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网站
- 公司介绍、新闻动态、展会活动等信息
- 消费者业务网站
- 手机,PC和平板等智慧生活产品
- 企业业务网站
- 企业商用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 运营商业务网站
- 运营商网络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
- 华为云网站
- 华为云服务及解决方案
选择区域/语言
- Australia - English
- Brazil - Português
- Canada - English
- China - 简体中文
- Europe - English
- France - Français
- Germany - Deutsch
- Ireland - English
- Italy - Italiano
- Japan - 日本語
- Kazakhstan - Қазақ тілі
- Kazakhstan - Pусский
- Kenya - English
- Korea - 한국어
- Malaysia - English
- Mexico - Español
- Mongolia - Mонгол
- New Zealand - English
- Netherlands - Nederlands
- Poland - Polski
- Romania - Română
- Russia - Pусский
- Singapore - English
- South Africa - English
- Spain - Español
- Switzerland - Deutsch
- Switzerland - Français
- Switzerland - Italiano
- Switzerland - English
- Thailand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Turkiye - Türkçe
- Ukrain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United Kingdom - English
- Uzbekistan - Pусский
- Uzbekistan - O’zbek
- Vietnam - Tiếng Việt
- Global - English
计算产业作为典型的生态型产业,其发展高度依赖与整机、部件、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等产业链伙伴的全面协同,形成有机整体赋能客户开展业务与创新。
鲲鹏计算始终聚焦根技术能力建设,在处理器、互联、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领域持续深耕投入,并向技术栈伙伴提供使能工具和加速库。鲲鹏不直接交付行业应用,而是依托自身技术栈为伙伴提供支撑,助力其完成行业应用的交付。
鲲鹏技术栈以鲲鹏处理器和服务器为基石,核心构成包括openEuler操作系统、鲲鹏DevKit开发套件和鲲鹏BoostKit应用使能套件,共同构建起支撑多样性算力的创新平台(如图1)。openEuler操作系统全面支持南北向生态,可面向云边端和AI全场景使能;鲲鹏DevKit能将鲲鹏应用的迁移适配效率提升至2人天级,并面向应用开发流水线提供插件化能力,提升鲲鹏应用开发和调测效率;鲲鹏BoostKit面向虚拟化、大数据、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场景,通过提供软硬协同的加速库充分释放算力,助力基于鲲鹏平台的水平软件性能领先。
openEuler:开源使能,全场景创新
openEuler操作系统的发展,是华为践行软件根技术自主创新的缩影。自2011年在内部启动孵化,历经十年打磨,欧拉逐步肩负起保障华为操作系统供应安全、驱动软件创新的使命。2019年,华为宣布openEuler开源;2021年,该项目被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面对极限环境挑战,openEuler始终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以“扎到根、捅破天”的理念持续攻坚,通过创新突破形成技术领导力,有效化解关键软件开源供应链风险。
如今的openEuler,不仅全面满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对高性能、低时延与确定性、高可靠、安全性、高资源效率的核心需求,还具备面向伙伴的易运维能力,并建立了面向未来的坚实架构——该软件架构兼具可扩展与可演进性。

图1:鲲鹏技术栈
高性能:为充分释放鲲鹏处理器潜力,openEuler探索运用AI算法实现智能调优,以提升调优效率并强化性能提升。A-Tune作为“服务智能”核心组件,融合静态与动态调优技术实现全栈协同优化:静态调优依托LASSO特征分析、两层分类模型及负载变化感知等技术,可实现精准画像与自适应优化;动态调优则采用参数空间压缩、智能算法选择及知识库构建等技术,通过AI引擎迭代搜索到最优配置。双模式覆盖已知场景与无历史数据的未知场景,支持主流应用负载识别与大规模业务迁移。
低时延:针对金融交易低时延需求创新研发Gazelle协议栈,突破三大核心技术——基于DPDK实现数据路径零拷贝,消除内核多级中断与拷贝开销;构建无锁线程协议栈架构,支持多核线性扩展,消除全局锁竞争;通过动态绑核与影子FD技术,实现跨NUMA自适应调度及负载均衡。该方案无需业务改造,即可实现端到端时延降低20%、协议栈性能提升50%。
确定性:UniProton硬实时系统针对高端制造升级需求,突破三大关键技术——混合关键性部署框架实现实时与非实时系统融合,保障125μs控制周期内核抖动≤3μs;多核分区调度技术动态分配24轴算力,支持业务灵活编排;微秒级确定性同步机制确保多核协同时延达标。通过该方案,数控系统控制精度提升8倍,加工复杂度从4k@3轴扩展至20k@24轴,构建了坚实的工业实时控制基座。
强安全:构建鲲鹏+昇腾+欧拉全流程机密计算解决方案,打造用户数据“私有空间”,成功突破三大关键技术——secGear统一开发框架兼容ARM/Intel/AMD多平台,实现应用“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主导制定机密计算国标及ISO国际标准;基于Trustzone/iTrustee构建安全底座,配套MindSpore模型拆分混淆技术,打造全流程自主AI机密计算方案,且已在金融行业规模商用。
高效率:Rubik混部技术通过三层架构精打细算,管好每个CPU,突破资源利用效率瓶颈——资源管理层动态组合任务降低干扰;单机管理层实时感知资源竞争;资源隔离层分级抢占保障高优业务。通过QoS量化建模、弹性伸缩等技术实现CPU利用率超50%且QoS零损耗,攻克了黑盒应用干扰溯源、多目标优化等业界难题。
AI for OS:作为首个广泛支持AI的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正在颠覆传统的命令行交互模式。通过训练基础大模型并结合海量系统代码数据,openEuler推出openEuler Intelligence智能化推理全流程,初步实现推理加速、代码辅助生成、智能问答、系统辅助运维等智能化功能。
鲲鹏加速套件BoostKit:软硬协同,加速全流程优化
算力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鲲鹏应用使能套件BoostKit,正是连接应用和鲲鹏硬件之间软硬协同优化的关键桥梁。其核心能力通过两大模块实现:BoostCore提供鲲鹏亲和的基础加速能力,包括基础加速库和HAAS硬件亲和加速;Boost-X针对数据中心主流应用,提供场景化加速能力,包括场景化使能套件和WAAS负载感知加速。凭借这些能力,BoostKit可充分释放鲲鹏硬件的性能,为千行万业的应用创新提供坚实技术底座,更成为鲲鹏生态繁荣的核心驱动力(如图2)。

图2:BoostKit加速套件全景图
基础加速库:鲲鹏BoostKit基础加速库面向通用计算典型应用的公共需求,提供系统库、压缩、加解密、媒体、数学库、存储和AI库等100多个传统加速库。如KAE加解密库对接OpenSSL,提供SM2/SM3/SM4/RSA/AES/MD5等硬件加速能力。KML是基于鲲鹏芯片深度优化的华为自研数学库,支持快速傅里叶变换、矩阵计算、向量化运算、三角函数、对数等常用数学接口。
硬件亲和加速服务:鲲鹏HAAS(Hardware Affinity Accelerating Service)加速服务依托鲲鹏CPU指令和加速引擎的创新特性,识别通用计算典型应用的性能瓶颈,规划设计加速算子API,打造硬件亲和的创新加速库。通过定义业务无关的加速算子,实现了HAAS和上层业务系统的解耦,上层业务聚焦通用业务功能的实现,HAAS聚焦通过鲲鹏CPU指令和硬件加速引擎对算子进行算法创新。在大数据、AI数据工程、媒体编解码等典型场景中,HAAS已实现了倍数级性能提升。
负载感知加速系统:鲲鹏WAAS(Workload Aware Accelerating System)通过收集应用负载信息生成调优策略,并联动应用、OS调度、网卡中断、芯片微架构等的优化措施,对应用负载进行全栈的深度优化,动态调整达到业务性能实时最佳,实现应用负载和运行时资源的最佳匹配。
鲲鹏开发套件DevKit:极速迁移,极简开发
数字化转型加速与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鲲鹏用户亟需高效、敏捷、高性能的开发工具以应对业务创新的挑战。鲲鹏开发套件DevKit正是为开发者量身打造的利器,覆盖从应用迁移、开发调试到深度调优的全生命周期,赋能“一码多芯,同辕开发”,助力企业快速拥抱鲲鹏算力生态,释放澎湃潜能。
极速迁移:针对传统应用与系统向鲲鹏平台迁移的复杂难题,DevKit提供应用与系统极速迁移改造能力:通过智能代码扫描、依赖库分析以及语法兼容性检查,可快速定位跨平台迁移的潜在问题;借助“一键式”代码转换功能,自动化完成迁移工作。针对复杂场景,DevKit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鲲鹏知识库(RAG)与最佳实践,大幅提升迁移效率,将跨平台迁移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天级”。
极简开发:DevKit深度适配主流IDE,通过插件生态提供鲲鹏SDK实例、代码智能补全、AI辅助源码鲲鹏亲和自动优化等能力;支持C/C++、Java、Python等多种编程语言。提供图形化调试器,显著提升开发调试效率,让开发者能聚焦核心逻辑创作,告别“重复造轮子”。
DevKit充分挖掘鲲鹏处理器架构特性,提供从系统到应用的深度调优方案:通过性能采样工具与可视化分析界面,快速定位NUMA、热点函数、内存瓶颈等问题;结合AI驱动的调优建议引擎,自动推荐最优系统与应用参数等优化策略。针对主流场景深度集成鲲鹏BoostKit,进一步提升应用性能。
鲲鹏开发套件DevKit不仅是工具链的集合,更是企业拥抱多样性算力的战略伙伴。从迁移适配到流水线开发,从调试到调优,DevKit以全流程能力打破技术边界,让每一次代码迭代都更高效、更智能、更贴近业务本质,通过“一码多芯,同辕开发”,助力千行万业在鲲鹏生态中加速迈向数字化未来(如图3)。

图3:鲲鹏开发套件实现“一码多芯,同辕开发”
鲲鹏生态:携手伙伴,共筑生态繁荣
自2019年发布以来,鲲鹏计算始终践行“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方针,与全栈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构筑坚实的鲲鹏计算生态,支撑各行业业务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硬件开放:华为通过天池架构核心计算组件,使能OEM整机伙伴打造多样化整机,构筑差异化竞争力,满足行业差异化需求。依托组件化、模板化、标准化接口,整机伙伴可敏捷开发功能组件,实现TTM(产品上市时间)缩短30%,IO速率倍级提升;同时开放研发、采购、制造等十大能力,全方位赋能整机伙伴成长。目前,华为已经发展了华鲲振宇、昆仑、宝德、同方等13家整机伙伴,打造了包括均衡型、计算型、存储型、边缘型等在内的200款以上机型,伙伴发货占比超95%。
软件开源: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软件根技术的核心。华为2019年开源openEuler操作系统,2021年将其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截至2025年,openEuler及麒麟、统信等OSV伙伴商业版本在国内新增市场装机量达500万套,占比50%,排名第一。数据库方面,华为2020年开源的openGauss数据库以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高智能构建竞争力;2025年,openGauss及海量、云和恩墨等DBV伙伴商业版本在非云集中式DB新增装机量达4.3万套,市场份额达到30.2%。
使能伙伴:鲲鹏生态已汇聚超过6300家伙伴,适配了18100款以上解决方案,覆盖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等核心行业。其中,已与超600家伙伴就1200款应用开展“一码多芯、同辕开发”合作——基于“鲲鹏+openEuler+鲲鹏DevKit+BoostKit”的技术体系,实现“1套代码→1条流水线→多平台版本”的高效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助力伙伴持续首发性能领先的商用版本,不仅使开发效率提升20%、应用性能提升30%,更联合技术栈伙伴为客户提供“出厂即用、开箱即优”的行业核心场景化解决方案。
发展人才:人才是生态繁荣的基石。2020年5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与教育部签署“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将鲲鹏、昇腾知识有机融入72所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必修课程。智能基座的实践成果正在向更多高校延伸复制,预计2025年将覆盖120所以上重点高校及420所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高校科研科教与企业开发者业务场景的创新合作,鲲鹏已汇聚335万开发者,形成了蓬勃生态。
鲲鹏面向全栈伙伴提供多维度生态支持:为支撑应用软件伙伴开展“一码多芯、同辕开发”,三年投入30亿元专项激励,包括NRE、样机、MDF等。未来,鲲鹏将以技术栈创新与欧拉全场景使能为抓手,携手伙伴推动鲲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实现生态繁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