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生态
云南工商学院&华为:三融三共,共育英才
云南工商学院与华为携手开展校企合作十年来,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开启广泛深入的合作,逐步形成极具特色的 “三融三共” 模式,成功开辟出卓越 ICT 六向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径。
文/云南工商学院副校长、博士、教授 马晓红
云南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实力雄厚,学校位列2024校友会排名前10,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
一直以来,云南工商学院始终着眼发展需要,恪守“自强、卓越、报国”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区域化、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培育应用型人才。云南工商学院与华为合作以来,通过持续建设和发展“华为ICT学院”,双方构建了“三融三共”的卓越ICT六向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成功探索出一条技术引领、共育英才的新路径。

图1 “三融三共”的卓越ICT六向人才培养模式
三融三共,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4年起,云南工商学院与华为便开启了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征程。2021年3月23日,双方于深圳华为总部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如图2)。依据协议,在原有的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基础上重新授牌,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展开更为深入且全面的协作,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化发展,合力培养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通过模式创新,双方探索出“三融三共”的卓越ICT六向人才培养模式。

图2 2021年3月,华为ICT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云南工商学院与华为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三融”即融合、融入、融通。全面融合新理念、深度融入新技术、高效融通新产品,迭代更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共”即共建、共享、共育。学校与华为共建ICT学院,共享师资、共育英才,共同实现创新育人的目标,双方在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以及产业合作上实现了双向奔赴,共同书写校企合作的新篇章。
融合华为“新理念”与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紧密贴合行业发展前沿,精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契合市场需求且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巧妙地将华为在此方面的新理念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双方共同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赛——证——岗”有机融合,精心打造出一个集丰富课程、激烈竞技、权威资格认证与扎实岗位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培养体系(如图3)。

图3 “课赛证岗”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依托“华为ICT学院“这一重要载体,精心制定ICT产业工程师培养计划。该项目以“课”筑牢理论根基,以“赛”充分激发潜能与团队协作精神,以“证”有力确保专业资质,以“岗”切实强化实践能力,由此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其中,“课”是学生深入探索与认知ICT领域的核心手段与关键载体;“赛”(如华为ICT大赛、校内计算机职业技能竞赛等)是整个体系的重要评价方式之一;“证”作为提升学生高端技能的有效手段,鼓励学生考取华为认证,并针对不同级别认证给予相应等级的奖励;“岗”作为卓越ICT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对于成功考取华为认证IE级的学生,为其提供ICT产业工程师岗位实践训练机会。
融入华为“新技术”与课程体系
学校以行业需求能力为导向,精心构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4),其中《防火墙原理》、《交换技术原理》、《路由技术原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引入华为教材,课程由学校教师与华为工程师共同讲授。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引入openEuler系统,“数据库系统”课程引入openGauss作为实训平台。华为技术的深度融入促使课程质量显著提升,其中《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荣膺省级一流课程,《软件工程》获评五星课程,《数据库系统》凭借“openGauss驱动教学创新,助推教学模式转型”荣获2023年华为ICT学院优秀案例。

图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与华为技术融合体系
融通华为“新产品”与实验实训平台

图5 学校与华为共建的ICT实训基地
为切实保障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学校始终紧跟ICT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全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ICT领域实训基地(如图5),包括华为ICT解决方案实训室、华为云计算实训室、华为智慧网实训室、华为技术综合实训室、华为无线技术运维中心。这些实训室均采用华为最新产品进行构建,完美契合华为课程体系教学需求,为云南工商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筑牢坚实基础。
其中,华为智慧网实训室具备可编程新型网络的边缘网络环境,能提供对应的虚拟网络实验环境以支撑各类新型网络试验。基于此,学校针对交换与路由、自动化运维、软件定义三大应用场景,顺利完成了网络实训平台的升级改造,并以华为防火墙技术为依托,成功建设了网络安全实训平台。
共建ICT学院
在共建ICT学院的进程中,双方通过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搭建、实习就业基地构建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充分发挥华为ICT学院平台的独特优势,紧密围绕企业发展与学生成长需求,持续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共同探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成功实现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学习通往实践应用的坚实桥梁。
共享教师资源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育与发展,全力借助深度融合华为先进技术的契机,确保教师团队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从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前瞻性与丰富性的学习指导。通过现场培训、暑期研修、师资互聘等多种方式,精心打造一支“技术引领、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成功构建起一支具备华为工程师技术水平的高素质、高技能教学团队。
目前,学校拥有华为体系教师15人,其中3人为华为HCIE高级技术人才,华为体系外聘工程师教师6名,与华为共同培养华为讲师16名。基于与华为的合作,教师与华为工程师共同出版了两本华为技术体系自编教材——《局域网组建》和《Linux 操作系统与管理》。近年来,学生在“华为ICT大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全国及省级特等奖、一等奖,教师的专业技术与先进理念在其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共育英才
学校鼓励学生围绕华为技术和设备进行毕业设计。这些作品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在人工智能项目中,学生充分利用华为ModelArts等AI开发平台,精心训练出高效的图像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在大数据分析项目中,学生借助华为云的大数据服务,对海量数据展开深度挖掘与精准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云计算领域项目中,学生运用华为云的弹性计算、存储及网络服务,构建起高可用性的云端应用平台,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与高效利用;在物联网领域项目中,学生借助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成功达成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为智慧场景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图6 在云南工商学院举办的华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
学校也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全力提升专业能力,踊跃考取华为认证证书。2023年,共有538名学生成功获得华为HCIA和HCIP等证书,华为职业认证证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
同时,学校也积极参加华为ICT大赛。从2021年至2024年,学校报名参加华为ICT大赛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21年报名人数为198人,到2024年报名人数已增至301人。与此同时,省级、国家级获奖人数也在持续攀升。学生在华为ICT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中斩获多项荣誉,其中在第六届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中,3名同学勇夺实践赛网络赛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图7 2024年荣获“优选级华为ICT学院”荣誉
“华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多年来持续入驻云南工商学院,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起点(如图6)。参与双选会的招聘企业提供的平均月薪不低于5000元,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点。在2023届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中,就业率达90%,平均就业薪资为6516元,高品质就业人数为16人,高品质就业率达72%。通过深耕校企合作渠道,云南工商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暨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并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踔厉奋发,和衷共济
自双方合作开展以来,云南工商学院收获颇丰。自2019年起,学院连续六年荣膺“优秀ICT学院”称号,其中在2024年更是获得“优选级华为ICT学院”殊荣(如图7)。在历届华为ICT大赛中,学生均能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彰显出华为ICT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优势。
展望未来,云南工商学院与华为将继续并肩前行,深入开展合作,砥砺奋进,齐心协力,持续探索全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云南工商学院坚信“积水成渊,鱼龙汇聚;树木繁茂,百鸟栖息”,期望与华为携手共进,以技术为引领,共育英才,共同培育出更加绚烂夺目的“校企合作之花”。
- 标签: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