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客户服务。多产粮食,增加土壤肥力是为了更有能力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的共同价值。权力是为了实现共同价值的推进剂和润滑剂。反之,权力不受约束,会阻碍和破坏共同价值守护。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各治理机构权责清晰、责任聚焦,但又分权制衡,使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公司在治理层实行集体领导,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集体领导遵循共同价值、责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权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则。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机制,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
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其基本职权包括领袖管理、业务审视和战略前瞻。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之一,包括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ICT基础设施产业。公司围绕信息的分发、交互、传送、处理和存储,通过创新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使能客户构建面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
- 面向运营商市场,公司持续与领先运营商联合创新,共同探索业务场景、验证关键技术,不断帮助运营商增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使能运营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面向企业市场,公司围绕“NA、商业和分销”三类市场构建“伙伴+华为”的开放合作体系,围绕行业价值场景,联合伙伴共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加速千行万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共创行业新价值。
- ICT基础设施产业包括联接产业、计算产业、数据存储产业和电信软件与服务产业。华为积极与产业界携手推进联接产业5G-A的发展,基于无线网络、全光网络、智能IP网络、云核心网等,打造创新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华为计算产业与全球伙伴一起,围绕鲲鹏、昇腾及欧拉、CANN/昇思等基础软件,构建数智基础设施生态,打造数智世界的算力底座。数据存储产业积极拥抱全闪化、新型介质应用,构建面向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安全可靠、绿色高效存储底座。电信软件与服务产业围绕ICT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维、优化和运营全业务流程,协同伙伴一道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业务体验,助力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终端业务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聚焦精品,实现鸿蒙和AI核心突破,构筑智慧全场景极致体验,成为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有温度的品牌,与伙伴携手共建最强的供应链、渠道零售、鸿蒙生态共赢体系,消费者满意、伙伴成功、商业成功。
云计算业务面向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持续创新的云服务,致力于一切皆服务,加速智能化,重塑千行万业,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云底座。
数字能源业务面向企业/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光伏、智能充电网络、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智能电动等产品和解决方案,致力于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绿色、低碳的电力电子产品,使能客户商业成功。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将公司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目标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芯片与器件业务定位于面向智能终端、家电、汽车电子等行业提供板级芯片、器件和模组解决方案,为终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低碳化提供感知、联接、计算、显示等端到端的技术能力,以芯片和器件基础能力赋能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使能产业创新,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为逐步打造公司支撑不同业务发展的共享服务平台,并有序形成公司统治实施的抓手,公司设平台协调委员会,以推动平台各部门的执行运作优化、跨领域运作简化、协同强化,使平台组织成为“围绕生产、促进生产”的最佳服务组织。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董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
- 制订公司治理方案;
- 审议公司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及弥补亏损方案;
- 审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非股权的长期激励计划;
- 审议或批准公司进入或退出产业领域,批准公司战略规划;
- 批准重大的组织变革与调整、管理机制建设和业务变革;
- 批准重大的财经政策、财务规划与商业交易;
- 批准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年度经营报告及年度审计报告;
- 批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薪酬、长期激励;
- 批准公司层面的重大人力资源政策及规划;
- 批准事关公司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机的管理方案,管理重大突发事件;
- 批准内控与合规体系的建设。
2024年,董事会共举行了13次现场会议,就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商业计划、审计报告、利润分配、增资、引望部分股权出售方案等事项进行了审议和决策。
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2023年3月,持股员工代表会和股东会进行了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和候补董事。董事会选举产生了副董事长和常务董事,确定了列席常务董事。
目前董事会成员包括:
- 董事长:梁华
- 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
- 常务董事:汪涛、张平安、余承东、郑良材
- 列席常务董事:何庭波、李建国
- 董事:任正非、陶景文、彭博、查钧、侯金龙、杨超斌、应为民
董事缺位时,由候补董事按相关规则递补。候补董事包括何刚、白熠、曹既斌、周红、卞红林、靳玉志、鲁勇、邹志磊、蒋亚非、胡克文、王华南。
董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受董事会委托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酝酿,就董事会授权的事项进行决策并监督执行。2024年,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了17次会议。
目前,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汪涛、张平安、余承东、郑良材。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的轮值期为六个月。
监事会
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权。监事会的定位是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和命运负责,其基本职权体现在领袖管理、业务审视和战略前瞻三个方面。监事会通过干部考察、后备干部培养等,推动公司接班人梯队建设,保障公司事业后继有人;通过建立规则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监督框架,对董事与高管履职、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合规与内控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推动公司逐渐从基于经验的管理走向基于规则的管理,让业务在边界内自由运作。
2024年,监事会完善了监事会基本制度和组织建设,开展了干部考察工作和后备干部资源池管理,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了巡视和检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监督,对子公司董事会的建设进行了指导和管理。2024年监事会共举行17次会议。监事会成员列席了全部董事会会议,对董事会履职进行了监督和评议,对董事高管履职开展了监督和评价。
监事会成员共15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2022年3月29日,持股员工代表会和股东会进行了监事会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监事会成员及候补监事。
目前监事会成员包括:
- 监事会主席:郭平
- 监事会副主席:李杰
- 常务监事:陈黎芳、姚福海、李大丰、李英涛、马箐箐
- 监事:宋柳平、任树录、田峰、彭中阳、史延丽、杨黎、吕克、李鹏
监事出现空缺时,由候补监事按规则递补。现有候补监事4名,包括魏承敏、徐钦松、吴钦明、高戟。
监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监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受监事会委托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酝酿,就监事会授权的事项进行决策并监督执行。2024年,监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21次会议。
监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平、李杰、陈黎芳、姚福海、李大丰、李英涛、马箐箐。
独立审计师
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和年度审计报告需由审计委员会审视。任何潜在影响外部审计师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或服务,都要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此外,独立审计师还与审计委员会共同商讨审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管理层的支持情况。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
内部控制
华为基于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内部控制(简称“内控”)体系,发布的内控管理制度及内控框架适用于公司所有流程(包括业务和财务)、子公司以及业务单元。该内控体系基于COSO模型而设计,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部分,同时涵盖了财务报告内控体系,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基础。华为致力于倡导及维护公司诚信文化,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企业公民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定了员工商业行为准则(BCG),明确全体员工(包括高管)在公司商业行为中必须遵守的基本业务行为标准,并例行组织全员培训与签署,确保其阅读、了解并遵从BCG。华为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职能部门以及各级管理团队等,各机构均有清晰的授权与明确的问责机制。在组织架构方面,华为对各组织明确了其权力和职责的分离,以相互监控与制衡。公司指定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担任内控Owner。内控COE负责内控管理的整体工作,并向公司例行汇报内控发现及建议。内控Owner指导内控COE的工作方向,协助内控COE建设内控环境。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控制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风险评估
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开展针对全球所有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对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与监控,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就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应对方案提交公司决策。各流程责任人负责识别、评估与管理相关的业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公司已建立内控与风险问题的改进机制,能够有效管理重大风险。
控制活动
华为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并基于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流程和内控的建设。全球流程责任人针对每个流程识别业务关键控制点和职责分离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区域、子公司和业务单元;例行组织实施针对关键控制点的遵从性测试并发布测试报告,从而持续监督内控的有效性;围绕经营痛点、财务报告关键要求等进行流程和内控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支撑财报准确、可靠及合规经营,帮助业务目标达成;每年进行年度控制评估,对流程整体设计和各业务单元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评估结果。
信息与沟通
公司设立多维度的信息与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来自客户、供应商等的外部信息,并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的正式传递渠道,同时在内部网站上建立了所有员工可以自由沟通的心声社区。公司管理层通过日常会议与各级部门定期沟通,以有效传递管理导向,保证管理层的决策有效落实。同时,公司在内部网站上发布所有业务政策和流程,并定期由各级管理者/流程责任人组织业务流程和内控培训,确保所有员工能及时掌握信息。公司亦建立了各级流程责任人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回顾内控执行状况,跟进和落实内控问题改进计划。
监督
公司设立了内部投诉渠道、调查机制、防腐机制与问责制度,并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诚信廉洁合作协议》中明确相关规则,供应商能根据协议内提供的渠道,举报员工的不当行为,以协助公司对员工的诚信廉洁进行监查。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整体控制状况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价,并对违反商业行为准则的经济责任行为进行调查,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给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此外,华为建立了对各级流程责任人、区域管理者的内控考核、问责及弹劾机制,并例行运作。审计委员会和公司CFO定期审视公司内控状况,听取内控问题改进计划与执行进展的汇报,并有权要求内控状况不满意的流程责任人和业务管理者汇报原因及改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