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生态
华为ICT大赛,助力全球青年学子梦启新程
从阿尔及利亚到土耳其,从中国到乌干达,全球青年学子在华为ICT大赛的舞台上,展示才华,赢得荣耀,更将收获美好未来。

文/华为ICT大赛组委会
2024年5月26日,阿尔及利亚的参赛学生们收到了一份无比隆重的礼物——来自本国总统的祝贺。阿尔及利亚共和国总统Abdelmadjid Tebboune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称:“祝贺我们的学生赢得华为ICT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祝贺阿尔及利亚新一代科学家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未来铺平了道路。”

图1 科威特电信运营商Ooredoo为本国获奖学生
投放巨幅灯光秀广告
来自土耳其的代表队在本届大赛中荣获了创新赛特等奖,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卡安·巴什阔特现场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土耳其代表队颁奖,他激动地说:“祝贺我们优秀的学生和才华横溢的导师,我们为你们骄傲!”
更有仪式感的当属科威特网络代表队,参赛同学获奖后,当地电信运营商Ooredoo在Ooredoo大厦投放巨幅灯光秀广告(如图1),让代表队荣登“C位”,以祝贺科威特代表队在全球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并承诺为他们中的一员提供实习岗位。
这样的仪式感和荣誉感还有很多,被本国大使馆点赞、高官接机、总理接见……无一不体现着每个国家对ICT人才的鼓励与赞赏。对于全球ICT青年学子而言,这将是他们永生难忘的高光时刻。
5月26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这是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吸引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61支队伍、470多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全球总决赛,其中来自阿尔及利亚、中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波兰、菲律宾、坦桑尼亚、土耳其、乌干达共9个国家的19支队伍分别荣获本届全球总决赛实践赛和创新赛特等奖。
实践赛:8小时上机,谁更胜一筹?
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分为实践赛和创新赛,为国家赛、区域赛、全球总决赛三级进阶赛制,每组队伍由三名学生和一位指导老师组成。
本届实践赛吸引了全球16万余名学生参加,报名人数同比增长39%。经过国家赛和区域赛的比拼,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134支队伍入围全球总决赛。实践赛包含网络、云、计算和昇腾AI(人工智能)四个赛道,主要考察参赛学生的ICT理论知识储备、上机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图2 紧张激烈的实践赛比拼现场
其中,网络赛道考察数据通信、安全、WLAN(无线局域网)三个技术方向的相关知识;云赛道考察云、大数据、AI三个技术方向的相关知识;计算赛道考察openEuler、openGauss和Kunpeng应用开发三个技术方向的相关知识;昇腾AI赛道为本次大赛首度新增,涵盖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MindSpore开发框架实践、昇腾全栈AI平台、昇腾AI应用实战四个技术方向的相关知识。全球总决赛参照华为认证最高级别——HCIE(华为认证ICT专家)难度,为8小时实验考试,世界各地入围学生汇聚深圳进行上机实验考试,比拼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作为大赛技术支撑团队,华为培训与认证部集结了技术领域的专家,根据ICT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赛题,以考察参赛者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专业的考官团队,对实践赛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判,以确保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实践赛现场,来自全球各国的入围队伍分布在各个教室进行比拼。8小时的实验考试,不仅考察选手的动手能力,也考验他们的耐力、专注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图2)。
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队伍获得了本届大赛实践赛云赛道特等奖。队员陈崇林同学对比赛过程无限感慨:“回想比赛过程,我们争分夺秒,紧密配合,把日常的苦练在赛场展露无遗,交出了我们大学生涯的一份完满答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肯定,更将激励我继续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新领域。”
来自波兰波兹南理工大学的队伍获得了本届大赛实践赛网络赛道特等奖(如图3),队员Arkadiusz Niedziel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华为ICT大赛中,我们不仅考取了华为认证,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也通过反复训练,提升了技术技能,相信一定会对未来的就业有所帮助。”

图3 波兰波兹南理工大学队伍获得本届大赛实践赛网络赛道特等奖
华为ICT大赛组委会通过精心的赛制设计,不仅做到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水平,还与时俱进,通过新增实践赛子赛道,培养更多时代所亟须的前沿ICT技术人才。过去ICT人才培养以网络人才为主,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计算、云、AI等生态型产业成为关键的新赛道,增长空间巨大,需要的人才也持续增长。本届大赛新增昇腾AI赛道,目的是培养与发掘昇腾AI人才。未来,大赛还将持续创新,通过将人才向新赛道逐步牵引,以培养更多既懂网络基础,又懂计算、云和AI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华为ICT大赛的持续举办,参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第八届华为ICT大赛所有参赛队伍平均得分为562分,较第七届提高了105分,其中中国区队伍平均得分670分,已高于华为认证的最高级别——HCIE(华为认证ICT专家)认证要求的600分。大赛后,大赛组委会携手华为培训与认证部出版了《华为ICT大赛实践赛真题解析丛书》,系列教材集结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实践赛网络、计算、云、昇腾AI赛道真题及解析,帮助参赛选手和广大师生把握命题思路、突破重点内容、提高实战经验,更好地备战第九届华为ICT大赛。
创新赛:头脑风暴,炸开脑洞
如果说实践赛侧重于培养应用型ICT人才,创新赛则希望打造创新型ICT人才。本届创新赛聚焦AI、物联网、大数据、鸿蒙、华为云等新兴技术,要求参赛选手从生活实际入手,结合行业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前沿ICT技术,提出具有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设计功能完备的作品。
与实践赛理念一致,创新赛的赛道设计也倡导在新兴技术领域进行创新。近两年来,随着ChatGPT、Sora等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将以各种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以及千行百业,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创新赛设置了AI创新赛道,就是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不断创造与革新。本届创新赛吸引了全球38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生报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16个国家的27支队伍入围全球总决赛,进行作品展示与技术比拼。
比赛现场采用“作品演示+答辩”的方式进行,每组队员在展示完各自队伍的参赛作品后,评委们会分别从作品创新性、系统复杂性、技术复合性、社会效益、功能完备性五个方面进行提问,并给予专业指导和综合评判(如图4、图5)。

图4 创新赛(中国队伍)比赛现场
来自同济大学的“航济”队,展示了“基于蛇形机器人的航空发动机损伤检测系统”,斩获全球总决赛创新赛特等奖。该项目依托一系列华为云技术,通过ModelArts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训练叶片损伤检测与分类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模型,利用华为云开发数据大屏应用,致力于航空发动机探伤系统开发,以实现远程操控航空发动机内部探伤等功能。
基于华为云数据库、应用市场、MindSpore和云端储存及功能,巴基斯坦队伍“GrocPOS”开发的“基于移动应用的视觉驱动智能POS(销售终端)解决方案”也荣获创新赛特等奖。该方案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快速准确识别杂货,一次可扫描三到四件产品,极大优化了当前的条形码扫描模式,简化结账流程,为本地小型零售店实现现代化运营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的选择。“GrocPOS”队成员表示,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广这种快捷模式,提升巴基斯坦零售业效率。
同样获得本届全球总决赛创新赛特等奖的土耳其“Edusyntech”队,则将目光聚焦在有阅读障碍儿童的教育提升上,他们开发的DysTherapy阅读障碍儿童教育应用,使用MindSpore、ModelArts、HMS(华为移动服务)、华为云等平台和技术,能根据每个孩子的阅读障碍程度和认知能力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教育内容。

图5 创新赛(海外队伍)比赛现场
这些参赛作品大多聚焦各行各业的痛点,展现出了一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荣誉奖:关注弱势群体,创新让科技升温
本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除设置特、一、二、三等奖外,还设置了系列荣誉奖项:绿色发展荣誉奖项、TECH4ALL数字包容荣誉奖项和科技女性荣誉奖项。
绿色发展荣誉奖项重点考察与表彰参赛选手通过技术、应用和技能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性注入新动力、推动千行百业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智能世界的能力。TECH4ALL数字包容荣誉奖项考察与表彰参赛选手通过技术、应用和技能使能数字包容的关键能力。科技女性荣誉奖项对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女性选手给予表彰,以激励更多女性加入科技创新领域,推动ICT行业增长,助力社会融合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ICT小队冲冲冲”队的参赛项目“Atlas Guardian——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不仅荣获本届大赛全球总决赛创新赛特等奖,还获得了绿色发展荣誉奖。参赛队员之一的王蓉表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趋势,开发这一项目,是对现实‘痛点’问题的关注,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我们的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可自主导航与巡线,机器人携带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也可以对农作物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农作物有疾病时,APP就会向用户发送预警。”
本届大赛的TECH4ALL数字包容荣誉奖,由菲律宾宿务理工学院“WildConnect”队和上海交通大学“SJTUInsight”队获得。“WildConnect”队的作品“WeiCare心脏病检测应用”通过智能手表来预警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因疾病诊断和治疗延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望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行业。“SJTUInsight”队的作品“基于MindSpore大模型的留守儿童学习陪伴助手”能为教育欠发达地区及留守儿童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支持,目前已在云南洱源等地的学校投入使用。两个作品,一个有助于增进健康福祉,一个致力于推动公平优质教育,促进均衡发展,闪耀着数字包容之光。
对于这些作品,华为ICT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裁彭红华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华为ICT大赛创新赛作品在着力于应用创新的同时,还闪耀着科技向善的光芒。大赛能获得认可,我想不仅在于其含金量,更在于其社会价值和包容情怀。”
来自乌干达、摩洛哥、马来西亚和肯尼亚的四支全女性队伍获得了科技女性荣誉奖项(如图6)。谈到这项奖项,华为企业沟通部副总裁张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大赛获奖女性的榜样力量,鼓励更多女性加入ICT领域,从数字世界中受益。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全女性队伍参加华为ICT大赛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图6 来自乌干达、摩洛哥、马来西亚、肯尼亚的四支全女性队伍获得本届全球总决赛科技女性荣誉奖项
乘大赛之东风,共赴ICT璀璨星河
菲律宾宿务理工学院“WildConnect”队指导老师Eugene C. Busic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入华为ICT学院、参加华为ICT大赛对我们学校帮助很大,因为学校和行业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华为在帮我们缩小这种差距,让老师和同学们接触到最新ICT技术。”
正如Eugene C. Busico所反映的那样,在全球各地,有不少高校的课程偏向理论,缺少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华为ICT大赛、华为ICT学院这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乃至校企合作都提供了新思路,这也是大赛获追捧的原因之一。
华为ICT大赛不仅改变了青年学子的个人命运,也为全球培养了大批创新型ICT人才。华为ICT大赛作为华为ICT学院的重要人才培养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沉淀,已正式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榜单,成为最具含金量和影响力的高校科技赛事之一。在海外,大赛被纳入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技能学院的关键伙伴旗舰项目,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而华为ICT学院这一校企合作项目,从2013年建设至今已超10年,截至目前,华为与全球高校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3000多家,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培养学生超过130万人。
作为华为ICT大赛项目主管,华为ICT人才伙伴发展部部长孙刚对大赛有着更高期待:“大赛的主题是联接、荣耀、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大赛,一是建立联接全球的桥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就业;二是提供绽放荣耀的舞台,一方面为崭露头角的学生提供国际舞台,另一方面助力教师和院校提高业内影响力;三是打造面向未来的生态,将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ICT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各国加大对ICT人才生态建设的重视与投入,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因为华为ICT大赛,众多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学子走上了新的人生轨迹:巴林选手Hisham Barakat 于第五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由此赢得了华为实习机会及北京大学的留学资格,如今在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AI专业潜心深造;南非选手Nqubeko Asanda Shabalala在第七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实践赛网络赛道中荣获一等奖,凭借出色表现入职华为,成为一名IP 产品经理。
“普及数字技能,促进数字包容”也是华为ICT人才伙伴发展部一直以来的愿景,正如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在本届大赛闭幕式上所言:“数字技术应该普济天下,华为希望携手更多ICT青年,通过技术和创新,共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迈向星辰大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智世界之未来星河璀璨,华为希望全球所有ICT青年,乘华为ICT大赛之东风,以知识和技术为翼,携勇气和梦想远征,共创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