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
网云智四层三重构,ICT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文章深入分析了AI技术在商业、运营、网云协同及基础设施层面的创新应用,探索华为如何通过四层三重构引领ICT行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以及为运营商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文/华为综合解决方案Marketing部部长 汪苏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变革。在商业层面,AI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开发出更加便捷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从而增加营收;在运营层面,AI技术也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网络资源,提高运营和维护的效率。同时,运营商也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ICT技术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为AI提供更好的数据连接、存储、传输和计算能力。
以数据为核心,华为提出了智能时代的四层三重构(如图)。四层,是指业务层、网管层、云设施层、网络设施层;三重构,是指智能技术改变了数据在四层中的生产、管理应用、储存处理和传输方式,运营商面临着智能时代的业务(商业)重构、体验(运营运维)重构、网云(基础设施)重构。

四层三重构
业务层的商业重构:开启AIGC与商业价值的新篇章
新的数据生产方式驱动商业重构,AIGC正在学会生成一个世界,未来将会把AI推向AGI的新高度,驱动商业模型的转变。目前,AIGC在文生图和文生短视频领域,大模型算法和应用逐步成熟,扩散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图片生成领域,以Sora为代表的Transform模型架构满足了Scale Law条件,在视频生成领域实现了能力涌现。
AIGC正在推动内容生成的巨大变化,在图片生产、短视频创作、电影制作等领域加速发酵。与此同时,AIGC推动着联接方式的巨大变化,从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互联,转变为人、物、数字人、智能车、无人机等之间的全方位的互联,这种联接不仅限于人类操作,还包括自动化、机器之间的通信。AIGC还正在推动交互体验的巨大变化,AI、3D、VR、AR等技术的结合,从内容创造到全息交互的跨越,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
业务(商业循环)重构意味着构建了新的数据生产方式,使得内容生产的效率增加(人/机更多生产方)、内容复杂度增加(高清/3D/全息)、传播速度增加(内容加速交互/随处可得),产生海量数据与联接。据预测,到2030年,新数字内容将推动网络流量增长超10倍,链接的数量将从百亿级走向千亿级,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同时,新的数据生产方式和传输方式也在改变商业模式,推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网管层的体验重构:描绘智能化网络运营与运维的未来
在网络运营运维层面,智能技术改变了业务上线、资源配置和运维流程模式,其核心是用户体验的重构。网络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将向以下三个关键方向演进:
- 第一,事件驱动向意图驱动。传统的事件驱动网络仅响应特定事件,而意图驱动的网络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根据用户需求自主调整网络配置,提高效率和响应速度。
- 第二,经验决策向智能辅助决策。传统网络管理需要专家经验总结分析后做出决策。借助AI技术,网络管理人员可以依赖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更高效地决策,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 第三,单场景小模型向基于大模型泛化能力的问题闭环演进。传统的AI小模型往往是面向单场景问题解决特定矛盾。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更具泛化能力的问题处理系统,和小模型结合,拉通各种网络场景和流程进行分析,实现复杂问题闭环。
电信网络通过如下三层解决方案实现网络运营运维的智能化:
- 网元智能:在网络设备中引入更多的实时感知器件和 AI 推理能力。AI 原生的硬件支持,使网络具备更细粒度的感知和更实时的同步能力。
- 单域智能:通过智能的管控析平台对网络进行数字化建模,将离散的网络资源、业务、状态数据关联起来,针对不同领域的特征,提供相应的数字孪生手段。智能管控析平台从采集、感知、分析到仿真、决策、控制的高阶单域自治能力,让网络连接质量和时效可承诺可保障。例如,华为在IP域,提供基于六层可视的IP数字地图,包括物理、网络、切片、路由、业务、应用层,并实现诸如拥塞视图、体验视图、故障视图等能力。
- 跨域智能:面向跨域场景进行协同。华为通过提供NCE-Super、ADO、SmartCare等智能平台,实现跨域场景的协同,如IP+光协同故障定界,跨域业务场景的智能协同编排等。
通信大模型则是关键的使能技术。面向运营商跨域全场景的复杂运营运维流程时,需要通信大模型的能力,在单域自智的基础上实现跨域协同和复杂任务流程的自主闭环。以华为通信大模型为例,包含三层架构(基础大模型层、通信行业模型层、场景应用层)。基础大模型层支持基于华为盘古和第三方开源大模型的多模态、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科学计算、预测能力;通信行业模型层则基于高质量行业语料与高效工具链形成行业能力;场景应用层提供基于角色的Copilots和基于场景的Agents的两类应用,提升员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华为通信大模型能够提供“开箱即用”的场景应用,也能够支持运营商本地部署并进行增训,满足不同用户的智能化技术需求。
体验(运营运维)重构利用大模型等智能技术,通过电信网络三层智能解决方案实现网络基础设施注智,打造基于AI原生、意图驱动、数字孪生的能力,帮助运营商实现用户体验保障、业务敏捷上线、资源最佳配置和运维工作提效,加速网络自智化演进。
网云协同的基础设施层重构:构建智算时代的网络基石
智算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计算技术从通用计算向AI计算的重大飞跃,大模型参数的增长和算力需求的提升不可避免。万亿级别的大模型参数量,要求智算中心具备万卡级别的算力和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算-存-网-管-效的一体协同是关键趋势。同时,为了实现泛在算力和数据高效流动,一张支撑AI业务发展的网络也至关重要,通过端-边-云全场景的端到端协同,提高整体的运算效率。
从网-云协同的角度看,有两类关键的技术实现能力。
第一类为超融合DCN网络。AI计算场景特点是包大流小,极易产生负载不均衡,导致网络吞吐下降,影响计算效率。超融合以太DCN网络满足数据中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场景业务诉求,通算/存储/HPC/AI 以太一张网,提升运维开局效率,节省维护费用。以华为创新的NSLB算法为例,通过优化流量路径达到全局的负载均衡,对比业界以太效率提升20%,对比IB提升效率10%。
第二类为弹性运力网络DCI/DCA。智算带来训练/推理数据等大数据快传需求,传统专线面临服务弹性提供能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对比当前通过硬盘快递的方式,华为创新的弹性运力网络构建一张E2E 400GE,SRv6和弹性高吞吐的大网,基于AI智能数据流识别与路径编排、高吞吐、高可靠万兆弹性专线能力,向用户提供弹性任务式“数据快递”服务(小时达/当日达/次日达)。
在基础设施重构层面,传统云基础设施面临从数据中心供电与制冷改造,到硬件基础设施集群化,以及算存网一体化部署与协同运维的升级与转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云智时代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需求体现在,极致带宽时延、端侧存算上移边缘、高安全/高可靠以及任务式网络服务提供等。
四层三重构的提出,旨在系统性地阐述智能时代给运营商带来的机会,帮助运营商构建能力、抓住机会。无论是人工智能赋能ICT发展(Intelligence for ICT)带来商业和运营运维的新机会,还是ICT支持人工智能发展(ICT for Intelligence)产生基础设施重构的需求,智能时代的网-云-智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华为期待和客户、产业伙伴一同,研究新架构、应用新方案、联创新技术,获取智能化给数据和流量产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