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生态
“武大-华为”鸿蒙人才培育:从试点先行到示范引领
鸿蒙操作系统如何走进高校课堂?武汉大学与华为携手,探索出鸿蒙人才培养新范式,且看校企合作如何为国产操作系统培养优秀人才,打造鸿蒙人才培养生态。
文/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副教授 赵小刚
早在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中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在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六问”中,更明确了“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科人才知识体系”的目标和路径。
目前困扰我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两大问题,与新工科改革的目标一致。一是课程内容老化严重。很多应用型技术选修课程所包含的技术,在业界发展非常迅速,如果学校还按照两三年前的课本知识来讲授,就会显著滞后于业界最新水平。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传统软件工程专业中很多实践内容都是采用国外技术,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自主软件技术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中国自主软件开发人才的建设。
对新工科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按照产业界的需求、按照技术发展的需求来改进新工科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从而构建起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为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2020年12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率先与华为开展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合作,获得华为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支持。
项目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试点,共同打造HarmonyOS应用开发课程体系,从试点到示范,依次走出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部曲”,为全国其他高校开设HarmonyOS课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作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副教授,也是参与和推动HarmonyOS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的一员,回忆起项目伊始,很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HarmonyOS技术与武汉大学课程的有机融合
项目首先在武汉大学开设鸿蒙课程,试点校企共建课程的可行性;进而通过老师进企业交流的方式来集合武大和华为智慧,共同打造优质的鸿蒙MOOC(慕课)和教材,供全国高校师生学习;最后,通过师资培训和开发者日等方式推广慕课和教材,影响更多高校师生,促进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人才生态的良性发展。
确定目标后,大纲和教案也同步提上项目日程。在华为HarmonyOS工程师和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老师的通力合作下,针对国内本科院校的《HarmonyOS移动编程技术》大纲和教案初步完成。为了检验这一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武汉大学于2021年2月开设了“HarmonyOS移动编程技术”课程,面向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学生,吸引了软件工程、电信、信管等专业在内的30多名学生选修。通过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HarmonyOS应用开发简单易学,分布式应用功能强大,对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开发工具也信心倍增。
此次课程合作是HarmonyOS首次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专项课程,也代表着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武大-华为校企共建课程首战告捷。HarmonyOS课程在武大开设的消息经过校方官微传播后,不仅获得了本校师生的青睐,还获得很多其他院校的学生关注并留言,表示希望能尽快学习到相关课程。
HarmonyOS应用开发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如何将武汉大学的成功经验传递给更多高校的师生,让更多院校获益,从而为国产操作系统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武汉大学和华为经过共同探讨、深思熟虑后,一致认为慕课课程和教材可以更好地辐射更多高校师生,也可以为不同层级高校教师开设课程扫清障碍。
2021年9月,我应华为ICT人才伙伴发展部之邀,作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代表赴华为苏州研究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在两个月的实习实践期间,我通过与HarmonyOS认证工程师们的交流,了解HarmonyOS技术发展路径,获取了很多开发资料,为后续进一步深化《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书籍和线上慕课录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同时,华为的认证老师们也在此期间给予了很多书籍编写方面的建议,并专门组织会议讨论书籍和慕课内容,这些都为《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书籍和慕课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慕课上线后,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全国100多所院校共6000多名学生报名,人均学习时间高达4.2小时,95%以上的人都给出了5分的满分好评。
2022年10月,《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书籍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全国近90所高校的教师纷纷申请样书,书籍的结构和内容质量得到学界和业界的一致肯定。至此,“线下课程(武汉大学单点)-线上慕课及纸质教材(全面覆盖全国各层级高校)”由点及面的HarmonyOS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初步建设完毕。
发挥师资培训力量,覆盖更多高校师生
鸿蒙慕课和教材有了,但这些毕竟都是静态内容,需要有更多人关注才能发挥作用。为了更迅速地促进鸿蒙生态的发展,也为了凝结了校企智慧的慕课和教材得到更多师生的认可,华为和武大决定共同承办师资培训活动,让鸿蒙技术先行者直接与教师面对面沟通,通过讲述鸿蒙技术是如何融入武汉大学课程体系的、鸿蒙教材的内容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并现场解答教师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让鸿蒙课程能够更快落地更多的高校。
2023年3月25日—26日,由武汉大学和华为公司共同承办的鸿蒙应用开发师资培训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召开。围绕《HarmonyOS移动应用开发》教材,我进行了两天的线上授课,共有700多人观看,100余名教师考取了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颁发的鸿蒙课程学习结业证书,这也侧面印证了鸿蒙课程在高校中巨大的需求和影响力。
此后,2023年11月18日—1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华为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究班在华为北京研究所举办。受华为公司邀请,在此次研究班中,我作为主讲人为近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分享经验,介绍武汉大学是如何将鸿蒙技术融入计算机本科生培养体系的。
截至目前,我已累计参加华为主办的鸿蒙师资培训和技术布道10余场,覆盖高校师生5000人以上。不少老师在接受培训后也大力建设鸿蒙课程,鸿蒙人才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HarmonyOS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视,以及国家“破五唯”指导政策的发布,高校对本科生培养质量也愈发关注。为更好地将国产软硬件技术融入计算机类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国产软硬件技术的接班人,我积极引入HarmonyOS技术到学生课堂,传播技术的同时,也获得多项荣誉(如图),其中包括:
- 获批华为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将HarmonyOS应用开发和HarmoyOS设备开发两项技术融入课堂;
- 教研论文1篇:将在武汉大学实施全国首门HarmonyOS应用开发课程的经过发表在《软件导刊》2022年第3期;
- 获评教学型副教授;
- 带动多名教师将华为技术融入至课程教学中:武汉大学目前有4名教师承担了华为云、GaussDB和HarmonyOS等方向的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初步形成了教学团队。通过师资培训,多名校外教师也申请到了教育部华为产学合作项目。

图 HarmonOS技术融入高校课堂斩获多项荣誉
在武汉大学将华为HarmonOS技术融入高校课堂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业界最新的技术,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使用国产软硬件技术的栋梁之材;同时在打造HarmonyOS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更深刻影响了周围同事和其他高校师生,实现了师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纵观武汉大学与华为共建HarmonyOS人才生态的历程,可以发现,只有把国家培养自主可控软硬件的战略需求、华为等民族企业打造优秀国产软硬件的使命,与高校为国育才的责任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培养,才能为国产软硬件生态的蓬勃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HarmonyOS等国产软件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光明。
- 标签: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