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生态
电子科技大学&华为:“课教赛”开启AI人才培养新范式
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强强联手,以“课程+教材+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共同开启AI人才“蝶变之旅”,助力学生成长为AI领域的未来之星。
文/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 郝家胜
文/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副教授 杨鍊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产教融合已跃升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战略路径。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华为携手,为AI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星光大道。从入门实验到竞赛实战,从理论课程到开源教材,双方以“课程+教材+竞赛”(简称“课教赛”)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深度整合产业需求与教育资源,全力培育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AI行业精英,为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度课程合作: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基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华为围绕《机器学习》精品课程展开深度共建,尽可能让看似枯燥繁琐的AI理论知识与当下课程有机融合。考虑到学生基础与学科理解的多元性,学院借助开发者套件,于原生系统设备匮乏、技术复杂且入门艰难的困境中,创新性地构建起“昇腾AI远程推理集群”,并精心打造出一套面向初学者的简易AI实验系统(如图1),让零基础的学生也能轻松体验AI的魅力,迅速对图像风格转换、目标检测与识别等AI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验系统让学生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持续探索求知的学习热情。这一基于昇腾AI的全平台、全流程、全覆盖教学模式,成功入选“第十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典型项目成果展”、“2024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十周年典型项目案例”,并斩获“华为优秀成果奖”。

图1 学生利用AI实验系统做实验,体验AI的魅力
借助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合作平台,学院在《漫谈人工智能》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中巧妙融入华为全栈全场景AI智能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浓厚兴趣。学生在期末作业中深入探索,收获众多高水平实践成果。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对接会等会议上,学院教师16次受邀分享产教融合建设经验并广受赞誉,与此同时,郝家胜老师还荣获“华为昇腾专家”、“优秀校园大使(最佳布道师)”“华为开发者卓越布道师”贡献奖等荣誉,成功跻身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创新教材编撰:融入自主开源力量
在实践课程创新之余,学校联合华为精心编著《操作系统基础与实践——基于openEuler平台》教材(如图2)。该教材以电子科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金课讲义为蓝本,创新性地将自主开源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openEuler纳入教学资源体系,更适配、更易懂,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前沿技术,培养创新思维,目前该教材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出版,并入选2024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材奖励计划。

图2 学院教师联合华为编著教材《操作系统基础与实践——基于openEuler平台》
教材的设计理念是将UNIX优雅设计思想与Linux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以“分而治之”的思想贯穿全书多数章节。具体而言,它紧密结合基础知识、设计理念与实践应用,精炼理论知识,化繁为简;精心设计经典实践案例,画龙点睛。
教材以openEuler系统为依托,提供丰富实践案例,助力读者从零基础到精通当代Linux系统应用,深入洞悉Linux操作系统常用工具及其内在机制与卓越设计思想。该教材不仅适用于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也为从事嵌入式Linux开发、服务器系统管理维护的工程师以及Linux操作系统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助力从容应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挑战。
强化竞赛参与:打造人才培养闭环
创新创业竞赛与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是锤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舞台,为学生们大展才华、挑战自我提供了新的实战机会。
为加深学生对华为全栈全场景AI智能解决方案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因材施教,在昇腾众智计划的“AlphaPose人体关键点估计”、“风格转换”项目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等众多实践项目中,悉心指导学生运用华为技术充分释放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潜能。
从实验室到赛场,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路径。电子科技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踊跃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竞赛。在“驶向未来——基于昇腾软件的自动驾驶算法验证平台”项目中,学生构建的低成本、高可用性、零事故自动驾驶测试平台赢得业内专家高度认可;在华为ICT大赛中,学生在竞技中磨炼实践能力,深化对华为AI技术的领悟,最终获得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实践赛-计算赛道特等奖与实践赛-昇腾AI赛道二等奖的殊荣(如图3)。

图3 电子科技大学参赛队伍在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分别荣获实践赛-计算赛道特等奖(左)和实践赛-昇腾AI赛道二等奖(右)
在持之以恒、推陈出新的教学实践中,多名学生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摘得荣誉,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的闭环。本科阶段,多人被推免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读博或攻读硕士学位,亦有学生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瑞典隆德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等学校深造;研究生阶段,多位学生入职大疆创新、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另有两位参与华为昇腾AI大赛和华为ICT大赛的研究生成功入职华为。
AI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助力。电子科技大学与华为的合作,为高校AI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范例,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电子科技大学将与华为持续深化合作,深度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以创新为舟、实践为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驱动科技进步的蓬勃力量。让我们将持续奏响属于中国产教融合育人的强音,致力于输送一批又一批AI时代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