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践
全光城市,助力人与亚洲象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云南移动联合华为打造“1-3-9全光智慧城市”,以高可靠的全光联接实现对亚洲象的实时监测预警,实现亚洲象与人类和谐共处。
![](/-/media/CORP2020/HuaweiTech/articleImg.jpg)
文/华为光产品线高级营销经理 李璐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是人类和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在全社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之际,华为也在探索,用创新的ICT技术去帮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移动”)联合华为打造的“1-3-9全光智慧城市”,已成功服务于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实时监测预警与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以高可靠的全光联接守护亚洲象,使其与人类和谐共处(如图1)。
![全光,亚洲象](http://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2020/technologies/publications/huaweitech-202203/3-2.jpg?la=zh)
图1 亚洲象救助员对被救助的大象进行野化训练
人象生活空间出现重叠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被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濒危物种。野生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
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的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0多头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头。在象群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亚洲象的生活习性,尤其是食性也在发生转变。亚洲象已经不再惧怕人类,会进入人类的生活区域觅食,导致出现人象生活空间重叠的现象。保护区外集中种植且丰富多样的粮食农作物吸引了聪明的亚洲象,它们不再满足于在原有栖息地取食,而是常年活动于村寨、农田周围,频繁地在森林与农田间往返进食。
如何有效避免人象的正面冲突,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难题。
从口耳相传到网络预警
西双版纳当地的居民一直在探寻与“老邻居”亚洲象的相处之道。
过去,为了保护亚洲象,对其行踪的了解主要依赖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巡护靠双脚,预警也只能靠口耳相传。虽然部署在森林中的红外相机里有大量珍贵的影像材料,但因为没有网络,无法及时传输而造成遗失。并且,亚洲象喜欢在夜间活动,而人的观察视野在夜间大大受限。在亚洲象保护监测工作中,这种单纯依靠人力的模式难以获取及时的信息和丰富的科研资料。
2019年,为缓解人象冲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搭建了国内首个亚洲象保护及监测预警系统:在大象经常出没的雨林与村庄周围部署了大量红外相机、视频监测设备,将获取的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然后利用智能广播、手机App等平台发送预警信息,提醒附近村民及时回避野生亚洲象。如此,形成了一张覆盖亚洲象经常出没的雨林与村庄的保护网,有效缓解了单纯依靠人力监测象群踪迹的难题(如图2)。
![全光,亚洲象](http://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2020/technologies/publications/huaweitech-202203/3-3.jpg?la=zh)
图2 亚洲象监控预警中心
全光城市网络的创新应用
避免人象正面冲突的关键是实时预警。有了高速网络,既可以有效监测亚洲象的行踪,让亚洲象和村民都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巡护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这张创新的高速网络,是由华为基于全光网络、4G/5G、云、IoT等技术助力云南移动构建的(如图3)。
近两年来,云南移动已经确立了面向数字云南的全光智慧城市网络建设规划,通过构建覆盖昆明、滇中、南亚东南亚的“1-3-9时延圈”,支撑云南各城市进行数字化转型。其中,昆明市内属于1ms时延圈,以城市内广泛覆盖的OTN站点构建高品质全光网,赋能智慧昆明;滇中属于3ms时延圈,作为云南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高品质坚实全光底座,引入OXC+200G等先进技术,用更低的能耗实现10倍以上的数字运力,支撑数字云南发展;南亚、东南亚属于9ms时延圈,将昆明打造为东南亚国际中心数字枢纽节点,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速构筑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中心数字枢纽。
![全光,亚洲象](http://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2020/technologies/publications/huaweitech-202203/3-1.jpg?la=zh)
图3 工程师操作监测预警网络设备
西双版纳对亚洲象的监测预警和生态保护,便是“1-3-9全光智慧城市”网络典型的创新应用。
第一,引入高品质专线方案,支撑监测亚洲象的高清视频实时回传。监测数据对亚洲象的生物习性、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科学研究极为重要,高品质专线不仅有效保障了监测数据的高可靠传输,同时实现了从摄像头到云端的微秒级传输时延,无损高清视频数据大幅提升了对亚洲象的智能识别效率,起到了对当地村民实时预警的作用。
第二,基于全光城市网络,各州县实现对亚洲象保护的协同管理。野生亚洲象的活动范围涵盖西双版纳、普洱等多个州县,各个州县的协同运作十分重要。云南移动搭建的“1-3-9全光智慧城市”网络能够实现昆明市内时延<1ms、滇中城市群时延<3ms、南亚东南亚时延<9ms,助力各州县林业和草原局之间的政务数据超高安全、超大带宽的实时交互,有效支撑了各州县对亚洲象保护的协同运作。
第三,打造了从西双版纳亚洲象监控(参见图2)预警中心到省林草局(昆明)中心 的超低时延光传输链路,实现了双中心的协同运营,可以共同开展关于亚洲象的生物科学研究工作(如图4)。
![全光,亚洲象](http://www-file.huawei.com/-/media/corp2020/technologies/publications/huaweitech-202203/3-4.jpg?la=zh)
图4 全光城市网络中的华为光传输OTN设备
科技守护,人与象和谐共处
通过这些遍布雨林和村庄周围的网络及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从发现亚洲象到发出预警通知只需要10~15s的时间。在创新网络科技的帮助下,人象正面相遇的风险正在大幅降低。在布置监测设备的范围内,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亚洲象伤人的事件,也没有出现过其他人象冲突的事件。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年多以来,已经累计采集影像140多万张,预警超过6000次。实时监测、及时传输、高效预警,有效避免了人象的正面冲突,对人和象都形成强大的保护网。
人类与亚洲象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人象和谐共处将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重要课题。只有尊重每一个生命,才能自在栖息。相信科技创新的力量将造福人类和野生动物,更好地守护自然与生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标签:
- 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