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共建产业新生态,共赢行业数智化
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面向未来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深入行业场景,推进数智化进程;培育生态沃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华为常务董事、ICT 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汪涛
近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的辉煌,通过关键通用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跃升,进而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首次工业革命,引领人类步入机械化生产;随后,电力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启了自动化生产模式。
如今我们正在感受数智化革命的波澜壮阔。人工智能、5G-A、云等技术的突破,驱动着生产方式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年复合增长率达9.2%,是非数字经济的4倍。
数智化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将经历4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深度决定着后一阶段的发展高度。首先是数字产业化阶段,数字技术通过自身的创新与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先导产业;产业数字化阶段,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推动千行万业走向数字化;第三阶段,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激发产品创新,催生新业态;随着智能体、具身智能、AGI等技术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将从辅助走向主导,并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AI治理,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治经济。

图1: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汪涛 发表主题演讲
过去的30年,华为为全球超过30亿人提供联接服务,为超过20万家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新的选择。
结合产业洞察和行业实践,我们认为数智化转型面临着十大挑战:
首先,数智基础设施需要更坚实的底座。例如,生产设备联网率不足50%,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计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本高、能耗高,AI落地的经济性制约着数智化发展。
其次,场景的碎片化和模型的幻觉问题影响了AI的落地,当前行业AI渗透率不足12%。
生态、人才、产业政策等相关要素的缺失和不足,也影响着数智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智化的浪潮中,我们应携手共进,共赢新机遇,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公平、繁荣、充满希望的数智化未来,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数智化时代,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创新跨越鸿沟,通过生态创新共赢未来。

筑牢根基
首先,我们将围绕网络、存储、算力、云、能源等技术,持续进行系统级创新,助力客户构筑五位一体的新型数智基础设施,筑牢根基。
我们不能基于现在规划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建设,而应该面向未来。到2030年,AI算力将增长138倍,80%以上应用将被AI重构,企业AI Agent的渗透率达到4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65%。
未来的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应该具备3大特征:第一,从传输和处理数据为主,走向运行AI模型和智能体为主,从数字原生走向AI原生;第二,随着移动AI的普及,基础设施架构从数据中心为主走向云边端立体协同;第三,从保障物理设备和数据的安全走向保障模型算法的安全,从化石能源走向绿色能源。围绕这些特征,联、存、算、云、能五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将演进和变化:
智能联接,以高运力加速企业敏捷上云、随需用智
首先,联接将成为更高品质的信息高速公路,以高运力加速企业的敏捷上云和随需用智。
在企业园区,联接的对象从普通终端走向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智互联。随着AIPC、AI助手、具身智能的普及,人-机-物的联接将10倍增长,交互时延10倍下降。华为基于Wi-Fi 7、POL、关键业务体验保障等创新技术,打造高品质万兆网络,助力企业数智化终端和应用的规模部署。
同时,企业广域网络的价值将从极速入云走向品质入算。企业使用云端算力训练AI模型,传输样本数据量达到TB级,面临“低带宽等不起、高带宽用不起”的窘境。华为通过AI路由器和fgOTN等技术创新,构筑弹性无损的广域网络,实现带宽分钟级百倍提升,海量样本“小时达”。
最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要大算力,随着AI算力规模百倍增长,提升算卡互联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关键。华为通过OXC、100T 800GE交换机、NSLB等技术创新,构建大规模、高吞吐、高可靠的集群网络,助力智能时代的算力充分释放。
先进数据存力,优化数据供给,助力智能涌现
数智化时代,数据的规模、质量和安全决定了智能的高度,企业需要先进的存力优化数据供给。
在AI训练场景,存储要提速数据加载。多模态模型发展驱动视频和图像数据快速增长,要求存储系统的容量和性能100倍提升。华为存储首创EB级的数据编织(Data Fabric)和在线扩容能力,使能海量数据高效汇聚和访问,实现训练数据分钟级加载, Checkpoint数据秒级加载。
在推理场景,存储要适配数据新范式。百万Token级的超长序列和RAG技术的应用,需要存储系统提供长周期记忆能力和向量数据语义。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库的格式,实现近数计算,优化访问语义,为AI推理提供高精度知识库检索能力。
此外,数据安全走向 “防丢、防窃、防勒索”的全面韧性,我们打造6层防勒索技术,攻击检测率达到99.99%,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
基于鲲鹏、昇腾打造坚实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新的选择
算力是数智化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去5年,我们打造了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和面向AI计算的昇腾这两大计算产业,并携手伙伴构建了基础软硬件、行业应用及开发工具套件等完整产业生态,为世界构建了新的选择。
鲲鹏、昇腾坚持开放,全面支持主流操作系统、AI框架、大模型及各类加速库。鲲鹏通过提供创新的迁移调优工具链,原生开发工具链和面向全场景的加速库,已经广泛服务于政府、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核心业务场景。openEuler操作系统成为中国新增服务器OS市场份额第一,占比36.8%。在全球累计下载超过350万,服务150多个国家的用户。
昇腾打造了开放易用的全系列训练、推理、训推一体硬件产品、创新的硬件使能层软件CANN和全流程工具链,全面加速并行算法、模型和应用的开发和创新。
打造坚实云底座,做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
面向智能世界,云是数智化转型的底座和使能器。华为云通过统一架构的AI Native基础设施,为客户打造最适配行业的云,目前已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为超过5500个政企客户打造了安全可靠的混合云底座。
我们坚持做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将数智化转型经验沉淀到aPaaS平台上,开放超过15万个API,让创新不必从零开始。
我们坚持技术创新,用AI重塑云服务,实现模型开发效率、软件开发效率、数据治理效率、媒体内容开发效率的全面提升。
打造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算力增长拉动电力需求攀升,我们从“供能-储能-用能-运行”四方面为千行万业打造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首先,清洁供能是低碳发展的基础。截至2024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已助力客户生产光伏绿电11,500 亿 度,减少碳排放5.8亿吨,相当于植树7.9亿棵。
其次,绿电上网,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我们创新地推出了光风储发电机,以主动构网技术解决光伏、风电新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打通绿电成为主力能源的传输断点;在高效用能方面,我们采用AI调优、自然冷却、一体化电力模块等节能技术大幅节省用电量。例如,在爱尔兰K2数据中心,实现PUE低至1.15,每年可节省700万度电;在中国武汉,通过可靠产品设计、主动预测性维护等,实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供电可靠性超过5个9。
跨越鸿沟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基础,要跨越数智鸿沟,还需要将数智技术深入到千行万业。
一个架构,四种模式,使能行业客户跨越数智化鸿沟
华为在2023年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开放、协同、敏捷、可信的“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并围绕这个架构,打造了200多行业解决方案,基于广泛实践,总结出四种落地模式,为处于数智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客户,提供参考:
一是基础设施使能,华为发挥算网存协同优势,一次集成,助力客户构建业务0中断、体验0等待、运维0接触、安全0信任的韧性底座;
二是叠加云平台使能,一次开发,支持公有云、专属云、混合云多云部署,让应用开发月到周,应用运行弹性伸缩分钟到秒级,应用运维1分钟发现问题、5分钟定界、10分钟恢复;
三是数据使能,湖仓一体,实时入湖,实时供数,打破数据烟囱,消除数据碎片,减少80%数据搬迁,让数据上的来,决策下得去;
第四是AI使能,通过CANN、MindSpore、ModelArts等系列化AI能力框架与工具,使能百模千态,加速AI与场景融合落地,已在30多个行业、上千个场景得到应用。
例如,在菲律宾UnionBank,华为帮助客户建设从分支到数据中心的一体化网络,实现新建联接分钟级开通;通过云平台使能,助力客户的数字贷系统上线仅用35天,创造了新的上线记录。
使能百模千态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AI在行业的落地,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要找准场景,选取匹配的模型来最大化发挥AI价值;其次,对企业数据质量要求高,清洗、加工复杂;第三,对AI准确率要求高,通用模型难以满足。
华为以昇腾的强大算力、开放易用的工具链,使能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创新。目前,昇腾已支持了盘古、LLaMa、千问、讯飞星火、智谱GLM等50多个开源或私有的基础大模型,及银行、电力、矿山、政务等100多个行业模型。
其次,通过系列化AI工程套件,包括数据工程套件、模型工程套件和应用工程套件,助力客户和伙伴加速数据清洗和模型调优,训练出自己的高精度场景模型,并高效完成应用开发和服务上线,让场景模型落地效率提升5倍。
在中国交通银行,客户和伙伴基于华为的昇腾硬件、CANN、MindSpore开发框架,以及ModelArts Studio工程化套件,1年内上线100+场景应用;通过RAG增强检索、SFT微调、行业知识二次训练等调优手段,让AI从通用助手类应用,深入到授信生产场景,授信指引准确率两倍提升,高可用,授信报告生成时长从3周降低到小时级。
发布《共赢行业数智化白皮书》和“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
为了给千行万业客户数智化转型落地提供参考,我们精选了100个优秀实践总结成白皮书,支持客户加速行业数智化转型。同时,华为坚持创新,持续打造系列化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深化行业数智化转型,正式发布了《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和“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和客户、伙伴一起,联合创新,打造更多的行业方案,深入更多实践,助力更多客户跨越数智化鸿沟。

图2: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及《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
共赢未来
数智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培育生态沃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共赢未来。
开放共赢,共建计算产业生态,加速原生创新
计算产业生态是数智化的放大器。华为始终坚持开源开放,携手产业,共建鲲鹏昇腾计算产业生态。截止到现在,已联合7600家伙伴和635万开发者,共同开发了2万多个解决方案,逐步消除了鲲鹏昇腾的应用生态瓶颈。
面向数智时代,我们着力构建鲲鹏昇腾原生生态。通过组件化封装鲲鹏DevKit、BoostKit、openEuler的开发工具,打造了全新的开发流水线,可零代码自动调参和自动调用加速库,并且一次开发即可上线ARM、X86等不同平台版本软件,提升开发效率的同时,也让客户和伙伴不再维护多平台开发团队。昇腾以CANN和MindIE为基础,打造了一套灵活、开放的开发体系,全面支持业界模型训练加速库和应用开发加速库,让AI创新更简单。
未来三年,我们每年将投入10亿元来加速鲲鹏昇腾原生应用生态发展。今年前8个月,已有200多个伙伴加入到鲲鹏昇腾原生开发计划,未来三年目标发展超过1500原生应用伙伴,基本实现全行业全场景的应用原生。欢迎大家加入。
围绕CANN,构筑开放易用的昇腾AI产业生态
CANN是昇腾AI生态的根基和锚点,它上接各类AI框架、加速库和应用,向下使能算力资源调度和计算加速,通过图引擎、算子库、编程接口、编译器、运行时等能力,使能上层软件和应用更高效的调用下层算力资源。
去年全联接大会上,我们发布了CANN7.0,全面兼容主流AI框架、加速库和大模型,深度开放底层运行时,已支撑了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电力等行业的多个客户自定义开发了100+高性能算子,使能基础大模型的原生创新,和行业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
本次发布全新CANN 8.0,支持1400多个深度优化的基础算子,80多个融合算子,针对多模态、长序列、MoE进行专项优化,结合新一代Atlas 900超节点集群,模型训练性能可以提升2.7倍以上。
CANN 8.0还新增了通信、矩阵运算等100+ API,简化融合算子编程过程,典型融合算子开发周期从2个月缩短至1.5人周,加速原生创新和生态发展。当前,CANN的各项能力已经与CUDA基本相当,且全面开放。我们将继续和客户、伙伴、及广大开发者一起,构筑繁荣的昇腾AI生态。
打造全流程工具链,全面开放,加速AI创新落地
AI创新涉及模型开发、训练、推理,再到应用部署等多个阶段,高效易用的工具链不可或缺。昇腾MindSpore Transformers套件提供高阶API,十几行代码即可完成大模型脚本开发。MindSpeed的加速套件包含60多个分布式并行加速算法,深度支持客户场景化模型的高效训练, 其微调套件支持一键调用LoRA算法,仅微调5%参数,即可实现全参微调的效果,调优效率提升100%。科大讯飞基于MindSpeed的计算通信并行、异步DDP加速等算法,支撑星火认知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15%以上。推理引擎MindIE不仅可实现推理吞吐性能倍级提升,其的MindIE Service服务化能力还助力应用天级上线。

图3:开放共赢,共建计算产业生态,加速原生创新
我们还正式推出openMind应用使能套件,将上述昇腾全流程工具链,以组件的形式开放出来,加速AI在企业的创新和落地。openMindInfra同时提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组件,助力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AI社区,繁荣产业生态。
目前,我们已经与魔乐、启智、Gitcode AI和Gitee AI 4大AI社区开展深入合作,欢迎更多伙伴的加入。
以技术为根,实战化赋能,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全球170+国家发布了数字化战略,涌现大量数智化岗位,但目前数智人才普遍缺乏,预测2025年全球数智人才缺口超过6000万。
华为倡导以技术为根,实战化赋能培养数智人才。华为充分发挥30年在联接、计算、存储、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实践积累,围绕22个技术方向,打造了3000门+以实战为导向的课程,并提供在线实验室等实操环境,将ICT技术理论与行业应用实战相结合,助力学员更快掌握最新的技术。
面向企业赋能、高校合作、科研孵化支持、开发者原生使能等场景,开展系列化program持续培养数智人才,截止目前,已经培养超过800万人才。我们期望,到2030年新培养1000万数智化人才,厚植数智生态沃土,促进产业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建国家数智化评估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量化参考
从国家层面,各国的数智化发展普遍面临三大挑战:如何衡量ICT投资的经济回报?如何规划ICT建设的最优路径?如何衡量ICT产业生态的准备度?华为自2014年开始研究并发布全球联接指数GCI,用以量化联接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和价值,对全球通信网络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们与IDC联合研究,将全球联接指数GCI升级到全球数字化指数GDI。GDI是一个综合反映国家ICT产业发展成熟度的度量工具,在原有GCI指标的基础上,扩充了对算力、存力、云、绿色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估,量化各国ICT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和价值。研究发现,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投资1美元,贡献8.3美元的数字经济产值。
本次发布的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倡导全球携手共建国家数智化评估体系,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随着智能化的规模应用,未来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将进一步演进到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持续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数智化的未来必将波澜壮阔
数智化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虽然充满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面向未来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深入行业推进数智化进程,培育生态沃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数智化的未来必将波澜壮阔。让我们抓住机遇,让每个人皆可享受到数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裨益,共赢数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