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开放、合作、共赢

数智化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新机遇、新赛道不断涌现。未来二十年内,人类社会将加速走向全面智能时代。信息感知、通信、计算和控制将作为基石,驱使人类迈入新生活、新工作、新环境和新数字世界,而通用人工智能将是打开大门的钥匙。

华为期待与合作伙伴一起,加强开放和联合创新。通过发展AI的多种智能和基于自治代理的开放智能系统,构建新计算模式、新架构、新部件,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提升通用人工智能的准确性、适应性、创造性和效率。

华为将持续与“产、学、研、用”等各领域的产业组织和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向产业界贡献标准提案、产业理解、技术难题等,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加快“软硬芯网云边端”结合,立体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华为将一如既往,与产业各界共同构建和谐有益的产业生态,共同营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环境。

关键进展和产业贡献

华为与全球产业组织积极合作,在近800个学术、标准、联盟、开源等产业组织中担任超过450个关键职位,促进产业组织间深度协作、标准互认,切实解决产业难点、断点和堵点。

  • 标准化:坚决维护全球标准统一,共同推动全球标准开放、共建、共享,谱写产业新愿景。2024年,华为向全球标准组织贡献近10,000篇标准提案,积极促进3GPP、ETSI、ITU等联接产业的全球共识,协助伙伴实现5G-A、F5G-A、Net5.5G等代际有序演进。
  • 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组织,在联接、计算、终端、媒体等七大创新领域中持续贡献力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向近20家国际组织积极贡献行业白皮书、测试床、标准等,发布《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联合伙伴全新打造智慧城市、金融、交通、制造、电力、矿山、油气等行业智能化十大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数智化转型。同时,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全球创新中心、全球城市转型及能源/气候市长公约联盟、全球使能可持续发展倡议联盟等国际组织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并实践应用ICT与数字能源相关技术,加速能源、制造、交通、物流、钢铁等行业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转型发展及“零碳城市”目标达成。
  • 生态发展:持续技术创新,开放能力,培养人才,繁荣开放生态,华为携手高校、开发者、生态伙伴共建生态。截至2024年底,鲲鹏、昇腾、华为云累计开发超过41,300创新应用,加速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鸿蒙应用和元服务上架数量超两万,基本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所需。
第十五次GIO

2024年,全球产业组织圆桌会议(简称GIO)主要围绕AI和数据要素展开讨论,先后发布了《GIO行业数字平台生态白皮书3.0版》和《AI使能工业创新白皮书》。图为2025年3月在巴塞罗那和北京同时召开的第十五次GIO,以“智能化时代数据产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主题,探讨了各行业在数据上取得的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助力数据跨区域、跨行业的价值释放。

2024年,全球产业组织圆桌会议(简称GIO)主要围绕AI和数据要素展开讨论,先后发布了《GIO行业数字平台生态白皮书3.0版》和《AI使能工业创新白皮书》。图为2025年3月在巴塞罗那和北京同时召开的第十五次GIO,以“智能化时代数据产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主题,探讨了各行业在数据上取得的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助力数据跨区域、跨行业的价值释放。

标准组织

在全球标准组织中,携手客户及产业伙伴开放合作,持续贡献,促成联接、媒体、终端、计算等产业技术升级,推动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

坚持共同推动全球标准开放、共建、共享,共绘产业新愿景:

  • 在3GPP中,以创新技术贡献5G-A标准演进,助力Mobile AI新时代。
  • 在ETSI中,发布F5G-A首版本代际标准,支持光通信产业向全光万兆+高品质运力升级演进。
  • 在ITU中,在ITU-R探索IMT全球频谱高效利用,促进全球频谱谱效提升;在ITU-T参与贡献IOT-2030代际体系,积极与业界共同完善光产业代际愿景,支持光产业标准升级。
  • 在ISO/IEC JTC1中,积极在音视频、AI、云计算等产业领域贡献,基于国际标准和开放共识,促进安全监管与创新发展并重的全球AI治理框架不断完善。
  • 在IEEE中,发布Wi-Fi 7标准,向WFA积极贡献,促进产业应用;同时以创新技术牵引Wi-Fi 8标准,使能新一代低时延大带宽互联接入。
  • 在IETF中,积极贡献互联网新联接技术,与产业共同探索联算、联智、联空、联数四大新场景,支撑数据通信产业升级。
  • 在W3C中,积极探索Web标准服务新兴技术方向,制定高性能Web精简子集标准,优化Web应用开发生态。

产业联盟

积极在国内外主流产业联盟中贡献力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与GSMA、WBBA、GeSI、AI Assurance Club、IDSA、OPC Foundation、ZVEI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贡献行业白皮书、测试床、标准等,推动通信、电子、制造、电力、钢铁、煤炭、油气、港口等行业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 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贡献者,积极参与GCC、UWA、WAA、星闪、GIIC、NIDA等产业组织的产业活动,协同产业链伙伴,共同推进产业共识、制定产业标准、开展测试认证、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多样性计算、音视频、短距通信、智慧物联网、固定网络等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术组织

拥抱开放多元的学术文化,积极融入全球学术社区,共同定义和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培养科技人才,携手促进学术繁荣,构筑经济发展的原创动能。

  • 促进思想的交流和分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科学的无尽前沿:积极在无线、光和基础软件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对未来的思考,与全球学者共同描绘面向智能世界的科技蓝图;深化与中国计算机学会等组织的合作,开放80多个研究课题,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持续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多项研究成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积极在学术组织贡献华为的思想力量:在ACM、IEEE等高影响因子期刊、会议,发表1,200多篇论文。
  • 参与顶级竞赛,共同培养科技人才:参与国际大学程序设计大赛ICPC等多个竞赛,贡献产业视角出发的赛题,激励青年学生和学者追求卓越。

开源社区

作为开源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华为提倡包容、公平、开放、团结和可持续的开源理念,通过持续贡献,携手伙伴,共建世界级开源社区,加速软件创新和生态繁荣。

  • 积极参与主流开源产业组织和项目。华为目前是Linux基金会、Apache软件基金会、Eclipse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IF基金会、CNCF基金会、PyTorch基金会、Rust基金会等20多个国际开源基金会的顶级成员或创始成员。华为数百个TSC、PMC、PTL、Maintainer、Core Committer等核心代码贡献者为全球200多个开源社区贡献力量。面向AI时代,华为积极投入业界AI开源和模型许可证的定义与治理,与产业伙伴共同发起模型开放性评估框架,不断推进开源人工智能生态发展。
  • 聚焦基础软件领域,发起十多个重量级开源项目,夯实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底座。华为先后开源了KubeEdge、MindSpore、Volcano、openEuler、openGauss、OpenHarmony、Karmada、openGemini、Kuasar等多个平台级基础软件开源项目,获得众多厂商、开发者、研究机构和高校投入,被全球开发者广泛接受。2024年,KubeEdge晋级为CNCF毕业项目,Sermant、openGemini晋级为孵化级项目。MindSpore下载用户超过1,100万,占2024年中国AI框架新增市场份额30%。
  • 携手产业伙伴,积极参与基础软件生态的共治共建。华为持续贡献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旗下核心项目OpenHarmony和openEuler。OpenHarmony社区已有8,100多位共建者,70多家共建单位,390多家生态伙伴,累计贡献1.2亿多行代码。openEuler社区已吸引1,900多家头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汇聚21,000多名开源贡献者,社区下载量超过380万次。2024年openEuler系操作系统新增装机量超过500万套,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
  • 积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可信开源社区。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安全挑战,华为积极联合软件安全领域产业力量,同筑开源生态系统的安全。同时深度参与OpenChain、OpenSSF等全球主流软件供应链安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推广。为构建全球可信的开源生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生态发展

恪守开放、协作、利他理念,秉持“持续技术创新,开放能力,培养人才,繁荣开放生态”的生态发展策略,围绕鲲鹏、昇腾、鸿蒙、华为云等业务,华为携手高校、开发者、生态伙伴共建生态。

  •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使能高校科研创新,助力高校优秀人才培育。携手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与全国TOP高校共建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与孵化中心;发布华为开发者布道师计划。通过鲲鹏、昇腾、鸿蒙、华为云等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验、前沿技术合作、创新课题资助、顶级专业竞赛,覆盖6,000多位老师、培养60多万学生,为生态及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 以开发者为本,提升开发体验,帮助开发者成长。构建“七易八按”可开发性标准,优化工具链、加速库、开发套件,开放超过13万API。扩充开发者支持团队,完善开发者需求响应机制,快速闭环问题。助力开发者高效开发,为每个开发者免费提供一台云主机,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活动及大赛,持续赋能开发者,2024年新开发2,500多门课程,116万人参与学习,开展300多场线下活动、1,200多场线上活动、12场旗舰赛事,累计已发展超过1,200万开发者。
  • 建立健康共赢的生态伙伴支持与成长体系,激发应用创新,助力伙伴发展,共同服务客户。通过“耀星计划”“沃土云创计划”“鲲鹏展翅”“昇腾万里”等计划持续加大对生态伙伴的激励,投入数千名专家赋能伙伴应用构建,提供流量、营销、商机、商务支持,让更多伙伴参与生态共建并从中获益。截至2024年底,鲲鹏、昇腾、华为云等累计发展48,700多家生态伙伴,开发41,300多个创新应用,孵化38个大模型及160多个高性能算子,加速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鸿蒙应用和元服务上架数量超两万,覆盖18个垂直领域,基本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所需。

产业政策

推动ICT产业释放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促进普惠发展。

  • 分享“数字经济发展故事”,促进技术普惠。华为与IDC合作,提出“数字优先经济”理念,并分享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优秀实践与经验,呼吁政策制定者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经济生态与人才方面给予更好的政策配套和支持,以践行数字技术普惠,释放数字技术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通过世界经济论坛、ITU等国际组织和公开论坛,分享华为实践,如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包容等。
  • 在国家层面,华为积极响应所在国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公开咨询及公开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基础设施云化与智能化发展、数字人才的培养、孵化数字化新商业模式的政策建议,积极参与所在国的数字化建设,推动更普惠、更均衡的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