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为根,实践为魂”,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已有超过170个国家发布了数字化战略,涌现大量数智化岗位,但目前数智人才普遍缺乏。华为始终坚信,“技术为根,实战为魂”,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实战化的赋能体系,旨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数智化人才,厚植数智生态沃土,促进产业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华为ICT学院作为华为和高校合作推进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正携手共创数智人才生态的繁荣。华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华为ICT人才发展走深向实。
第一,实战引领,课程创新。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实战是能力的试金石。华为ICT学院聚焦22项技术领域,精心打造了85门实战导向的精品课程。同时,我们积极邀请高校教授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马瑞新老师,携手共创《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国家一流课程,通过华为云平台与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华为将继续汇聚全球优质教学资源,赋能全球6000所合作高校,年培养规模突破50万学生,为行业输送更多实战型人才。
第二,产教协同,师资赋能。
教师乃教育之本,是塑造未来之光的工程师。华为依据“工程教育”与“双师型”教师标准,通过产学合作、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师训练营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通过华为ICT学院,华为已在全球培养超过11000名认证教师,他们是培养实战型人才的生力军。在新的技术领域,华为也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教研方式,比如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联合七所高校,通过建设“深度学习(Mindspore)虚拟教研室”,跨越地域界限,在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出一支支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华为将继续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教师,预计年赋能教师人次超过10000名,认证教师总数将达到20000名,开启华为ICT学院的新篇章。
第三,跨界融合,人才共育。
数智化大潮中,跨界融合成为时代趋势。华为积极推动ICT技术与机械、交通、生物、医学等传统及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将ICT的精髓融入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大连民族大学陈禹丞同学是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通过华为ICT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学习了昇腾知识,2024年跨界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AI应用方向的研究生。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未来,华为将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道路,为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及客户输送百万开发者,共同构建繁荣的人才生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未来,华为希望与高校、合作伙伴、生态各方继续携手并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共同培养跨领域、复合型的实战化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推动产业的持续升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