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智能未来
华为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想象未来靠科幻,实现未来靠科技。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目标就是把智能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企业,让智能无所不及。下一个十年,AI的主场在行业。

文/华为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 徐文伟

想象未来靠科幻,实现未来靠科技。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目标就是把智能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企业,让智能无所不及。根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AI市场空间将达到3800亿美元,其中90%来自于企业市场,下一个十年,AI的主场在行业。
三个关键点理解行业AI
第一,场景是起点。我们经常问AI能做什么,其实可以问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采用AI来实现。
第二,行业智慧是突破点。俗话说老马识途,专家智慧就是行业老马,我们要把这些行业老马的经验变成AI的技能。
第三,价值是回归点。AI应用带来商业价值、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基于价值的实现又能回馈补充数据,让AI更聪明。
三大场景落地行业AI
场景一,海量重复型。比如图片/图像鉴定、单据审核等,重复的、目标明确的,但是海量的任务。AI应用在该类场景的核心价值是提升效率。
场景二,专家经验型。很多行业关键专家稀缺,比如医疗行业,全国只有不到1万名达标的宫颈癌筛选专家,需要20年才能把全国适龄女性筛查一遍。采用AI辅助,可以快速筛查出80%健康体检人群,以及99%宫颈病变人群,提升效率5-10倍。
场景三,多域协同型。这也是最复杂的场景,比如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现代化制造等。一个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与时间、天气、车道、路网,以及重大活动等多个维度的变量有关,靠人脑显然无法做出分析和判断。
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
全场景是指从公有云、私有云的最高性能的AI芯片(256T FLOPS,是业界平均水平的2倍),到边缘计算(摄像头、PC等),到超低功耗(1mw的蓝牙耳机等),以及智能手机等,是业界唯一覆盖高、中、低全场景,算力跨越几千万倍。
华为独创的达.芬奇架构,高、中、低全场景统一架构,一次开发适用于所有场景的部署、迁移、协同。
机场+AI:刷脸不刷证,靠桥才靠谱
当前深圳机场每天航班起降超过1000架次,靠桥率约为70%左右(目标要提高到80%),每天客流量12万人。
深圳机场通过“+AI”,同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从传统的甘特图手工安排计划到AI的自动化,使靠桥率提升到80%。这10%的提升,意味着每年将有400万人, 不用坐摆渡车去远机位。
该项目还在结合人脸识别,实现机场一站式通关,使旅客排队时间减少15%。
交通+AI:过去车看灯,现在灯看车
深圳是全中国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公里有510辆车。而华为总部坂田基地,面积是1.5平方公里,每天有1万多辆车出入。
2018年6月以来,深圳交警选择华为云,在坂田9个路口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根据交通拥堵状况,实时调整交通灯控制策略。简单一句话就是,过去是车看灯,现在是灯看车。结果平均车速提升了15%,节约了宝贵的十分钟。
这些案例都需要“平台+AI+行业智慧+生态”共同打造。
平台+AI+生态,让智能世界加速到来
华为是一家平台公司,通过端、管、云建立的开放平台,结合AI,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技术领先是平台的基础,华为基于优势的ICT技术,不断扩展AI的技术能力,实现持续的技术领先;
第二,华为的平台必须保持开放性;
第三,华为的平台必须保持公平性;
华为与生态合作伙伴基于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关系,共同打造生态。
数字经济时代,ICT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AI也被认为是有史以来26个通用技术(GPT)之一,成为各行业的使能器,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进程。ICT的水平模式和各垂直行业,必须深度合作。
华为与16家来自全球的标准组织、产业组织、开源组织等,在上海召开了GIO圆桌会议,决定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让智能世界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