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全面云化网络?
云化网络从概念走向落地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整个产业链从商业驱动、逐步演进和统一架构3个方面形成共识,并全力推进。

文/危峰 张蕾 蔡扬海
云化网络从概念走向落地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整个产业链从商业驱动、逐步演进和统一架构3个方面形成共识,并全力推进。
智能社会带来产业的变革与重构,电信运营商将面临业务、商业模式和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业务形态方面,IT与CT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以及4K/VR/5G/AI等新技术的出现,会让运营商的基本业务形态更加丰富多样;商业模式方面,由于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的消退,运营商需要以合作发展、生态共赢的方式来创新商业模式;技术标准方面,SDN/NFV等新技术、新标准层出不穷,但对于电信网络的价值仍不明确,标准化、商业化进展缓慢。
敏捷、智能、高效、开放的云化网络架构
全球运营商的网络部署长期以技术驱动为主导,标准化的技术演进路线可以有效支撑确定性业务的价值实现。但是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业务云化导致应用层面呈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OTT的崛起,更加剧了这种状态,过去的网络部署逻辑已被彻底打破。
当前基础网络与各类应用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鸿沟,一方面,网络疲于被动地适配各种新业务,要么无法满足,要么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另一方面,网络无法支撑运营商进行灵活的商业模式创新,使之能与OTT均衡发展。
只有以“商业价值实现”为核心规划未来网络,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占据先机。网络云化的目标就是要在确定的网络连接层,与不确定的业务应用层之间构筑一个云化的智能适配层,让基础网络能够在商业价值的牵引下与应用相互协同配合,支撑运营商的转型并最终取得商业成功。
标准的连接层
即大带宽、低时延的泛在连接网络。无论网络如何演变,大宽带、低时延的泛在连接依然是运营商拓宽其商业版图的最重要基石,是运营商差别于OTT的最核心资产。
智能的适配层
这一层的引入非常关键,需要承担如下职责:
开放网络能力:面向灵活的应用层,通过对网络能力的集中资源调度和抽象化,允许应用开发者方便地调用和灵活拼装各种网络能力,实现业务和应用的持续快速创新,应对业务的不确定性;
保持架构稳定:面向标准的连接层,屏蔽各种技术标准的不稳定性,用架构的确定性来管理技术的不确定性;
使能敏捷创新:提供低成本快速迭代的能力,降低试错成本,应对商业不确定性。
灵活的应用层
即数字化业务与应用生态系统,这些业务和应用可以是第三方的,也可以是运营商自有的。这一层的目标是要支撑运营商的商业场景,通过互联网化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ROADS体验。
云化后的网络将具备敏捷、智能、高效、开放的特征,可以帮助运营商构建以商业驱动为核心的未来网络,实现网络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打造云化网络体系的大脑
基于上面的思考,华为推出了全面云化网络,通过场景化的系列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解决商业上的问题。其中,新引入的网络云化引擎(Network Cloud Engine,NCE)即是前面提到的智能适配层。NCE是一个云化的平台系统,旨在使能和开放网络能力,为客户提供ROADS体验的网络连接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它具备如下特征:
基于Cloud Native云化架构
NCE基于云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将家庭、企业、运营商广域网络等不同业务场景的网络功能,解构为独立、自治、中立的微服务。各微服务支持灰度升级,能够基于业务需求弹性伸缩,根据业务部署需求实现跨区域的分布式部署和调度,整网的资源利用率可提升100%。面向使用者,提供多租户的资源隔离和管理,同时遵循Design For Failure的高可靠设计原则,实现NCE的自动监控、故障定位、隔离和自愈。
网络功能全生命周期自动化
NCE面向网络规划仿真、网络业务部署和发放、网络监控、保障和优化的全流程,基于统一的软件编排和工作流引擎,面向不同的业务和商业场景快速灵活地构建差异化的服务包,实现物理/虚拟网络功能的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目标是通过友好的、实时在线的消费者服务Portal或应用,实现网络连接服务从月到天甚至分钟级的快速开通;通过统一、简单和清晰的管理员工作台,实现规划、部署、监控、维护和保障的智能化运营,10倍提升运维效率,极大地降低OPEX。
支持SaaS/NaaS交付模式,提供DevOps工具平台
NCE除了提供传统CT的设备和软件的交易模式,还将支持公有云的SaaS/NaaS交付模式。例如提供在线的产品和服务订购、开通和调整等电商化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可帮助运营商降低其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也可大幅降低解决方案提供商与运营商之间的交易成本。
同时,NCE定位为运营商业务的网络使能平台,提供DevOps开发的工具平台,允许运营商或第三方合作伙伴灵活整合、重用和组合已有的微服务能力和第三方能力,面向灵活多变的商业场景和网络技术,可以快速定制开发和低成本试错;例如基于华为提供的CloudEPN方案,运营商或第三方集成商可以利用DevOps工具平台,快速新增第三方的防火墙、广域网加速等各类增值应用,进行二次软件集成和能力整合,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综合服务。
NCE可以视为整个全面云化网络体系的大脑,它集成了SDN敏捷控制器,通过组合不同的微服务化的软件功能模块,可以使能不同的CloudX网络场景,进而实现业务和应用的持续快速创新,令商业变现更为简单高效。
与此同时,基础网络连接层仍然是华为全面云化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以数据中心为中心,实现家庭、基站、企业,包括园区、分支、物联等场景的互联互通,将人、物、数据和应用全面连接起来。
构建云化网络的关键
可以预见的是,云化网络从概念走向落地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整个产业链从以下3个方面形成共识,并全力推进:
商业驱动
网络演进技术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CT技术,OTT和IT技术也异军突起。我们在考虑网络演进时不能唯技术论,来一个技术就马上应用到网络中,而是从商业价值出发,考虑ROI能否支撑商业成功,然后再去考虑技术的选择和应用程度。具体到运营商的商业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B2B场景的增收,并优化B2C业务体验。
逐步演进
运营商数十年累积的网络基础,在向全面云化进行迁移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匹配商业规划,采取逐步演进的策略。典型的演进策略包括从Overlay到Underlay,从局部到整体;生命周期换代窗口来临时,采用新技术重建网络;扩张新业务领域时,采用新技术建设新网络等。
统一架构
云化网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业界共同定义,才能实现稳定的统一架构。技术选择上,业务层要吸收OTT/IT的灵活和敏捷优势,屏蔽技术和协议的不确定性,支持业务灵活创新;网络层CT特性不能丢弃,架构要标准化,使能互联互通,同时降低互通的复杂度。标准组织如IETF、BBF、ITU-T等在云化网络架构的定义过程中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