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云服务:助力物联网产业从加速到腾飞
为了帮助运营商、行业客户、合作伙伴抓住物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华为在IoT领域重点打造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并在全球范围推出IoT云服务,为产业上下游和行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文/杜继东
物联网的规模化部署正在加速,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281亿,产业链中的各类玩家如何做好连接,并通过连接挖掘更多的价值,还面临诸多挑战。
商业挑战:传统行业物联网项目客户决策难,项目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导致新业务上线速度落后于市场变化;
集成挑战:大部分的IoT设备功耗敏感,省电、安全是刚需,对于南向设备厂家来说,设备与网络/平台集成难度大、周期长;
部署挑战:物联网产业参与者众多,整体交付能力难构建,跨领域技术繁杂,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业务开发难度大;
生态挑战:对于运营商来说,连接价值难变现,面对垂直行业“为”与“不为”的尺度很难掌握。
针对以上诸方面挑战,华为IoT云服务聚焦能力建设,在构建公有云服务、运营运维能力、技术使能方面,不断完善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强大的IoT云服务能力
低门槛全栈IoT服务
最优的连接管理体验:IoT云服务提供更智慧的连接管理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多样性的自助服务,包括规则自定义,及时管控业务风险;SIM卡状态和网络故障自诊断;群组自管理,自定义群组成员;用户自服务,支持B2B2C场景;多APN自控制,流量定向计费。
卓越的设备管理能力:IoT云服务具备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Portal,提供完备的设备管理能力,包括设备状态可视化、远程配置、远程故障定位、设备固件/软件升级维护等。另外,与运营商配合提供一系列NB-IoT适配特性,帮助客户充分发挥NB-IoT海量接入、高并发、低功耗的优势,成为客户实现NB-IoT规模化运营的关键支撑,例如网络感知的准实时消息下发,数据发送时延比GSM缩短67%,设备免心跳保活降低应用系统开销95%,云网协同的低功耗管理,较GSM峰值电流降低85%,平均电流降低50%,全网消息实时调度,较传统平台效率提升90%。

灵活开放的应用使能:为行业开发提供商用级开发套件,代码经过国内外安全监测,并配备完善的技术支持,让行业应用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有保障。北向拥有170多个API接口,开放设备管理、AI和大数据等能力,并面向车联网、公共事业、智慧生活等领域提供行业使能套件,帮助行业应用快速孵化。
连接安全可靠
IoT云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严密的数据隐私策略,确保租户数据隔离,存储策略租户自定义,无授权不访问、无授权不存储、无授权不解析;独有的NB-IoT安全传输,优化传输加密,实现同等安全级别功耗降低50%;智能的异常设备检测,对终端设备异常行为进行主动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并隔离。
混合云灵活部署,全球本地化服务
基于Cloud Native云化架构,通过弹性扩容、分布式设计和微服务化,开放平台为客户提供99.999%业务高可靠性、支持亿级设备海量连接。在全球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市场情况和监管要求,华为公有云和本地数据中心混合云部署方式,可以为行业客户在效率、安全、成本中实现最优选择,此外,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的本地服务团队,可以加快行业客户在全球的业务推广落地。
极简集成,跨行业生态聚合
IoT云服务帮助行业客户实现设备极简接入,支撑业务快速开发上线。通过开发者Portal图形化工具完成数据格式定义和适配,零编码、小时级实现设备集成;全面支持2G/3G/4G/NB-IoT等接入及LWM2M、CoAP、MQTT、Modbus、HTTP等主流物联网协议;生态预集成,支持数十款主流芯片、模组,并与多个行业近千家伙伴实现终端设备、行业应用的预集成,为行业客户提供丰富商用选择。
完善的运营运维体系
在合营公有云场景下,如中国电信天翼云,华为主要承担辅助运营的角色,运营经理帮助客户制定业务发展计划和运营策略,承接部分业务运营活动。在自营公有云场景下,运营经理还需要负责IoT产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管理。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对内推动产品解决方案、内容集成等方面的规划和交付,持续改进运营质量,在产品上线商用之后,通过平台运营促进业务发展,同时聚合产品的生态链,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做好生态管理。
IoT云服务除了依托于华为公有云的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安全、运营运维安全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之外,还自建了7*24小时监控中心。IoT云服务的商用项目,可以对接到监控中心,一旦出现业务中断或者零调用等异常情况,监控中心会第一时间捕获到业务告警,并反馈给相关的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此外,IoT云服务组建了专门的SRE团队,负责商用项目的运维管理工作。SRE团队严格按照运维工作流来处理业务问题,从业务变更、服务修复、主动运维、服务请求等方面,高效地保障业务运行。
业务发展策略
公共事业领域的合作伙伴集成
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华为携手各个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深度集成行业应用,打造IoT平台和行业应用相结合的SaaS服务。
当前,华为在燃气、环保、路灯、停车等多个行业领域与伙伴达成合作意向,引导合作伙伴在IoT云服务上完成Validated认证,并且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联合营销的市场材料,共同发布解决方案白皮书。
SaaS合作伙伴联合销售
华为与行业合作伙伴完成解决方案集成之后,最终的目的是可以在全球市场进行联合营销。
合作伙伴与华为一起输出联合解决方案白皮书和相关的营销材料,共同明确SaaS模式下双方销售的商业模式。合作伙伴在拓展其自身业务的同时,把IoT云服务与自身业务结合,同时提供给最终客户。另一方面,IoT云服务也会在公有云市场上发布行业合作伙伴的SaaS服务,把行业伙伴的应用作为独立的服务提供给公有云目标客户。双方共同推广集成的解决方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成功实践
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全面升级
2017年12月18日,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宣布推出物联网开放平台(以下简称开放平台)全面升级版本,将提供最优的连接管理体验和卓越的设备管理能力,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尤其针对NB-IoT业务,开放平台提供各类独有适配特性,能充分释放网络潜能,发挥中国电信全覆盖NB-IoT网络优势,推动整个产业快速规模化商用。
当前开放平台已成功接入4500万物联网终端,提供丰富的行业应用,重点发力智能燃气、智慧水务、智慧路灯、共享单车、智慧家电、牛联网六大行业。
软通动力构建云上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2017年8月,华为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在华为公有云正式上线公测。企业客户可以方便地将海量物联网终端连接到物联网云平台,实现设备和平台之间数据采集和命令下发的双向通信,对设备进行高效可视化的管理,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通过调用平台强大的开放能力,快速构建创新的物联网业务。
同时,软通动力成为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双方将基于华为云,在解决方案打造、人才培养、应用迁移和运营等方面深入合作,合力推进政府和企业上云,加速其数字化进程。当前,软通动力已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打造了生态环境云解决方案,计划在上海金山和河南开封的环境监测项目中应用。
软通动力与华为达成物联网合作伙伴意向,计划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在平台开发方面,软通动力基于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把环保业务逐步转移到华为IoT云服务上,加强开发团队的合作。同时,软通动力也在智慧安监、水务等城市物联网业务上尝试与华为合作,进行联合开发。在市场推广方面,软通动力与华为将建立联合市场营销体系,协同作战。
PSA向出行服务转型
欧洲汽车巨头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正在全力打造车联网IoT平台CVMP,覆盖全球89个国家,计划到2025年平台接入汽车800万辆。CVMP项目符合PSA集团创新发展、聚焦用户移动化需求、提供全新驾驶体验的战略,为PSA打开广阔的车联网市场前景,实现全球化跨区域的部署和运维。CVMP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网上约车、车上娱乐、驾驶习惯分析、紧急故障救援、车队管理、车辆转卖等。
PSA集团选择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来构建CVMP平台,为最终用户提供创新的移动出行服务。该平台基于华为Cloud Family公有云实现全球化部署,支持亿级车辆联网,提供跨行业互联能力,支撑车联网业务与智慧家庭、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实现人、车、生活和社会的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