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珠海城市峰会2020成功举行,共建全场景智慧珠海
[中国,珠海,2020年11月13日] 今日,“智造珠海·进而有为 华为珠海城市峰会2020”成功举行,峰会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指导,香洲区人民政府、珠海市工信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珠海市相关领导、城市建设者、产业及学术各界的意见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发展、人工智能、智慧视觉、产教融合等前沿和热点话题,以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理念助力打造珠海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珠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广东代表处代表周建军,中国区云与计算副总裁、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广东云与计算业务总经理郑殿海等一行人出席会议。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广东代表处代表周建军表示,华为和珠海市通过“平台+应用”“创新+创业”“产业+生态”3个层面,共同打造“四中心一平台”,即建设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人才培训实践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及智慧城市展示中心、打造人工智能云平台,从而支撑珠海市发展数字经济、新兴制造、消费升级产业。华为将以人工智能、鲲鹏、机器视觉、5G为技术支撑,积极推进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助力珠海实现面向未来的城市升级、产业升级、人才升级,助力珠海在数字化浪潮中走在前列。
会上,华为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扶持计划2.0正式发布,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或其他单位给予适当上云补贴,以促进珠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为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扶持计划2.0正式发布
暨南大学与华为举行华为ICT学院创新人才中心合作签约,双方将依托各自在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联合打造数据+智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开发10+门课程、200+试验及30+个实训案例,并在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认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珠海产业人才升级。

暨南大学与华为共建华为ICT学院创新人才中心签约
打造珠海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珠海
当前,智能升级已成为未来每个城市、企业、行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智能体是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是政企智能升级的技术参考架构,是实现全场景智慧的有效途径。机器视觉是智能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赋能全场景智慧。
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在峰会上分享了华为机器视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实践。他表示:智能体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参考架构,是通往全场景智慧,构筑城市、行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架构,实现“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的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而机器视觉作为智能体的核心组成之一,涵盖了“视觉全息感知、视觉数据联接、视觉认知中枢、视觉智慧应用”,可有力赋能全场景智慧,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智能、高效和贴心的服务。
推动行业应用落地,共建智慧产业生态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人类正快步迈向智能社会,大数据、AI、5G、IOT等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世界的基石。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孵化实验室主任涂丹丹表示,华为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加速行业智能升级,目前已在交通、医疗、气象、安平、金融等行业落地多个应用场景。
此外,行业伙伴分享了共建智慧产业生态的实践和思考。格力电器计算机中心部长柯栋表示,在华为及伙伴的帮助下,格力电器开展了“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打造格力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智能制造增添动力,实现降本增效。云庐科技CEO王长欣表示,基于多物理场仿真的实时模拟能力和先进计算的计算力,云庐数字孪生平台能实现从描述、诊断到预测、决策的功能,为城市管理带来更优的解决方案。澳门有线董事局主席林润垣表示,愿意携手华为及各影视行业伙伴展开深入合作,推动5G、云、AI等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生态。
深化产教融合,加速AI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战略方向,产业日益丰富的背后,是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失。为加速AI人才培养,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院长刘晓翔表示,暨南大学将与华为携手共进,将合ICT创新人才中心打造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的示范典型,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为珠海人工智能产业持续注入新鲜活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忠明教授表示,对接华为“云移大物智”和鲲鹏生态体系,广科院计算机学院与华为共建鲲鹏数字学院,打造国家级特高软件技术专业群,培养优质IT数字化人才,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智能升级,大势所趋;智造珠海,进而有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将持续加大对“联接、云、AI、计算和行业应用”5大创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打造珠海智能体,助力珠海迈向全场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