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网站
- 公司介绍、新闻动态、展会活动等信息
- 消费者业务网站
- 手机,PC和平板等智慧生活产品
- 企业业务网站
- 企业商用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 运营商业务网站
- 运营商网络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
- 华为云网站
- 华为云服务及解决方案
选择区域/语言
- Australia - English
- Brazil - Português
- Canada - English
- China - 简体中文
- Europe - English
- France - Français
- Germany - Deutsch
- Ireland - English
- Italy - Italiano
- Japan - 日本語
- Kazakhstan - Қазақ тілі
- Kazakhstan - Pусский
- Kenya - English
- Korea - 한국어
- Malaysia - English
- Mexico - Español
- Mongolia - Mонгол
- New Zealand - English
- Netherlands - Nederlands
- Poland - Polski
- Romania - Română
- Russia - Pусский
- Singapore - English
- South Africa - English
- Spain - Español
- Switzerland - Deutsch
- Switzerland - Français
- Switzerland - Italiano
- Switzerland - English
- Thailand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Turkiye - Türkçe
- Ukrain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United Kingdom - English
- Uzbekistan - Pусский
- Uzbekistan - O’zbek
- Vietnam - Tiếng Việt
- Global - English
保险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提出多年,其核心是对企业运营模式、业务流程、产品服务等进行系统性、根本性变革,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当今外部环境看,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仍源于新技术的价值创造,例如当下热度最高的大模型。基于太保科技的实践经验,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保险科技生态体系,离不开在战略、技术、数据、人才、文化五个方面的提前布局。
在战略方面,中国太保新一轮数智太保规划提出“513”工程,即通过5大创新业务方向、1个保险大模型、3大科技硬核能力,实现“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智化能力,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在太保科技的规划与经营思路中,大数据与大模型始终占据关键地位。作为集团科技规划落地的主力军,太保科技通过科技赋能,支持并推动中国太保的整体数字化转型,也借此提升了自身科技实力。
在技术方面,太保的大模型三年建设规划采取“先搭台、再唱戏”路径:先建设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再打造数字劳动力岗位,目标覆盖更多太保员工,以提升劳动生产率并探索新技术驱动的模式创新。过去一年多,基础建设已取得三项重要进展:一是建成保险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的全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可支撑千亿级大模型的高性能训练与推理;二是高效构建大模型中台,为集团快速开发数字岗位提供支持;三是打造百万量级高质量保险知识数据库,涵盖保险、数学、医疗、任务规划等领域的知识和指令,有效提升基础大模型在保险专业领域的适配水平。
在数据方面,太保科技三年前便着力打造数据中台。立足集团“大数据”战略,其构建了统一的采集、汇聚、研发、应用和管理的平台及工具,并通过数据湖汇聚全司核心数据,成为业内首家实现集团旗下所有核心业务、财务数据入湖的大型保险公司。正是依托数据中台,大数据得以真正催生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精准洞察客户需求,为中国太保1.8亿客户提供“责任、智慧、温度”的服务。
在人才方面,三年来公司逐步打造起一支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多元化的人才队伍,规模达1700余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99.3%,科技人才占比达94%,青年员工1300余人,员工平均年龄仅32.3岁;近150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人才超过300人,增幅超过70%。同时,公司通过实战项目培养了一批解决方案专家与一线运营团队,带动员工率先具备数字化经营理念与技能。
在文化方面,中国太保重塑科创文化:以价值为导向、以自强为动力、以创新为路径、以质量为底线。这一文化内涵与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为保险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创新性与安全性的科技生态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内生动力和良好发展环境。
新一代太保云的建设与需求
新一代太保云的建设背景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上海,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也是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推进转型,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发展。
太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太保科技”)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亿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黄浦区。太保科技2022年1月21日获得原银保监会批复,2022年3月正式揭牌成立。太保科技作为行业最大金融科技公司,国务院科改企业,致力于以科技赋能保险,成为集团数字化转型赋能的主力军,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保险科技新生态建设的引领者。太保科技作为中国太保的战略新主体,面向集团内部及外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太保科技依托国资金融背景,构建了独立的数据中心布局和自有运维体系。凭借多年技术平台工具积累和金融级应用解决方案能力,其可放大技术创新价值,为产业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级云平台产品和服务。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及“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格局,太保科技坚持数字化转型,坚持“核高基→去IOE→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路线,坚定认为“太保新云”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新一代太保云建设需求
太保“新云”作为太平洋保险分布式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底座”,按“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落地。其核心目标包括:
- 建设基于云原生技术的“一云多芯”硬件的国产云平台,为提升太保信息系统自主可控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平台,满足未来5年业务自然增长需求;
- 采用云原生IaaS/PaaS一体化技术架构,具备全栈云服务能力,支持多地多中心单元化部署,达到行业领先的业务连续性水平和资源伸缩能力;
- 支持多种不同指令级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混合部署,具备经验证的“一云多芯”能力,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 通过面向应用的云管平台,降低分布式环境下应用运维复杂度,提升使用效率,推动太保全面云原生化进程。
新一代太保云建设中与鲲鹏的协同创新实践
在数智化浪潮中,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太保科技肩负推动中国太保数智化转型的重任,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太保与华为长期保持广泛深入合作,携手打造创新的ICT数智基础设施产品与解决方案,其中中国太保云采取了“一云多芯”策略,鲲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芯。
- 鲲鹏助力保险行业数智化转型与业务效能跃升
保险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精算模式向AI驱动的智能服务转型,多元化的业务和服务对算力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鲲鹏探索通用计算在保险行业的多种应用场景,以及其带来的深远的影响,为太保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硬件底座,助力其打造更具竞争力、创新型与安全性的保险科技生态体系。
从新客经保费转化闭环到健康险理赔核心能力数智化建设,鲲鹏以卓越性能和广泛应用性,支撑太保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 鲲鹏软硬协同能力支持太保科技重塑核心系统
为应对保险业务高并发与数据安全的双重挑战,2024年,太保与华为在计算生态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如图1)。为实现应用系统“一云多芯”快速构建,太保利用鲲鹏硬件+openEuler+鲲鹏开发套件DevKit+鲲鹏应用使能套件BoostKit,融合现有自研流水线,实现“1套代码+1条流水线”构建X86和鲲鹏双版本的高效模式。基于此,太保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60余款应用的鲲鹏版本开发测试和上线调优,开发效率提升15%,有效满足“双11”“双12”等业务高峰的高并发、高性能要求,充分体现出基于鲲鹏开发的性能优势。

图1:太保科技鲲鹏同辕开发认证证书
- 鲲鹏应用开发适配升级双方生态技术合作
鲲鹏生态技术团队通过与太保科技应用部门的深度技术交流和联合创新,将鲲鹏在其他领域的优秀实践经验赋能太保科技,助力其在国产化和数字化领域的持续突破。针对科技、产险、寿险核心应用,双方开展性能测试调优,通过商用版本导入毕昇JDK等调优手段(如图2),部分业务综合性能提升10%。

图2:子公司业务应用替换毕昇JDK
- 为保险行业自主创新提供引领和示范
面向自主创新实践,太保与华为成立计算生态联合实验室(如图3),依托上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的生态技术支持能力,构建太保“一云多芯”IT基础架构。这为保险业务自主创新提供了全新实践,在提升IT架构先进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为业务创新与应用研发注入新动能,成功实现技术红利向业务价值的转化,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可借鉴标杆。

图3:计算生态联合实验室签约
协同技术创新的关键里程碑和前景展望
在协同技术创新进程中,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关键里程碑:
- 2024年4月,中国太保与华为成立计算生态联合实验室,围绕自主创新软硬件生态建设,聚焦适配迁移、同辕开发、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
- 2024年12月,超过90%太保新云组件完成与鲲鹏的适配,助力太保新云“一云多芯”战略落地;同时完成鲲鹏性能联合优化,释放通用算力优势,实现降本增效;搭建鲲鹏开发流水线,完成60余个应用的鲲鹏版本适配,综合性能提升约10%;太保科技获得鲲鹏优选级伙伴认证,40余款应用系统取得鲲鹏Native证书,10余名工程师获得鲲鹏微认证;
- 2025年8月,太保新云“一云多芯”战略规模化落地,鲲鹏节点超过2000+台,极大提升了ICT基础设施韧性。
面向未来,太保与华为将进一步深化“一云多芯”合作,助力太保自主创新建设成为行业标杆。同时,面向大模型时代,双方将在硬件、算子、模型和应用等方面开展智算领域联合创新,携手构建自主创新的全产业链条,共赢数智化时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