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频——竞还是合?
电信运营商与OTT业务提供商的关系,有人说是竞争,有人说是竞合。如今,经过不断地调适,二者似乎终于在产业结构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并相互牵手,开始了探寻盈利模式的旅程。《营赢》此次邀请到优酷土豆无线运营部高级总监费溢群女士,她分享了在互联网视频领域,优酷土豆与运营商以及华为之间的三方合作模式。
电信运营商与OTT业务提供商的关系,有人说是竞争,有人说是竞合。如今,经过不断地调适,二者似乎终于在产业结构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并相互牵手,开始了探寻盈利模式的旅程。《营赢》此次邀请到优酷土豆无线运营部高级总监费溢群女士,她分享了在互联网视频领域,优酷土豆与运营商以及华为之间的三方合作模式。
她认为,运营商不仅知道客户是谁、从哪里来,还具有健全的计费能力,能提供新的资费套餐,这是OTT视频提供商没有的能力。优酷土豆的优势在于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优酷土豆帮助观众挑选更好更便宜的视频,帮助上游的原创作者在运营商建立的正向收费机制中获取票房和收入。而华为则更懂运营商,熟悉整体网络结构,了解在这样的硬件基础上,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支撑业务,还知道如何能够帮助运营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使得OTT视频提供商在合作中更能专注于内容本身。
今年8月,优酷土豆与上海联通合作推出了新的视频包月套餐。若是上海联通的用户直接登陆优酷或土豆的手机网站,优酷土豆都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用10块钱包月,这样,观看视频的流量都包含在里面。并且,优酷土豆原有的产品构思、内容也不需要从库里面摘出来一点点地搬家到另一个平台上,让用户进入围墙里再看。用户也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面自由选择:是愿意蹲在墙角Wi-Fi接入,还是花10块钱使用3G网络随时随地看视频而无需担心流量。
电信运营商与OTT业务提供商的关系,有人说是竞争,有人说是竞合。如今,经过不断地调适,二者似乎在产业结构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并成功牵手开始探寻共同盈利的旅程。《营赢》此次邀请到优酷土豆无线运营部高级总监费溢群女士,请她分享了在互联网视频领域,优酷土豆与运营商以及华为之间的三方合作共赢模式。
移动视频前景看好
《营赢》:您认为现阶段中国的移动视频业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什么?土豆如何把握其中的机遇?
费溢群:之前大家做过很多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之间的比较,尤其是用户行为方面。比如说,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手持小屏幕终端的,一定是使用碎片时间上网并且喜欢看短小的视频内容的。后来我们逐渐发现,当手持终端的屏幕尺寸变大,网络的传输速率也不比传统的互联网差很多时,手机的通话功能正逐渐被降低,你可以认为它就是一台小型的电脑。
现阶段,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逐渐不能再被定位为碎片时间用户,因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他们每天使用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几率很高。我们不能说这个时间全是碎片时间了,用户可能会用整块的时间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
从优酷土豆集团的数据来看,目前来自于移动终端的播放量增长非常迅速。间隔两个月去看,这个数据通常就会增加一个百分点。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网速的提升和网络条件的改善,移动视频的使用量还会有非常大的增长。因此,移动视频是现在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新兴的战略方向。
因此,在布局上,我们开发了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网站,还有配合Safari浏览器操作特性的手势控制。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客户端,有优酷品牌的、土豆品牌的,甚至还有更细的内容分项的客户端。比如,既有针对《康熙来了》的单独客户端,也有专供拍客们拍摄、上传和分享内容的客户端,还有专门的视频订阅产品——“豆包”APP,豆包应用可以方便用户同步订阅各种视频剧集,为用户追剧提供捷径。同时我们还与国内的运营商合作,保证了比较好的内容输出和收益分成的模式。
《营赢》:在中国,多数用户习惯于互联网视频的免费午餐,盈利的挑战尤为突出。您认为目前业内主要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费溢群:互联网视频是一个非常重资本的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高。无论是内容的采购和制作,还是对服务器、带宽等这些硬件设备的投入,相对于图文互联网时代,成本要高很多,所以它对于盈利的要求就会更高。
就优酷土豆来说,目前盈利的方式主要有3种。其中来源最大的是互联网广告。虽然这几年视频的互联网广告增长非常快,但是成本也在涨,所以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第二,优酷土豆在互联网上推行收费会员制。如在优酷的网站上,付15元的包月费,用户就可以不看广告,而是以便宜的价格观看很多收费的正版内容。但是,这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对正版内容的消费习惯还未养成,能做到多大规模,还是未知数。
第三是在网络端与运营商合作。中国的电信用户跟传统的互联网用户不一样,他们一直都使用付费业务,而且付费非常方便。因此运营商正向收费的基础相对较好。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我们帮助观众挑选更好更便宜的视频,帮助上游的原创作者在这样一个正向收费机制中获取票房和收入,同时,这也有利于我们找到除了会员制收费和互联网广告之外的收入模式,例如我们跟运营商之间定向流量的合作模式。
竞争还是合作
《营赢》:谈到运营商,有人说其与OTT业务提供商之间是竞争关系,也有人说是竞合。您怎么认为?
费溢群:优酷和土豆曾经就是竞争关系,因为模式相同,是直接竞争。而我们与运营商之间,由于领域和专长不同,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但我们擅长的领域,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术业有专攻,大家合作就可以了。
在产业的结构中,一定是你适合做什么,就该做什么;在做不到的领域,需要擅长那个领域的人来做。以往,优酷土豆、运营商、设备提供商都会考虑,是不是要多做一些,涉足不同的领域,但是最后大家都会找到一个彼此都舒服的方式,在最合适的地方挂上链条。这是自然规律。
《营赢》:在产业合作的过程中,您觉得优酷土豆、运营商和华为各自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费溢群: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对用户非常了解,因为拥有完整的用户信息,并能够据此了解用户的行为,这是运营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运营商熟悉整个网络架构,并且能够分配网络资源,提升网络速率和改善网络质量。第三,运营商拥有先天的、非常便捷的计费渠道,相应的话费都打包在里面。衍生出来就是运营商对于资费有控制权。由此可以看出,运营商不仅知道客户是谁、从哪里来,还具有健全的计费能力,能提供新的资费套餐,这是我们没有的能力。
在用户心里,无论是物质食粮还是精神食粮,他们的准则永远是性价比,即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对优酷土豆来说,如何掌握最好的性价比很重要。虽然我们能提供更好的内容,但价格完全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因此,优酷土豆的优势在于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什么样的人爱看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他们找到这些内容,如何让他们每天都来看这些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就跟超市、博物馆里的物品一样,我们如何进行排列组合,让用户赏心悦目,从而尽可能多买一些东西,多看一些东西。我并不认为这是运营商擅长的部分,所以我们跟运营商能优势互补。
与内容提供商相比,华为更懂运营商。除了熟悉运营商的整体网络结构,了解在这样的硬件基础上,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支撑业务,还知道如何帮助运营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华为也开始考虑能否帮助运营商找到合适的内容合作伙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此外,华为在全球有那么多分支机构,与当地运营商的沟通也非常深入,更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相较而言,优酷土豆只是了解数据层面的东西,例如从某个国家来了多少流量。但我们更想知道那个国家的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运营商分析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这些将给我们带来很多借鉴与参考。
《营赢》:现阶段优酷土豆与运营商有着怎样的合作与实践?
费溢群:我们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有合作。我们提供内容,运营商负责计费,然后进行分成。例如我们与中国移动正在合作的“G客G拍”的手机视频原创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三届。G客G拍大赛引入了“无线票房”概念,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结合点播计费分成的商业模式,使所有入围的视频创作者或团队都将从其作品被点播的无线票房中收获分成收益。原创视频用户的作品上传到土豆网G客G拍专区,供用户通过手机或PC登录土豆网专区付费点播观看,由此所获得的信息费收入即为该片票房,创作者可以获得高达20%的作品收益分成。我们后续还会去扩展它的附加价值,让播客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帮助他们继续把作品做得更专业。
此外,最近我们还在与运营商做一些新的尝试。以往,我们主要是把内容传到运营商的平台上运营。但现在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视频网站浏览内容。今年8月,我们与上海联通合作推出新的视频包月套餐。若是上海联通的用户直接登录优酷或土豆的手机网站,我们都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用10块钱包月,这样,观看视频的流量都包含在里面。并且,我们原有的产品构思、内容也不需要从库里面摘出来一点点地搬家到另一个平台上,让用户进入围墙里再看。用户也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面自由选择:是愿意蹲在墙角Wi-Fi接入,还是花10块钱使用3G网络随时随地看视频而无需担心流量。
不仅如此,优酷土豆还同华为一起,与一些国外运营商沟通华语视频在海外的传播。毕竟海外华人的数量那么大,我们每天也有很多流量来自海外。若能将这些内容通过当地运营商的平台,正式输出海外,我们可以确保用户能享受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观看质量,同时,也希望这能够为三方带来一个好的收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