的运营中发现,这些网关大都被桥接了,多花了钱,但没有达到商业目的,原因是运营商没有能够提供完美的企业内部WIFI组网解决方案,这部分市场被第三方ICT集成商占据了。
2B比2H更有价值,2B是最好的奶酪。采用FTTR—SME一方面可以发挥运营商装维服务的资源优势,通过包括布线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由广域网延伸到局域网,解决商业客户有线、无线的宽带接入和内部组网连接问题,由卖一根互联网专线,扩展到企业WIFI组网业务,做大市场空间,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上云需求,发挥运营商云网融合的资源优势,带来DICT业务发展的新机遇。
总之,家庭网络和商客网络不是简单的各种终端的连接,它也是一张网,需要可视、可管、可运维。FTTR一揽子解决方案,管的不只是网关本身,而是整个商客和家庭局域网络。相比传统的各种介质的AC+AP、Mesh WIFI组网等,FTTR在抗干扰能力、漫游切换时延、带宽能力、用户体验,以及可视、可管、可运维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关推荐:光网的第二次革命:FTTR规模化发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