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5年,将落地超100个聚焦教育公平、环境保护、健康福祉、区域发展、生产安全和效率提升等五大领域的项目,通过
建设低碳、高效、智能的全光网络,消除数字鸿沟,让全光网络普惠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
以玫瑰花著称的泰国清迈,素有“泰北玫瑰”的雅称。近年,这里的山区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伴随着“数字泰国”的规划,由泰国国家广播和电信委员会(NBTC)主导的USO项目来到了清迈的山区,为Maetoh等村庄带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村里的光纤铺设完工,通上宽带和Wi-Fi网络。通过NBTC主导USO项目,已经为19632座村庄提供了宽带服务,让山区的村民享受城市同等的宽带网络。
华为助力广东移动建设新一代绿色基础设施——粤港澳大湾区全光城市群,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全光交换枢纽,实现1-2-3毫秒超低时延圈,助力大湾区绿色数字经济发展。
广西遍布着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也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截止2020年,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34.11万亩,产量约占全国的40%,市场上每5个火龙果就有2个来自广西。现在网络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正为这里的乡村发展带来巨大改变。
亚洲象是西双版纳的吉祥物,在当地人和亚洲象已混居近20年,如何避免“人象正面冲突”且有效保护亚洲象,已经成为云南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2019年西双版纳州在中国建立首个亚洲象保护及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及时传输、高效预警,有效避免了人和象的正面冲突。
华为助力四川蓬安县教科体局建设“全光校园网络”,为全县80多所乡村学校提供高速宽带联接,让70,000多名偏远地区学校的
师生能够公平地接入优质教育资源,大幅缩小了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及数字鸿沟。这一改变也离不开一群无私奉献的
乡村老师,他们用热情建立起乡村教育与外界世界的通道,让更多的孩子在知识的星光下自在徜徉。
科技是与自然共生的一部分,在四川,华为携手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利用创新光交叉(OXC)技术,构建“光立方”网络,可
节省80%的机房空间,降低30%的能耗。未来,伴随四川“全光城市”的全面建设,每年将能节省800万度电,
相当于每年多种64,000棵树。在光的流转中,四川将迈入新的绿色通信“蜀”光时代。
在云南腾冲,石头纪凯悦臻选酒店携手华为,共同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的全光酒店,借助一张光纤网,承载起酒店的所有网
络业务。相比之前,每年可节省10万度电,相当于减少47.5吨碳排放,新种植2065棵树。科技之光也照耀到了腾冲的
偏远村寨,傈僳姑娘阿咪通过网络直播,展现傈僳特色美食和歌舞,让傈僳族被更多人看见。
全世界有1400多万头牦牛,其中500万头在青海,青海也被誉为世界牦牛之都。畜牧业是青海的支柱产业,但传统养殖工作十分辛劳,现在有了千兆光网后,村民也开始了智慧养牛之路。千兆光网保障了牧牛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村民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多的畜牧知识,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截止2020年底,青海联通实现全省8个市州,42个县高速千兆光网覆盖,联接了1413个村110万农牧、村民,推动乡村数字化、农业智慧化发展。
智能联接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不懈拓宽边界的技术创新者。全光交叉(OXC)技术从理论走向现实,需要克服算法、
工艺等难题。这群华为创新者历经8年,2920个日夜,终将1000根光纤印在一张A4纸大小的光背板上。
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在珠穆朗玛峰6500米前进营地展开了一次振奋人心的探索,突破性地完成了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和F5G
千兆光纤网络的建设和开通。由此,中国移动的双千兆网络已实现珠峰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