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数据中心存储未来的十大展望
-
非结构化数据 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180ZB,其中80%以上都是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正在成为生产决策数据
-
多样化数据应用 从传统的数据库应用到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AI等新兴的多样化数据应用蓬勃发展
-
全场景闪存普惠 全闪存存储在主存储市场占比已超过50%,全球加速进入闪存普惠时代
-
防勒索保护 勒索软件攻击对企业构成重要威胁,数据存储的职责从数据存取扩展到数据安全,成为防勒索的最后一道防线
-
数字化韧性 自然灾害、非法入侵等数据安全事故频发,提升企业数字化韧性迫在眉睫
-
AI赋能存储 AI应用推动存储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存储管理从传统的设备管理扩展到数据管理
-
多云IT架构 多云成为新常态,有89%的上云企业选择多云战略,数据集中共享存储、应用部署在多云成为未来最优IT架构
-
存储商业模式 公有云带来的基于消费的新商业模式,灵活的存储商业模式是应对数据爆发式增长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
存储绿色节能 存储1TB数据每年能耗达300千瓦时,随着数据量持续增长,数据存储绿色节能对于促进数据中心零碳排至关重要
-
边缘数据中心 边缘成为新的数据爆发源头,超融合基础设施成为边缘数据中心建设最优解
企业IT建设的十大关键建议


企业IT人员和组织从以结构化数据为中心的团队向能够设计、规划、管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团队进行转型。
为了提升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作为生产数据的效率,优先部署支持文件/对象/大数据多协议互通, 业务混合负载、数据缩减技术、高密硬件等能力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部署新兴的多样化数据应用,采用计算存储分离架构,增加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通过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引擎,实现近数据处理,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抓住存储生命周期更迭以及新建机会,持续加速全闪存存储应用。


存储团队要保障数据安全,建立更加全面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并构建全面的存储防勒索解决方案,夯实数据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提升企业数据保护水平,实现数据不泄露、数据不被篡改、数据不丢失、业务永远在线、访问永远合规,增强企业数字化韧性。


企业积极制定存储AI管理软件的评价要素,同时加强企业AI能力建设,重塑团队人员技能。


企业不确定性的创新业务、OA办公为代表的外围业务切入公有云,核心竞争力业务保留在自有数据中心,多云建设采用数据集中共享存储、应用部署在多云的IT架构,并规划跨云的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以实现数据的最大共享。


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实际需求以及未来战略,合理规划IT资源的获取方式,选择最合理的商业模式。


除了降低PUE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部署具备高密设计、融合系统和数据缩减等能力的存储产品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对于边缘IT建设,企业优先部署超融合,提升本地数据实时处理能力。
十大展望解读与建议举措
展望解读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AI、高性能数据分析(HPDA)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蓬勃发展,企业非结构化数据快速增长,如视频,语音,图片,文件等,容量正在从PB到EB级跨越。
非结构化数据已经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以AI为例,56%的企业至少把AI用于一个企业功能,其中大量场景是基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而随着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成为可能,非结构化数据开始走向生产决策系统。
根据预测,企业数据中心的非结构化数据以每年增长18%的速度快速增加,预计在2025年将超越公有云中非结构化数据的总量,占比达到51%。在企业数据中心中部署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建议举措
1企业IT团队加强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建设
2选择专业的分布式存储来构建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底座
3多维度评估选择企业数据中心或者公有云部署非结构化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