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融合现实 开创美好未来
为了在协作框架下进一步吸引用户,英特尔开展了Alloy项目,提出了融合现实这一大胆的概念,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英特尔CEO科再奇说:“用户可以借助MR,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并可以选择融合的时间和方式。”

文/Gary Maidment、许胜蓝
几十年前,英特尔x86微处理器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CPU产业链,其广告语“Intel Inside”也一度成为经典。如今,这家硅谷巨头又在ICT行业采取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行动,英特尔CEO科再奇分享了英特尔最新的合作和创新进展。
科再奇在2016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有了共同的愿景,协作才能获得最大成功。如今,客户不再简单地寻求平台,而是愈发注重体验。”英特尔深谙客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开放协作,在开发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时,日益强调为客户提供极致体验。科再奇指出:“这要求我们不能仅靠一个合作伙伴,而要与多家公司开展合作。”
“融合现实”的创新尝试
为了在协作框架下进一步吸引用户,英特尔开展了Alloy项目,提出了融合现实(Merged Reality)这一大胆的概念,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科再奇说:“用户可以借助MR,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并可以选择融合的时间和方式。”
这款MR设备令人叹为观止,为同类产品设置了新标杆。与其他头戴式设备不同的是,英特尔的Alloy原型设备采用无线设计,无需外部电池以及外部计算或处理能力。
Alloy项目采用了英特尔实感技术,利用1080P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以及激光来进行环境捕捉,可以将摄像头拍到的真实世界的三维场景叠加到虚拟场景。在2016年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工程师亲自演示了这项技术。演示人员戴上Alloy头戴式设备,可以通过实感摄像头“看到”双手,直接用手与虚拟世界中的元素互动。
英特尔计划于2017年夏天推出MR产品,并在2017年下半年开放Alloy硬件,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API。科再奇指出:“我们开发出了硬件、软件和使用模型,我们希望人们基于这个平台继续创新,创造真正开放的生态系统,使之获得更快发展。”
为此,英特尔为开发者提供相关工具,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开展创新项目。英特尔在实施旨在强化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感知计算战略时,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自2013年开始,英特尔软件部门每年举办一次开发者挑战赛,推动开发者使用面向Windows的英特尔实感技术SDK进行创新。
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
MR只是英特尔利用自身硬件专长作为跳板,跃入其他领域(包括云计算)的一个例子。科再奇说,随着多渠道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我们芯片的能力也扩展到PC以外的领域,我们既驱动用户端设备也驱动云计算”。英特尔投资Curie(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纽扣大小的芯片)等用户端设备芯片和至强融核(可以提供云计算功能)等产品。科再奇将这一战略性扩张,形容为从“单缸发动机”转型为“多缸发动机”,这对英特尔的业务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再奇还指出当前的云计算与未来的云计算的区别。当前的云基于人,主要由Facebook信息、微信信息、邮件等形式构成。未来的云将基于机器,因此可能会涉及可以传输数据的任何载体,包括日渐风靡的可穿戴设备。汽车、工厂、家庭等场所的众多设备都可能接入云端,产生海量数据。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也是英特尔将数据中心和存储、物联网作为核心业务的原因。英特尔预测,到2020年,平均每人将生成1.5GB数据,而目前只有600-700MB。届时,一家医院平均每天将生成3,000GB数据,一辆独立的自动驾驶汽车也将生成4,000GB数据,相当于3,000人生成的数据量。科再奇认为:“这对英特尔是巨大机遇,因此我们要构建云服务的基础架构。”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毫无疑问,数据只有得到收集、分析和利用后,才有价值。科再奇认为,数据将给英特尔自身及其合作伙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开发的Snap和TAP等分析工具,可以真正帮助用户实施数据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是重要因素。科再奇预测,随着物联网和数据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工智能将在数据分析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我们可以将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使人工智能能够真正理解各种情境。”
英特尔毅然决然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先后收购了深度学习初创公司Nervana Systems和领先的认知计算平台Saffron,以期提高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至于原因,就像科再奇所说的,“为合作伙伴提供算法,帮助他们提高数据分析速度。”
华为也使用英特尔技术打造端到端的5G基础设施,并计划在全球开展5G试点,助力人类社会迈入数据爆炸的新世界。凭借开放合作和多元化业务,英特尔在全球尖端技术领域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将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