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总第097

2024年 第2期

目录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 主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CT 战略与 Marketing
  • 出品人

    周军
  • 顾问

    徐岩罗偲
  • 主编

    邢竞帆
  • 编辑

    肖黎
  • 美术编辑

    周书敏许创亮
  • 本期编委

    范菂王筑刘青飞 滕延如张桂林徐亮 张宁宁马春皎王宇培 蒋宁静迟晓航李洪迪 马成浩苟丹妮李倩 张建红杨麟李怡 韩羽魏彪贺银平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资料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无担保声明: 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均“如是”提供,除非适用法要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本资料所有内容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或者适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因使用本资料任何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特殊的、附带的、间接的、继发性的损害进行赔偿,也不对任何利润、数据、商誉或预期节约的损失进行赔偿。

01.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Xu Zhijun

文/徐直军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拥抱全面智能化时代

2024年9月19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HUAWEI CONNECT 2024)在上海拉开帷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了“拥抱全面智能化时代”的主题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参加2024年华为全联接大会,期望大家在上海有一段愉快的旅程。我在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华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并把AI定位为通用目的技术。2021年,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讲了盘古大模型使能各行各业智能化。从2018年至今,AI的发展日新月异,广受全球投资界、产业界、政府的高度关注。华为从2018年开始,踏实推进AI发展战略,并在去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全面智能化的战略。对于智能化,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探索,我听到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也注意到还有很多困惑。今天,我想利用此机会,来分享一下我们的观察、思考、战略和实践。

AI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

首先我们看看AI的商业进展。从商业应用角度看,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进步像AI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麦肯锡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各行业的AI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营销、业务运营等三个环节。其次,从企业高管视角看,Gartner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CEO们对AI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所以概括来说,AI技术的持续进步正在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的不断深化,正在走向全面智能化。

人工智能已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未来的智能化企业将具备六个A的特征: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适应体验)、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演进产品)、Autonomous Operation(自治的运营)、Augmented Workforce (增强的员工)、All-Connected Resources(全量全要素全联接)、以及AI-Native Infrastructure(智能原生基础设施)。

憧憬智能时代的企业

站在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初期,我们每一个企业,不仅希望今天尽快利用AI创造出价值,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实现领先。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先思考清楚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未来方向,然后以终为始,来思考今天的战略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这个考虑,结合华为自身的智能化实践、以及华为多年支持各行各业智能化的探索,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下我们对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憧憬,也就是憧憬智能时代的企业大致是什么样子,将会具备哪些特征。

我们认为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首先的4个A,表征的是智能化的效果,其中:

  • 第一个A,回答的是企业未来需要如何服务其客户,我们认为是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适应体验;是指:智能化企业应该能够感知并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兴趣、品味和环境变化,主动调整提供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够适时和同时满足海量个性化独特需求的产品,需要从一开始就是特别设计的,而不仅仅是裁剪。比如:AI学习机根据学生年龄、学习进度、理解能力以及测试反馈等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时刻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客户提供预设的确定体验到自适应体验是一次跃迁,每个企业都需要提供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客户体验。
  • 第二个A回答的是企业将需要打造怎样的产品。我们认为是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演进产品;是指:智能化时代的产品将具备自主学习,持续迭代,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自优化和自演进,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越开越好开。产品从产品数字化到产品智能化是一次跃迁,将极大改变竞争,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把智能化能力融入自己的产品。
  • 第三个A回答的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未来,即Autonomous Operation,自治的运营;是指:要实现业务流高度自治运营,从感知、规划、决策到执行,端到端自主闭环。比如港口通过智能计划平台,自动生成作业计划,通过自动驾驶集卡自动完成集装箱水平运输。企业运营自动化是多年以来很多企业一直在追求的,运营的自治化是运营效率提升的一次跃迁,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在更广、更深的范围用AI赋能和改变企业运营。
  • 第四个A回答的是员工工作体验和工作方式的未来,即Augmented Workforce,增强的员工;是指:要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懂我”的智能助手,高效、高质量完成每一件工作。比如运营商基站现场维护人员通过维护助手APP快速获取故障位置,故障根因以及处理建议等信息。让AI造福于人类是AI存在的意义,让员工有更好的工作体验是每个企业在智能化时代竞争力的关键基础。
  • 接下来2个A,表征的是智能化的基础。第五个A,即All-Connected Resources,全量全要素全联接;是指:要实现企业的资产、员工、客户、伙伴、生态等全互联,所有业务对象、过程、规则实现数字化,不仅要提升信息的量,更要改善信息的质,从而使企业具备智能化必须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也就是深度、全面的数字化。
  • 第六个A,即AI-Native Infrastructure,智能原生基础设施;是指:一方面,ICT基础设施要系统化构建,要能适应智能化应用的需要,即ICT for Intelligence,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本身的运维管理和体验保障要充分智能化,即Intelligence for ICT。

这6个A的特征,是我们结合自身实践和理解的初步思考总结,希望对大家思考用好AI有所帮助,供大家参考,希望每个企业都能成为智能化时代的赢家。

图: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演讲

推进全面智能化战略

适应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华为在2023年的全联接大会上提出了全面智能化战略。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涉及面很广,我今天主要就从七个方面,分享我们的思考。

一、通过架构创新,提供可持续算力解决方案

首先谈一下算力,智能化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算力是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过去是,未来也是。因此,智能化的可持续,首先是算力的可持续。而算力是依赖半导体工艺的,但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美国在AI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制裁长期不会取消,而中国半导体制造工艺由于也受美国制裁,将在相当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制造的芯片的先进性将受到制约。这是我们打造算力解决方案必须面对的挑战。

立足中国,只有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打造的算力才是长期可持续的,否则是不可持续的。华为看到了挑战,也看到了机会和可能,更激发了我们创新的热情。因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主导性算力需求,促使计算系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需要的是系统算力,而不仅仅是单处理器的算力。这些结构性变化,为我们通过架构性创新,开创出一条自主可持续的计算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

我们的战略核心就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变革机遇,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计算、存储和网络技术协同创新,开创计算架构,打造“超节点+集群”系统算力解决方案,长期持续满足算力需求。

二、华为云面向AI全栈升级,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

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大大加速了智能化的进程,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几乎言必称大模型,纷纷建设AI算力,纷纷训练大模型。这对于华为这样的算力提供商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但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我们始终相信,只有客户的持续成功,才有华为的持续发展。今天就几个问题谈几点想法。

第一、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建设大规模AI算力。我们都清楚,AI服务器,特别是AI算力集群不同于通用x86服务器,对供电、散热等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极高,且随着大模型越来越大,AI算力也将走向更大规模,而且变化节奏快,AI服务器快速升级换代,数据中心机房面临要么浪费、要么满足不了需求的困境。

其次是,现在业界平均一到两年推出新的AI硬件产品,迭代速度快,相比公有云,企业受限于算力规模小,面对快速变化的大模型,比较难以让每个代际的算力硬件独立完成工作,而是希望多个代际产品混合使用来进行模型训练,由此导致资源调度复杂度高,而且因为历史代际产品的“木桶短板”效应,拖累新一代产品性能的充分发挥,影响大模型训练的能力。

最后是运营维护带来的挑战,AI技术还处于成长期,技术变化快,多代际产品共存,对技能要求高,导致运营维护困难,对很多只具备传统IT维护能力的企业而言是重大挑战。由于这些挑战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因此,我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思考适合自己的获取AI算力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建设自己的AI算力。

第二、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训练自己的基础大模型。训练出基础大模型,关键是数据,而准备足够多的高质量数据是很大挑战,基础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进入10万亿tokens量级,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高成本,同时是否能获取到足够的数据量也是挑战。

其次,模型训练难,基础大模型参数量在持续增大,模型迭代和优化难度大,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时间完成模型迭代训练。每个企业都应聚焦自身核心业务,自行训练基础大模型会影响AI尽快赋能核心业务。

最后,人才获取难,基础大模型涉及的相关技术每天都在更新,具备实战经验的技术专家少,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足够的技术人才资源也是挑战。

第三、不是所有的应用都要追求“大”模型。从华为盘古在行业的实践看,十亿参数模型可以满足科学计算、预测决策等业务场景的需求,比如降雨预测、药物分子优化、工艺参数预测,在PC、手机等端侧设备上,十亿参数模型也有广泛应用。而百亿参数模型可以满足面向NLP、CV、多模态等大量特定领域场景的需求,比如知识问答、代码生成、坐席助手、安全检测。面向NLP、多模态的复杂任务,可以用千亿参数模型来完成。

所以我们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根据自身不同业务场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通过多模型组合,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基于我刚讲过的几点想法,我认为,对于很多不具备自建AI算力和自训基础大模型能力的企业来讲,选择云服务是更为合理的、可持续的选择。华为云也针对这些挑战,面向AI,对全栈进行了升级,致力于让每个企业都能按需、高效地训练模型和应用模型推理。

首先华为云通过持续打造昇腾云服务,让企业一键获取澎湃AI算力,无需改造或自建机房,无需运营维护AI算力基础设施;同时通过计算、存储、网络端到端协同,已经实现千亿参数模型云上训练40天无中断。

其次华为云升级了ModelArts服务,支持业界主流基础大模型开箱即用,包括盘古、开源、以及第三方大模型,让企业无需为基础大模型准备大量数据和迭代训练,并提供一站式模型调优、部署、测评等工具链支持,降低企业模型微调和增量训练的技术门槛。

同时华为云在全力打造盘古5.0,支持全系列模型,包括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等,最佳适配企业不同场景需求,并通过百模千态社区提供100多个大模型,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概括讲,我认为云服务是很多企业推进智能化的最佳选择。通过华为云昇腾云服务和模型云服务,我们期望让每个企业都能实时按需获取AI算力,以及高效地训练模型和应用模型推理。

华为云提供体系化安全能力,保障大模型训练推理安全

在云上进行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带来新的安全挑战,华为云为了应对这些新的安全挑战,大力提升了安全能力,保障大模型训练推理安全,主要包括:

在安全理念方面,华为云面向“防御极限攻击”的理念来进行安全设计,基于零信任构筑了物理、身份、网络、应用、主机、数据、运维七层防线和一个安全运营中心,每天成功抵御高达12亿次的攻击,确保业务“攻击不瘫,数据不丢,监管合规”。

在安全机制方面,华为云提供等级云为客户构建了安全的数字空间,支持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云平台的操作透明可审计,确保客户安心用云。

在安全技术上,华为云提供端到端的全栈数据安全保护方案,从硬件,软件,应用对数据全生命周期,以及数据流转、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数据,进行全方位安全防护。同时确保训练数据、生成内容的端到端安全合规。

在知识产权方面,如果客户使用华为云大模型服务,生成的内容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华为将自费为客户辩护,并就最终法院判决或与第三方的和解给您造成的损失、成本和费用进行赔偿。具体内容以合同约定为准。

三、构建鸿蒙原生智能,打造全场景智慧体验

智能时代,终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终端领域,华为是最早把AI引入到智能手机的,早在2017年,华为推出的Mate10,就内置了AI芯片,并将AI智慧影像、AI翻译等能力首次应用到了手机,开启了Mobile AI时代。而今天,随着AI进入大模型时代,我们基于端、芯、云协同的架构,把AI技术与鸿蒙操作系统深度融合,重新构建了以AI为中心的鸿蒙原生智能,从内核到系统应用实现全面智能化,同时实现更开放的生态协作,以及更可信的隐私安全保护。

华为将基于鸿蒙原生智能,将“小艺”升级为智能体,实现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更全方位的融合感知,准确理解用户、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我们将围绕消费者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全场景需求,联合鸿蒙生态伙伴共同构建面向未来产品的智能能力;并且实现从AI模型能力到AI控件分层全面开放,使能第三方应用,繁荣鸿蒙原生应用生态。

终端AI以体验为中心,而不是以算力为中心

我们也注意到,在各种终端中引入AI能力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比如打造AI Phone、AI PC等。由此,关于如何定义AI时代的智能终端,业界也有各种声音。我们始终认为,消费者的体验是第一位的,消费者难以理解芯片工艺、算力TFLOPS、模型参数量…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是更加注重切身的使用体验。因此,我们倡议,终端AI应以体验为中心,而不是以算力为中心。

基于这一理念,为了让消费者对AI终端的能力有更清晰、更直观的认知,同时也为了让产业界对AI终端的能力演进达成统一的共识,协同产业有序发展,我们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共同提出AI终端智能化L1到L5分级标准,以消费者体验为牵引,将用户的智能体验进行量化,通过持续提升智能等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期待产业界同仁一起来完善、优化该分级标准。共同促进终端AI的有序发展。

四、以自动驾驶网络,重塑网络体验和运维

在网络领域,华为自2018年起,华为首先提出把AI用于电信网络,提出自动驾驶网络架构。目前我们正在把通信大模型以及网络数字孪生引入进来,与TM Forum、中国移动等业界伙伴一起,推动基于价值场景的高度自治,使能网络逐步实现L4高度自治,未来实现完全自治。其中,通过运营商网络自动驾驶,我们致力于实现零等待、零中断、零接触的极致用户体验,以及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的极简网络运维。

同时,我们也把自动驾驶网络的理念引入到企业网络,因为企业网络同样面临着运维的挑战,首先全无线化办公,应用云化、视频化,员工办公体验难以全面保障;同时企业办公、生产、数据中心、分支及联接多云等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日常维护范围和复杂度持续增大;今天,我们提出,通过企业网络自动驾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业务零卡顿、网络零中断、开通零等待、安全零风险。

五、打造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安全和体验为中心,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汽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是华为最开始投资AI的重要领域,因为自动驾驶的目标是无人驾驶,是AI的应用最为挑战的场景之一。我们推出的ADS 3.0版本,能够让自动驾驶决策更准确,通行更高效,体验更类人,驾驶更安全。并且实现了车位到车位“一键”抵达,从公开道路到园区道路到地下车位的全场景贯通。并且进一步升级全向防碰撞系统,覆盖更多速度区间,以及实现全向避障。

这些进步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了智能驾驶带来的安全与体验提升。现在,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驾驶已经非常熟悉了,购买新车时配智能驾驶高阶版本的比例非常高,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也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车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下一步,我们将基于融合感知,持续演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实现:在高速路,上车即可休息,长途安心睡;在城区和郊区公路,处处都好开,安全稳重比肩老司机。在乡村和山路:上山下乡,全地貌全天候放心开。在泊车场景:实现离车即走、零剐蹭、零卡死。在安全方面要实现全方位全向主动安全,主要是主责碰撞清零,减轻次要责任。在这些关键场景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未来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六、共筑生态,打造统一的开发者平台,实现共赢发展

发展生态一直是华为战略的重要组成。我们始终努力与伙伴一起共筑生态,打造统一的开发者平台,实现共赢发展。在2017到2019的三年间,华为先后开启了华为云、昇腾、鲲鹏和鸿蒙生态的构建。在2024年及未来五年,华为将强力战略投资生态的发展,通过生态的发展牵引、促进、带动计算产业和终端产业的发展,为世界计算领域提供第二个选择,同时为世界提供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

七、倡导和践行AI向善,增强人类、社会和环境的福祉

最后,AI的应用将无穷无尽,但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人的。我们坚持倡导和践行AI向善,我们认为:

AI应服务于人,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通过AI使能行业数字化,改变行业的生产方式,成为各行业进入智能世界的核心引擎;要降低AI技术的门槛,让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拥有平等获取和使用AI技术的机会。

AI应运用于为社会创造更广泛的福祉等善意的用途;我们在AI的设计、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会审慎评估AI技术对社会带来的长期和潜在影响,避免AI技术滥用。

AI应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运用AI来研究、解决全球关注的问题,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面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给每个人、每个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共同推进全面智能化,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智慧助手,让每个企业成为智能化企业,让每辆车都能无人驾驶。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Wang Tao

文/汪涛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共建产业新生态,共赢行业数智化

数智化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虽然充满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面向未来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深入行业场景,推进数智化进程;培育生态沃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抓住机遇,让每个人皆可享受到数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裨益,共赢数智未来。

近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的辉煌,通过关键通用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跃升,进而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首次工业革命,引领人类步入机械化生产;随后,电力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启了自动化生产模式。

如今我们正在感受数智化革命的波澜壮阔。人工智能、5G-A、云等技术的突破,驱动着生产方式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年复合增长率达9.2%,是非数字经济的4倍。

数智化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将经历4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深度决定着后一阶段的发展高度。首先是数字产业化阶段,数字技术通过自身的创新与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的先导产业;产业数字化阶段,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推动千行万业走向数字化;第三阶段,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激发产品创新,催生新业态;随着智能体、具身智能、AGI等技术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将从辅助走向主导,并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AI治理,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治经济。

图1: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汪涛发表主题演讲

过去的30年,华为为全球超过30亿人提供联接服务,为超过20万家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新的选择。

结合产业洞察和行业实践,我们认为数智化转型面临着十大挑战:

首先,数智基础设施需要更坚实的底座。例如,生产设备联网率不足50%,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计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本高、能耗高,AI落地的经济性制约着数智化发展。

其次,场景的碎片化和模型的幻觉问题影响了AI的落地,当前行业AI渗透率不足12%。

生态、人才、产业政策等相关要素的缺失和不足,也影响着数智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智化的浪潮中,我们应携手共进,共赢新机遇,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公平、繁荣、充满希望的数智化未来,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数智化时代,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创新跨越鸿沟,通过生态创新共赢未来。

我们的数智化转型聚焦于三大方向:宽带化、云化、智能化,我们以安全、可靠、可负担的交通服务为目标开展了ICT战略的实施。宽带化方面,不仅涉及联接和通信技术,还涵盖了火车与地面运营的整合,标志着整个生态系统和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云化方面,我们专注于构建高效、灵活的混合云架构,以支持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智能化方面,我们致力于探索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数字智能技术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AI)推动PRASA的运营,使业务流程更加智能化,确保决策是基于数据的洞察。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可以利用技术来突破极限,利用AI技术进行预测和防护,确保了场站安全。

基于这一项目的成功,我们计划将华为智能铁路解决方案扩展到更多场景来更大程度保护电缆和其他的资产。我们也将持续探索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与华为携手,共同迈向智能化的未来,一起感受变革的力量。

——南非客运铁路局首席信息官 Marjorie Ngonyama

筑牢根基

首先,我们将围绕网络、存储、算力、云、能源等技术,持续进行系统级创新,助力客户构筑五位一体的新型数智基础设施,筑牢根基。

我们不能基于现在规划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建设,而应该面向未来。到2030年,AI算力将增长138倍,80%以上应用将被AI重构,企业AI Agent的渗透率达到4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65%。

未来的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应该具备3大特征:第一,从传输和处理数据为主,走向运行AI模型和智能体为主,从数字原生走向AI原生;第二,随着移动AI的普及,基础设施架构从数据中心为主走向云边端立体协同;第三,从保障物理设备和数据的安全走向保障模型算法的安全,从化石能源走向绿色能源。围绕这些特征,联、存、算、云、能五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将演进和变化:

智能联接,以高运力加速企业敏捷上云、随需用智

首先,联接将成为更高品质的信息高速公路,以高运力加速企业的敏捷上云和随需用智。

在企业园区,联接的对象从普通终端走向智能终端,从万物互联走向万智互联。随着AIPC、AI助手、具身智能的普及,人-机-物的联接将10倍增长,交互时延10倍下降。华为基于Wi-Fi 7、POL、关键业务体验保障等创新技术,打造高品质万兆网络,助力企业数智化终端和应用的规模部署。

同时,企业广域网络的价值将从极速入云走向品质入算。企业使用云端算力训练AI模型,传输样本数据量达到TB级,面临“低带宽等不起、高带宽用不起”的窘境。华为通过AI路由器和fgOTN等技术创新,构筑弹性无损的广域网络,实现带宽分钟级百倍提升,海量样本“小时达”。

最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要大算力,随着AI算力规模百倍增长,提升算卡互联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关键。华为通过OXC、100T 800GE交换机、NSLB等技术创新,构建大规模、高吞吐、高可靠的集群网络,助力智能时代的算力充分释放。

先进数据存力,优化数据供给,助力智能涌现

数智化时代,数据的规模、质量和安全决定了智能的高度,企业需要先进的存力优化数据供给。

在AI训练场景,存储要提速数据加载。多模态模型发展驱动视频和图像数据快速增长,要求存储系统的容量和性能100倍提升。华为存储首创EB级的数据编织(Data Fabric)和在线扩容能力,使能海量数据高效汇聚和访问,实现训练数据分钟级加载, Checkpoint数据秒级加载。

在推理场景,存储要适配数据新范式。百万Token级的超长序列和RAG技术的应用,需要存储系统提供长周期记忆能力和向量数据语义。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库的格式,实现近数计算,优化访问语义,为AI推理提供高精度知识库检索能力。

此外,数据安全走向 “防丢、防窃、防勒索”的全面韧性,我们打造6层防勒索技术,攻击检测率达到99.99%,进一步保障数据安全。

基于鲲鹏、昇腾打造坚实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新的选择

算力是数智化持续发展的基础。过去5年,我们打造了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和面向AI计算的昇腾这两大计算产业,并携手伙伴构建了基础软硬件、行业应用及开发工具套件等完整产业生态,为世界构建了新的选择。

鲲鹏、昇腾坚持开放,全面支持主流操作系统、AI框架、大模型及各类加速库。鲲鹏通过提供创新的迁移调优工具链,原生开发工具链和面向全场景的加速库,已经广泛服务于政府、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核心业务场景。openEuler操作系统成为中国新增服务器OS市场份额第一,占比36.8%。在全球累计下载超过350万,服务150多个国家的用户。

昇腾打造了开放易用的全系列训练、推理、训推一体硬件产品、创新的硬件使能层软件CANN和全流程工具链,全面加速并行算法、模型和应用的开发和创新。

打造坚实云底座,做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

面向智能世界,云是数智化转型的底座和使能器。华为云通过统一架构的AI Native基础设施,为客户打造最适配行业的云,目前已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为超过5500个政企客户打造了安全可靠的混合云底座。

我们坚持做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的黑土地,将数智化转型经验沉淀到aPaaS平台上,开放超过15万个API,让创新不必从零开始。

我们坚持技术创新,用AI重塑云服务,实现模型开发效率、软件开发效率、数据治理效率、媒体内容开发效率的全面提升。

打造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算力增长拉动电力需求攀升,我们从“供能-储能-用能-运行”四方面为千行万业打造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首先,清洁供能是低碳发展的基础。截至2024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已助力客户生产光伏绿电11,500 亿 度,减少碳排放5.8亿吨,相当于植树7.9亿棵。

其次,绿电上网,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我们创新地推出了光风储发电机,以主动构网技术解决光伏、风电新能源的并网消纳问题,打通绿电成为主力能源的传输断点;在高效用能方面,我们采用AI调优、自然冷却、一体化电力模块等节能技术大幅节省用电量。例如,在爱尔兰K2数据中心,实现PUE低至1.15,每年可节省700万度电;在中国武汉,通过可靠产品设计、主动预测性维护等,实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供电可靠性超过5个9。

智能体依托南方电网数据、算法和算力不断训练和学习,快速适应行业最新变化,迭代升级成为营销体系的专业智能体,成为用户的专业用能管家。南方电网以营销智能体为基础,加强建设坚强的智能后台,保障供电服务的稳定可靠;以智能体赋能前台服务,提升生态伙伴和客户服务满意度;以智能体服务中台调度,提升用户服务的效率和种类,助力供电服务体系的三重转变。

——中国南方电网用户生态运营公司总经理 牛文楠

跨越鸿沟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基础,要跨越数智鸿沟,还需要将数智技术深入到千行万业。

一个架构,四种模式,使能行业客户跨越数智化鸿沟

华为在2023年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开放、协同、敏捷、可信的“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并围绕这个架构,打造了200多行业解决方案,基于广泛实践,总结出四种落地模式,为处于数智化转型不同阶段的客户,提供参考:

一是基础设施使能,华为发挥算网存协同优势,一次集成,助力客户构建业务0中断、体验0等待、运维0接触、安全0信任的韧性底座;

二是叠加云平台使能,一次开发,支持公有云、专属云、混合云多云部署,让应用开发月到周,应用运行弹性伸缩分钟到秒级,应用运维1分钟发现问题、5分钟定界、10分钟恢复;

三是数据使能,湖仓一体,实时入湖,实时供数,打破数据烟囱,消除数据碎片,减少80%数据搬迁,让数据上的来,决策下得去;

第四是AI使能,通过CANN、MindSpore、ModelArts等系列化AI能力框架与工具,使能百模千态,加速AI与场景融合落地,已在30多个行业、上千个场景得到应用。

例如,在菲律宾UnionBank,华为帮助客户建设从分支到数据中心的一体化网络,实现新建联接分钟级开通;通过云平台使能,助力客户的数字贷系统上线仅用35天,创造了新的上线记录。

使能百模千态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AI在行业的落地,还存在诸多挑战,首先要找准场景,选取匹配的模型来最大化发挥AI价值;其次,对企业数据质量要求高,清洗、加工复杂;第三,对AI准确率要求高,通用模型难以满足。

华为以昇腾的强大算力、开放易用的工具链,使能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创新。目前,昇腾已支持了盘古、LLaMa、千问、讯飞星火、智谱GLM等50多个开源或私有的基础大模型,及银行、电力、矿山、政务等100多个行业模型。

其次,通过系列化AI工程套件,包括数据工程套件、模型工程套件和应用工程套件,助力客户和伙伴加速数据清洗和模型调优,训练出自己的高精度场景模型,并高效完成应用开发和服务上线,让场景模型落地效率提升5倍。

在中国交通银行,客户和伙伴基于华为的昇腾硬件、CANN、MindSpore开发框架,以及ModelArts Studio工程化套件,1年内上线100+场景应用;通过RAG增强检索、SFT微调、行业知识二次训练等调优手段,让AI从通用助手类应用,深入到授信生产场景,授信指引准确率两倍提升,高可用,授信报告生成时长从3周降低到小时级。

发布《共赢行业数智化白皮书》和“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

为了给千行万业客户数智化转型落地提供参考,我们精选了100个优秀实践总结成白皮书,支持客户加速行业数智化转型。同时,华为坚持创新,持续打造系列化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深化行业数智化转型,正式发布了《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和“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和客户、伙伴一起,联合创新,打造更多的行业方案,深入更多实践,助力更多客户跨越数智化鸿沟。

图2:行业智能化10大解决方案及《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

共赢未来

数智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培育生态沃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共赢未来。

开放共赢,共建计算产业生态,加速原生创新

计算产业生态是数智化的放大器。华为始终坚持开源开放,携手产业,共建鲲鹏昇腾计算产业生态。截止到现在,已联合7600家伙伴和635万开发者,共同开发了2万多个解决方案,逐步消除了鲲鹏昇腾的应用生态瓶颈。

面向数智时代,我们着力构建鲲鹏昇腾原生生态。通过组件化封装鲲鹏DevKit、BoostKit、openEuler的开发工具,打造了全新的开发流水线,可零代码自动调参和自动调用加速库,并且一次开发即可上线ARM、X86等不同平台版本软件,提升开发效率的同时,也让客户和伙伴不再维护多平台开发团队。昇腾以CANN和MindIE为基础,打造了一套灵活、开放的开发体系,全面支持业界模型训练加速库和应用开发加速库,让AI创新更简单。

未来三年,我们每年将投入10亿元来加速鲲鹏昇腾原生应用生态发展。今年前8个月,已有200多个伙伴加入到鲲鹏昇腾原生开发计划,未来三年目标发展超过1500原生应用伙伴,基本实现全行业全场景的应用原生。欢迎大家加入。

围绕CANN,构筑开放易用的昇腾AI产业生态

CANN是昇腾AI生态的根基和锚点,它上接各类AI框架、加速库和应用,向下使能算力资源调度和计算加速,通过图引擎、算子库、编程接口、编译器、运行时等能力,使能上层软件和应用更高效的调用下层算力资源。

去年全联接大会上,我们发布了CANN7.0,全面兼容主流AI框架、加速库和大模型,深度开放底层运行时,已支撑了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电力等行业的多个客户自定义开发了100+高性能算子,使能基础大模型的原生创新,和行业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

本次发布全新CANN 8.0,支持1400多个深度优化的基础算子,80多个融合算子,针对多模态、长序列、MoE进行专项优化,结合新一代Atlas 900超节点集群,模型训练性能可以提升2.7倍以上。

CANN 8.0还新增了通信、矩阵运算等100+ API,简化融合算子编程过程,典型融合算子开发周期从2个月缩短至1.5人周,加速原生创新和生态发展。当前,CANN的各项能力已经与CUDA基本相当,且全面开放。我们将继续和客户、伙伴、及广大开发者一起,构筑繁荣的昇腾AI生态。

打造全流程工具链,全面开放,加速AI创新落地

AI创新涉及模型开发、训练、推理,再到应用部署等多个阶段,高效易用的工具链不可或缺。昇腾MindSpore Transformers套件提供高阶API,十几行代码即可完成大模型脚本开发。MindSpeed的加速套件包含60多个分布式并行加速算法,深度支持客户场景化模型的高效训练, 其微调套件支持一键调用LoRA算法,仅微调5%参数,即可实现全参微调的效果,调优效率提升100%。科大讯飞基于MindSpeed的计算通信并行、异步DDP加速等算法,支撑星火认知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15%以上。推理引擎MindIE不仅可实现推理吞吐性能倍级提升,其的MindIE Service服务化能力还助力应用天级上线。

图3:开放共赢,共建计算产业生态,加速原生创新

我们还正式推出openMind应用使能套件,将上述昇腾全流程工具链,以组件的形式开放出来,加速AI在企业的创新和落地。openMindInfra同时提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组件,助力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AI社区,繁荣产业生态。

目前,我们已经与魔乐、启智、Gitcode AI和Gitee AI 4大AI社区开展深入合作,欢迎更多伙伴的加入。

以技术为根,实战化赋能,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阿曼的愿景是到2040年能跻身全球前20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希望数字经济的GDP占比能从当前的2%提高到10%。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重点关注两大领域:人才培养和数智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面,阿曼政府携手华为,面向教师和学生、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和终生学习者三大群体。我们合作现已取得丰硕成果:自2018年以来已培养了3000多名5G、IT和云计算领域的人才,为阿曼政府、运营商和中小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在数智教育方面,我们以安全网络、运营、云计算为基础打造数智基础设施,在构建创新平台,数字化大学和云教学系统三个重点领域持续投入。

——阿曼国家人力资本项目执行总裁 Mohamed Al Walid Al Hinai

全球170+国家发布了数字化战略,涌现大量数智化岗位,但目前数智人才普遍缺乏,预测2025年全球数智人才缺口超过6000万。

华为倡导以技术为根,实战化赋能培养数智人才。华为充分发挥30年在联接、计算、存储、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实践积累,围绕22个技术方向,打造了3000门+以实战为导向的课程,并提供在线实验室等实操环境,将ICT技术理论与行业应用实战相结合,助力学员更快掌握最新的技术。

面向企业赋能、高校合作、科研孵化支持、开发者原生使能等场景,开展系列化program持续培养数智人才,截止目前,已经培养超过800万人才。我们期望,到2030年新培养1000万数智化人才,厚植数智生态沃土,促进产业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建国家数智化评估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量化参考

从国家层面,各国的数智化发展普遍面临三大挑战:如何衡量ICT投资的经济回报?如何规划ICT建设的最优路径?如何衡量ICT产业生态的准备度?华为自2014年开始研究并发布全球联接指数GCI,用以量化联接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和价值,对全球通信网络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们与IDC联合研究,将全球联接指数GCI升级到全球数字化指数GDI。GDI是一个综合反映国家ICT产业发展成熟度的度量工具,在原有GCI指标的基础上,扩充了对算力、存力、云、绿色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估,量化各国ICT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和价值。研究发现,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投资1美元,贡献8.3美元的数字经济产值。

本次发布的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倡导全球携手共建国家数智化评估体系,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随着智能化的规模应用,未来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将进一步演进到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持续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数智化的未来必将波澜壮阔

数智化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虽然充满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面向未来构筑新型基础设施,深入行业推进数智化进程,培育生态沃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数智化的未来必将波澜壮阔。让我们抓住机遇,让每个人皆可享受到数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裨益,共赢数智未来。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Jassim Haji

文/Jassim Haji 博士

国际人工智能协会主席

转译自《The DAILY Tribune》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共建行业智能新高度

本届华为全联接大会的主题紧贴当前行业脉搏,对于我们在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作为华为一年一度的全球旗舰大会,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再次展示了华为在实现行业智能新高度方面的突破性理念。围绕“共赢行业数智化”,大会主题演讲为全球各国和各行业描绘了一张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蓝图,并为国家数智化构建了一条“四步走”路径和一套清晰的战略框架。

本届华为全联接大会的主题紧贴当前行业脉搏,对于我们在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际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启发。主题演讲强调,创新是应对诸多挑战的关键,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化创新跨越数字鸿沟,并通过生态创新共赢未来。

这场主题演讲突出展示了华为在多个领域持续创新的成果。通过联接、存储、计算、云和能源这几大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华为展示了在构建强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整体思路,对推进行业智能化至关重要。

本次主题演讲重磅发布了基于华为智能化转型架构的10大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金融、交通、制造等行业。此外,华为还发布了《共赢行业数智化实践白皮书》,该白皮书收录了来自20多个行业的100个成功案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

在主题演讲中,华为推出了昇腾异构计算架构CANN 8.0,这是一个强大的AI框架,可将昇腾AI生态中部分AI系统组件的开发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两周以内。华为还推出了openMind应用使能套件,助力企业构建自己的AI社区。这些工具有望大幅缩短AI创新和开发周期,让千行百业更容易获取先进的AI能力。

华为的另一项重要进展是与IDC共同推出了全球数字化指数(GDI)。GDI指数显示,在ICT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能为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带来8.3美元的增长,这凸显了投资数字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为计划到2030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数智化专业人才,这是确保数字化转型成果普惠和可持续的关键一步。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再次坚定了业界对AI和数字技术变革力量的信念。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充满机遇的时代,联接、算力和AI的融合将重塑行业和社会。此次大会为行业数智化领域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为全球各国和各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携手探索智能世界,共赢数字经济未来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应对供给和需求的挑战,更需要度量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模型来评估ICT投资回报、ICT产业规划路径,以及人才生态准备度。华为与超过千位学者专家长期探索,积累了10年指数研究经验,共同构建了国家数字化评估体系。

近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通过关键通用技术的创新,推动生产力的跃升,进而带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如今我们正置身于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的汹涌浪潮之中,人工智能、5G、云等多种技术驱动着经济模式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我们预测,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数字经济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超过同期非数字经济的复合增长率,数字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工业革命将机器引入经济生产活动中,资本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通信网络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快应用,拉开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序幕,推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数据逐渐成为了第五大生产要素。

为了抓住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全球170+国家都发布了国家数字化战略,但各国在战略执行上都面临着数据、技术和资本这三个共性的挑战。

基于数据、技术和资本这三大挑战,我们与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发现数字经济的增长可以激发巨大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持续创新解决数据供需的矛盾;此外,数字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度量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激发了巨大的潜在需求。

  • 在居住方面,家庭内的终端将远超100个,以家庭为中心的多维数据中心的数据量将从TB级达到PB级。
  • 在出行方面,60%的汽车将是智能网联汽车,联接诸多出行要素。
  • 在企业中,预测到2030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近千个工业机器人协同工作。
  • 在医疗方面,医生将基于个人健康图谱和大量病理诊疗数据,提供“千人千药”的诊疗模式。

还有非常多的场景产生数据、应用数据,据预测到2030年,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进入YB时代。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持续创新解决数据供需的矛盾

数据能否供得上、存的下、用得好,将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将持续创新来应对数据供需的矛盾。

  • 泛在的联接通过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确保了数据的广泛可采集、高速传输和实时处理,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 数字底座集成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数据更高效的留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是数字经济的加速器。
  •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据全球能源署的预测,近两年对能源的需求也将以年均3%速度持续增长,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供给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力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过去30年,移动通信网络从2G/3G走向4G/5G,人们的通信方式从文本/语音走向图片/视频。当前我们正在进入5.5G时代,5.5G具备万兆下行,千兆上行的能力,在联人,联车,联家,联物,联企等场景下,显著提升了联接能力,并且扩展了业务边界,带来开发新业务的能力。

据GSMA报告预测,到2030年,以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泛在联接对全球GDP的贡献将达到6.4万亿美元,相比2023年提升了约12%。同时我们看到,泛在联接做得好的国家,将产生更多的人均GDP,领先者大约是起步者的2.5倍。因此,我们认为泛在联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国家在制定ICT规划时,建议优先考虑对联接基础设施的投入。

有了数据,怎么用好数据?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具有意义,不同维度的数据汇聚在一起,才能创造新的价值。一方面需要通过感知能力,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另一方面通过把现有各个相对独立系统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汇聚,建设“统一数据底座”,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

图1: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持续创新解决数据供需的矛盾

预计到2030年,数字底座将给全球经济带来17万亿美元的经济贡献,数字底座做得好的领先国家,其产生的人均GDP将是起步者的2.1倍。因此,我们认为数字底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除了建设好泛在联接,数字底座的投入也非要重要。

未来10年,能源将进入低碳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

  • 在发电侧,受益于能源技术创新的驱动,未来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主力地位将逐步动摇,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增能源主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65%,光伏的平准度电成本将低至0.01美元,全球装机总量将接近6000GW。
  • 在用电侧,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交通出行将全面电气化转型,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60%,充电桩的数量将增长到1.28亿个。

因此,我们认为,绿色能源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度量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应对供给和需求的挑战,更需要度量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模型来评估ICT投资回报、ICT产业规划路径,以及人才生态准备度。

华为与超过千位学者专家长期探索,积累了10年指数研究经验,共同构建了国家数字化评估体系。自2014年开始,华为发布了全球联接指数GCI(Global Connectivity Index),量化联接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对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我们将GCI升级到全球数字化指数GDI(Global Digitalization Index),GDI是一个综合反映国家ICT产业发展成熟度的工具,在原有GCI指标基础上,扩充了对算力、存力、云、绿色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估,量化各国ICT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价值,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建议。研究发现:ICT产业发展成熟度与人均GDP增长密切相关,每1美元ICT投资能够带来8.3美元的数字经济增长,然而,各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获益程度不一。

未来,随着数智化技术规模应用,GDI还将进一步演进到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Global Digital Intelligence Index),持续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发布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

围绕着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大关键挑战,我们与客户、伙伴一起长期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路径及度量方法3个课题。

通过发布《智能世界2030》,《迈向智能世界》和《全球数字化指数GDI》,期望能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建议,助力国家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参与到这3个课题研究的客户、伙伴,尤其是IDC的各位专家。

第四次工业革命刚刚拉开序幕,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给各国带来平等的发展机遇。我们看到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未来充满了想象,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越是不确定性的时代,越需要凝心聚力;华为愿意与各国、各产业界开放合作,应对挑战,携手探索智能世界,共赢数字经济未来。

图2: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文/黄海峰

《海峰看科技》新媒体主编

转载自《海峰看科技》

如何解锁智能世界密码?从华为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找答案

全球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各国需要可量化的参考和决策建议。华为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提出了很有洞见力的新趋势和创新路径。

在当今全球经济版图中,数字经济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全球数字化指数(GDI)2024》报告显示,ICT 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例如,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投资 1 美元,能够带来 8.3 美元的数字经济产值。

数字经济的宏伟大厦离不开ICT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如何持续夯实ICT基础设施建设?近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发布了新版《智能世界2030》、《迈向智能世界》和《全球数字化指数(GDI) 2024》,为ICT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参考。

“数智化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全流程,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ICT基础设施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华为将继续推动联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与产业界通力合作,共同抓住机遇,携手共赢更加繁荣的数字经济新时代。”对迈向未来智能世界,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致辞中如此说。

我先代大家通读了下新报告,非常值得收藏。为了保持全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各国需要可量化的参考和决策建议。华为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提出了很有洞见力的新趋势和创新路径。我来给大家解读下。

智能世界如何从梦想照进现实?

未来机会在哪里?我们看到,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预计未来几年内其占全球GDP的比例将持续攀升。同时,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的重大突破,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

站在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初期,企业对于智能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希望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决策,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实现领先。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先思考清楚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未来方向,以终为始,来思考今天的战略和行动,才能行稳致远。

拨云见日可不容易,咋办?我们看到,华为基于自身的智能化实践,以及多年支持各行各业智能化的探索,总结出一套探索智能世界的新成果,引领全球ICT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具体来说是“两本报告一指数”,一是《智能世界2030》阐述了ICT产业未来愿景,包含未来场景、产业空间和技术特征;二是《迈向智能世界》提供了ICT产业发展创新路径;三是全球数字化指数GDI来衡量ICT产业发展成熟度对经济的影响。

不难看出,《智能世界2030》犹如一盏明灯,为行业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迈向智能世界》系列报告如同一张精细的地图,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智能化转型方案;GDI则像一把精准的尺子,为衡量数字世界的进程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

正如华为所言:“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将持续创新来应对数据供需矛盾,泛在联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数字底座是加速器,绿色能源是新动能。期望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能为各国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建议,助力全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

从八大维度,窥见未来智能世界2030

随着智能世界的进程明显加速,新技术和新场景不断涌现,产业相关参数指数级变化。华为对2021年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进行系统刷新,展望面向2030年的场景、趋势,并对相关预测数据进行调整。

在2024版《智能世界2030》报告中,华为从宏观趋势入手,通过对“医、食、住、行、城市、企业、能源、数字可信”八个维度在下一个十年进行前瞻性地展望。

根据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联接总数达2000亿,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全球光纤宽带用户数量达16亿,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00个机器人共同工作,全球可再生能源产量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达65%。华为描绘出的智能世界2030图景是怎样的呢?

具体来说,其一,在“医”维度,将普及数智服务医疗,让生命有质量;其二,在“食”维度,将通过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其三,在“住”维度,新的交互体验,将让空间人性化;其四,在“行”维度,智能低碳出行,将开启移动第三空间;其五,在“城市”维度:数字新基建,将让城市有温度,更宜居;其六,在“企业”维度,新质生产力将重塑生产模式、增强企业韧性;其七,在“能源”维度,绿色能源将更智能,呵护蓝色星球;其八,在“数字可信”维度,数字技术与规则将塑造可信未来。

以医疗领域为例,面向2030,ICT技术将成为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柱。通过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提升,各类智能健康应用场景将加速实现,让更多人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根据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通用计算总量将达(FP32)3.3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十倍,AI计算将达(FP16)864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4000倍。

基于上述预测,华为针对医疗领域提出了三大探索方向,分别是:一是关注健康数据价值,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二是数智赋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普惠性;三是多学科融合推动医学科研创新,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和高效化。

除了系统性地更新八大场景的最新预测外,华为还发布了一系列详尽的产业报告,剖析了各行业在智能时代下的转型路径、挑战与机遇,为全球伙伴提供了宝贵的洞察与指导。

以《迈向智能世界》,引领ICT产业新航向

基于上述愿景,华为和产业伙伴一起持续探索,洞察ICT基础设施产业的趋势变化,提出5.5G和全面智能化时代目标,并通过《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给出行动路径。

通过阅读《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笔者发现其涉及全面智能化、云计算、数据存储、云核心网、ICT服务与软件共五大产业方向,通过持续识别各产业近期趋势变化以及实践,给出行动建议,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携手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总共涉及九大产业内容,本次主要上线的是企业相关内容,后续还将持续上线,将涉及移动网络、全光网络、数据通信、自动驾驶网络等领域,可持续期待。

第一,在全面智能化领域,华为认为AI商业落地迎来新一波快速发展,企业应该从价值场景驱动、产生高质量数据、基于云构建可持续满足企业AI应用的基础设施等层面抓住全面智能化机遇。

看到这,你难免会好奇,企业走向智能化是大趋势,究竟何为全面智能化企业?在华为看来,全面智能化企业应该具备“6个A”的特征:Adaptive User Experience 自适应体验、Auto-evolving Products 自演进产品、Autonomous Operation 自治的运营、Augmented Workforce 增强的员工、All-Connected Resources 全量全要素全联接 、以及AI-Native Infrastructure 智能原生基础设施。

第二,在云计算领域,如何通过云上跃迁,让AI重塑千行百业?华为提出了四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构建AI原生基础设施,提供弹性、高效、多元的算力;二是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为大模型高效供数;三是构建多模态多尺寸模型,实现场景与模型的最佳匹配;四是开放价值场景,使AI Agent成为企业AI落地的新方向。

第三,在数据存储领域,基于金融、运营商等行业的数字化快速走向数智化这一趋势,行业呼唤高质量的数据和高效数据处理,华为基于数智化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给出五大展望。

第四,在云核心网领域,华为探讨了运营商关心的AI和5G-A新能力的商业变现两个问题。从AI入端、网、业,5G-A新能力和电信云演进三大纬度,洞察核心网演进六大趋势。

第五,在ICT服务与软件领域,当行业数字生产力成为智能时代的主旋律,为了全面拥抱AI智能时代,华为提出ICT服务与软件领域十大趋势,全行业应该携手共进,做好准备。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文/徐勇

《人民邮电报》科技新闻部副主编

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以知促行,华为持续探索智能世界

行业领导者需要通过思想创造、价值引领、标准制定等方式承担更大的义务和责任。华为发布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不仅为ICT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参考,也传递出自身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到2030年,全球联接总数达2000亿,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YB,相比2020年,增长23倍;到2030年,全球通用计算总量将达(FP32)3.3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十倍,AI计算(FP16)864 ZFLOPS,同比2020年增长4000倍;

到2030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00个机器人共同工作,有100万家企业会建设自己的5G-A专用网络(含虚拟专网),云服务占企业应用支出比例达87%,AI计算占企业IT投资比例达7%;

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所销售汽车总量的比例达82%,整车算力超过5000 TOPS,智能汽车网联化(C-V2X)渗透率达60%……

这是9月19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发布的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之新版《智能世界2030》中一些很吸睛的亮点。如今,数字化变革的浪潮已经扑面而来,作为行业领导者,更需要通过思想创造、价值引领、标准制定等方式去为行业承担更大的义务和责任。本次行业盛会上华为发布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不仅为ICT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参考,也传递出自身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六个“A”成为智能化时代的企业特征

展望智能世界2030年的愿景,人们希望进一步提升生命质量,普惠绿色饮食,改善居住体验;不再受出行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的困扰,无顾虑地使用绿色能源、享受各种数字服务;放心地将重复性的、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完成,从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意义、有创意的工作和兴趣中去。为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行各业持续探索的动力。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主题演讲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出,AI技术的持续进步正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的不断深化,走向全面智能化。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这“6个A”分别是自适应体验(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演进产品(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治的运营(Autonomous Operation),增强的员工(Augmented Workforce),全量全要素全联接(All-Connected Resources),以及智能原生基础设施(AI-Native Infrastructure)。

这些特征不仅代表了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未来方向,也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全面智能化的具体路径。通过在这六个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创新,企业将能够在智能化时代取得竞争优势。

全面系统思考智能世界

ICT产业是智能世界的基石。在智能化时代,ICT产业的发展对于构筑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数智生产力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未来ICT产业空间发生巨大变化,对联接、算力、存力、运力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新型数智基础设施战略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需要清晰的对齐发展目标。此次大会上,我们看到了华为在这方面发布了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

9月19日上午主题演讲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布了全球数字化指数GDI。

华为自2014年开始发布全球联接指数GCI,用以量化联接对数字经济的影响和价值。汪涛指出,随着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华为与IDC联合研究,正式发布全球数字化指数GDI,在原有GCI指标的基础上,扩充了对算力、存力、云、绿色能源等数字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估,量化各国ICT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价值。研究发现,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投资增加1美元,带动8.3美元的数字经济产值。未来,随着智能化的规模应用,GDI将进一步演进到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持续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在9月19日下午举行的“携手探索智能世界,共赢数字经济未来”主题论坛上,华为整体介绍了华为探索智能世界新成果,发布新版《智能世界2030》和《迈向智能世界》系列报告。

《智能世界2030》提出了八大预测目标,旨在描绘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这些目标涵盖了医疗、食品、居住、出行、城市、企业、能源和数字可信等八个关键领域。这些展望不仅体现了对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更高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期待。华为通过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旨在与产业伙伴共同探索和实现这些愿景,推动社会向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迈向智能世界》系列白皮书则涵盖无线网络、云核心网、数据通信、全光网、自动驾驶网络、计算、数据存储、云计算、ICT服务与软件等产业方向,通过持续识别各产业近期趋势变化以及实践,给出行动建议,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携手加速迈向智能世界。其中,今年增加的《全面智能化》子集是重点,也是徐直军讲到的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的内容来源。

这三个重要的思想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对于ICT产业的未来进行了预测和量化分析。《智能世界2030》阐述了ICT产业未来愿景,包含未来场景、产业空间和技术特征;《迈向智能世界》提供了ICT产业发展创新路径,全球数字化指数GDI衡量ICT产业发展成熟度对经济的影响。这些思想内容是华为和产业、智库共同研究的成果,也是基于华为自身数智化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分享。

正如华为所说:“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将持续创新来应对数据供需矛盾,泛在联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数字底座是加速器,绿色能源是新动能。期望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能为各国提供量化参考和决策建议,助力全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

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智能化时代,具有思想领导力的企业对客户和伙伴而言更具吸引力,因为各行业客户都希望与最具领导力的领先企业合作,以完成智能化升级的最佳实践。此次华为发布探索智能世界系列报告,不仅是自身知行合一的一次亮相,而且彰显了行业担当,为“共赢行业智能化”这个大会主题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注释。

symbol t

拥抱All Intelligence时代,共赢行业数智化

文/刘启诚

《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

转载自《通信世界》

走向全面智能化,智能时代如何打造智能企业

作为数字时代的领军者,华为最先感知到了智能时代的到来。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在AI、5G、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的加持下,人类正在创建一个智能世界。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拥抱全面智能化时代》主题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全面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给每个人、每个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共同推进全面智能化,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智慧助手,让每个企业成为智能化企业,让每辆车都能无人驾驶。”

作为数字时代的领军者,华为最先感知到了智能时代的到来。二十年前,我们谈论数字世界建设,今天我们关注智能世界的发展。确实,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在AI、5G、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的加持下,人类正在创建一个智能世界。但智能世界是什么?我们如何跨进智能世界?这是当下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

什么是智能世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智能世界必然是一个全面数智化的时代,数智化将重新定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全流程,并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生产效率改善,推动世界跨越式向前发展。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华为发布了《智能世界2030》(2024年版)报告,报告通过对2030年的“医”、“食”、“住”、“行”、“城市”、“企业”、“能源”、“数字可信”八个维度的展望及对未来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与探索,描绘了智能世界2030的美好图景。

比如在医疗领域,面向2030,AI、大模型、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成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基础。这些技术将贯穿医疗各个环节,从疾病的早期诊断到精准治疗,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和高效化。通过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提升,各类智能健康应用场景将加速实现,让更多人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再比如“住”,2030 年,人们的家中将遍布各类智能家居,生活、娱乐将被新的交互模式来重塑;楼宇将安装各种智能管控设备;社区也将拓展更丰富的智慧功能。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大带宽、低时延的联接及智能化的场景式交互来提供亲切自然的居住体验。

这些愿景会实现吗?在华为看来,这是必然的。因为AI技术的持续进步正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的不断深化,走向全面智能化。AI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从AI的商业进展来看,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进步像AI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华为认为,数智化革命正在重新定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全流程,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ICT基础设施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华为将继续推动联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与产业界通力合作,共同抓住机遇,携手共赢更加繁荣的数字经济新时代。

而华为早在AI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如果回顾下近年华为全联接大会的主题,就会发现,华为过去6年来一直在强调关注一件事:AI。2018年华为开始启动AI发展战略,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并把AI定位为通用目的技术;2021年,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分享了盘古大模型使能各行各业智能化;2023年明确公司全面智能化的战略;今年,华为宣布全面拥抱智能化。6年来,从启动、推进、加速到迸发,华为将AI和ICT技术深度结合,助力各行各业智能化不断深化,走向全面智能化。

但要走向全面智能化,构建先进的数智基础设施也是关键。数字化是数智经济发展的底座,数字化成熟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当前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为人工智能的到来做准备。本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与IDC联合研究的全球数字化指数GDI。研究发现,GDI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人工智能准备指数(AI Preparedness Index)存在高度 相关性,GDI 分值高的国家,人工智能准备度更为充分。因为联接、算力、云、存储、绿色能源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和普及的基础。高速低时延的网络联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先进的算力与存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大量数据的分析、学习、推理必须依托强大的算力来快速完成任务,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实时性和高效 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增加了对先进算力和存力的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将导致数据中心等基 础设施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如果使用传统非绿色能源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绿色且廉价的能源的保障。对于有人工智能战略的国家,适度超前投资数智基础设施,将助力加速迈进智能世界。

影响智能化发展的8大数智基础设施涵盖无线网络、数据通信、全光网、自动驾驶网络、算力、数据存储、云计算、ICT服务与软件等。这些ICT技术与AI的结合,以突破想象的发展速度和进展深刻影响未来发展。以算力为例,作为智能化的关键基础,算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影响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大模型技术对算力需求巨大,对我国的算力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时代需要智能化企业

正如上文所言,智能化时代对联接、计算等产业提出新挑战,对行业发展是挑战,但对于企业来讲,将是巨大的机遇。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推动智能化时代前进的企业,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落地意味着企业数智化进程的加快。

站在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初期,我们每一个企业,不仅希望今天尽快利用AI创造出价值,同时也希望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实现领先。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智能化时代抢占先机呢?

华为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答案。前面说过,6年前,华为就看到了AI对行业、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早先布局。

徐直军认为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

第一个A是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适应体验。是指智能化企业应该能够感知并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兴趣、品味和环境变化,主动调整提供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够适时和同时满足海量个性化独特需求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预设的确定体验到自适应体验是一次跃迁,每个企业都需要提供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客户体验。

第二个A是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演进产品。是指智能化时代的产品将具备自主学习,持续迭代,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自优化和自演进,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越开越好开。产品从产品数字化到产品智能化是一次跃迁,将极大改变竞争,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把智能化能力融入自己的产品。

第三个A是Autonomous Operation:自治的运营。是指要实现业务流程高度自治运营,从感知、规划、决策到执行,端到端自主闭环。企业运营自动化是多年以来很多企业一直在追求的,运营的自治化是运营效率提升的一次跃迁,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在更广、更深的范围用AI赋能和改变企业运营。

第四个A是Augmented Workforce:增强的员工。是指要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懂我”的智能助手,高效、高质量完成每一件工作。让AI造福于人类是AI存在的意义,让员工有更好的工作体验是每个企业在智能化时代竞争力的关键基础。

第五个A是All-Connected Resources:全量全要素全联接。是指要实现企业的资产、员工、客户、伙伴、生态等全互联,所有业务对象、过程、规则实现数字化,不仅要提升信息的量,更要改善信息的质,从而使企业具备智能化必需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也就是深度、全面的数字化。

第六个A是AI-Native Infrastructure:智能原生基础设施。是指一方面,ICT基础设施要系统化构建,要能适应智能化应用的需要,即ICT for Intelligence,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本身的运维管理和体验保障要充分智能化,即Intelligence for ICT。

这六个A,是华为自身的智能化实践,以及华为多年支持各行各业智能化的探索的经验总结,既有智能化效果的分析,也有智能化建设的思考,或许对其它企业在智能时代如何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因为这六个A特征不仅是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未来方向,也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全面智能化的具体路径。通过在这六个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创新,企业将能够在智能化时代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今年华为《迈向智能世界》系列新增了《全面智能化》报告,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智能化企业发发展目标和企业如何落地全面智能化战略。除此之外系列报告涵盖无线网络、云核心网、数据通信、全光网、自动驾驶网络、计算、数据存储、云计算、ICT服务与软件等产业方向,通过持续识别各产业近期趋势变化以及实践,给出行动建议。华为希望和和产业伙伴持续探索,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携手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如何拥抱智能化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未来已来,每个企业都可能能成为智能化时代的赢家。

02.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Zhang Pingan

文/张平安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

云上跃迁,AI重塑千行万业

面向智能时代,企业要抓住机遇、用AI构筑自身领先优势,最核心的是从现在开始构筑起AI 原生的思维,积极拥抱AI,勇敢地开放企业的价值场景,让AI的模型、算力、数据的飞轮围绕着业务飞转起来。

AI的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目不暇接,几乎每个季度都有令人惊讶的新技术、新模型的发布。

对很多企业来说,是要积极投入AI中,还是观望等待?我想分享我们团队的一些成果。

过去三年,我们把盘古大模型应用到30多个行业,400多个应用场景中。

我们看到:

AI 大幅加速产品上市。尤其是以前研发周期长的领域,如药物研究,通过AI进行药物筛选,新药的发现周期可以从 3 年缩短至半年。

AI 正在彻底改变科学计算。如在气象领域,基于传统数值计算的台风预报,原来需要3000台服务器4 小时,现在通过气象AI大模型,缩短到了一张AI卡 1.4 秒,可以输出更精确的预报结果,效率提升了一万倍。

AI 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如在煤矿井下作业场景,通过AI视觉大模型技术,将视觉识别准确率从 56%提升至 98%,让工人不必下井,就可以操作大型矿机。

有了AI 助手的帮助,弥补了员工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减少操作失误,让员工平均工作效率可以提升30%。

华为云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智能时代已加速到来,所有的企业都应该积极做好准备。

图: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 张平安

构建AI原生思维从现在开始

面向智能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用AI构筑自身领先优势?

我认为最核心的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构筑起AI 原生的思维。将AI技术和工具作为核心要素,来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流程、IT架构、业务创新,充分发挥AI的潜力,提高效率,创新业务模式,解决复杂问题。

首先,我们要积极地拥抱 AI,敢于开放场景,构建企业的AI平台,让AI服务于企业的核心业务。通过我们的实践看到,越早引入AI,就越快收到成效。

第二,AI的算力至关重要。需要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AI 原生基础设施。

第三,数据质量决定AI模型的效果。要构建起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AI,而不仅仅是用于商业分析。

第四,围绕业务场景,构建合适的AI模型。模型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一个大模型可以适用所有的业务场景。

构建多元算力、弹性、高效的AI-Native云基础设施

从华为云上我们看到,客户对AI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长。到今年年底,我们预计对AI算力的需求可能超过对通用算力的需求。

以AI算力最优,构建弹性、高效的多元算力基础设施是AI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构建AI-Native的云基础设施是至为关键的。

面向高速增长的AI算力需求,我们已在华为的贵州、安徽、内蒙三大核心枢纽配备充足的AI资源。客户即可通过公有云的方式,按需获取弹性AI算力,也可使用专属的AI大模型算力专区。同时,客户也能将AI算力,通过华为云的全栈技术,部署到自己的机房。客户专有的AI算力,和弹性的AI算力具备同样的高可靠和高性能。

企业在云上构建AI算力的好处是不必操心风火水电,不必高成本储备AI服务器,更不必担心AI处理器的快速更迭。在云上可以随时按需获得最先进的AI服务。

面向智能时代,模型参数已由百亿走向千亿、万亿。为满足AI算力爆炸性增长,满足高可靠、高效能的要求,我们推出了全新的AI Native的云基础设施CloudMatrix,创造性的将CPU、NPU、DPU、存储和内存等资源进行对等全互联,为客户提供澎湃的AI算力。

Al Native 云基础设施 CloudMatrix正式发布。

这是业界第一个为AI而生,异构多元算力性能最优的“云架构”。基于CloudMatrix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将于年底上线,欢迎各位客户使用。

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

当前,很多企业都建有数仓和数据湖,用于企业商业智能。但面对AI的大模型,当前的数据平台还不能很好地为大模型使用,还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准备、知识抽取。面向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构建服务于AI模型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

首先,要能对数据湖的数据进行语义抽取,将数据与业务语义进行关联,转化为企业领域知识。

其次,要能通过AI自动生成大模型所需要的问答对、图文对,能将业务知识高效提供给大模型预训练和微调。

另外,要基于企业已积累的大规模数据,通过AI自动构建起企业的知识图谱。让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大模型,用自然语言对话方式,来快速实现各类任务。

为此,华为云全面升级了DataArts数据治理生产线,为客户提供面向AI、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包括AI和大数据融合引擎、数据开发治理、知识服务和数智应用使能服务。

构建多模态、多尺寸模型,实现场景与模型的最优匹配

企业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构建起多模态、多尺寸的模型,实现场景与模型的最优匹配,满足企业对大模型经济性和专业性的需求。

最近,华为云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0,它是一个全系列、多模态的大模型,有可运行在端侧的盘古E系列、高效推理的盘古P系列、处理复杂场景的盘古U系列、企业的统一AI大脑盘古S系列,参数规模从十亿到万亿。华为盘古大模型不仅包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和多模态,还包含预测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大模型,让企业能在全业务场景使用盘古的系列大模型。

面向智能时代的到来,企业应抓住机遇,用AI构筑自身领先优势。

从现在开始,就要构建AI原生的思维,将AI技术和工具作为核心要素,来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流程、IT架构、业务创新,充分发挥AI的潜力,提高效率,创新业务模式,解决复杂问题。

具身智能是工业界迫切需要攻克的场景。华为云与深圳市宝安前海合作共创,成立了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通过云侧智能和端侧智能协同,极大降低端侧设计的复杂度,大幅提升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泛化能力和任务执行能力。通过端云智能的结合,我们在创新中心已经把机械臂的操作精度从毫米级提升到百微米,刚性零部件的动态插装成功率达到99.99%。

多模态生成方面,我们进一步增强时空可控生成能力。以自动驾驶训练为例,我们不仅可以生成汽车正常行驶的场景,还可以生成随机性、偶然性、对抗性场景。我们将交通流、路网信息与大模型结合,生成超车、紧急变道等复杂场景。通过可控生成,大幅降低了智驾训练对海量路采数据挖掘的依赖。

勇敢拥抱AI,开放价值场景

通过我们与数百个客户的AI创新项目,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智能世界正在加速而来。我们需要建立起AI原生的思维,去迎接明天。那就是:积极拥抱AI,勇敢地开放企业的价值场景,让AI的模型、算力、数据的飞轮围绕着业务飞转起来!

华为云全球存算网,50ms时延覆盖

为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我们构建了KooVerse全球存算网,覆盖全球33个区域93个可用区,打造50ms优质体验服务圈,服务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基于华为云,客户可以获得最前沿的技术、广泛的全球覆盖和优质的体验。

主机核心业务上云

在中国的银行领域,除了数据中心上云,我们还做得更多。我们和中国的多家银行携手,将核心业务从主机系统搬到云上来,加速核心业务的现代化。

我们基于华为云的分布式云底座构建了秒级感知硬件故障的能力;基于弹性负载均衡、金融级分布式中间件,支持业务单元化部署;基于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大容量的扩容和多地多活容灾。在云上构筑了5个9的金融级高可用。

我们以1分钟发现故障、5分钟定界、10分钟恢复为目标,构筑了智能故障定界能力,让大规模云基础设施运维更加高效。华为首创操作系统原地无感升级的技术,升级过程不再需要迁移虚拟机,还可以批量并行升级,将数千个主机节点的升级时间从原来的数十天缩短到5个小时以内,大幅提升了云平台演进效率。

目前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选择华为来构筑云上新核心。

华为主机上云解决方案,面向全球客户,正式发布。

云上跃迁,迈向智能世界2030

智能化已成为最确定的发展趋势,云和AI则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为大家带来《云计算-智能世界2030》报告, 对行业未来场景和关键技术特征进行预测,欢迎查阅。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参与未来、创造未来。

华为云希望与广大客户和伙伴一起携手:云上跃迁,重塑千行万业,共同迈向智能世界!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Tao Jingwen

文/陶景文

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

数转智改,实现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AI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一场革命。企业要把AI变成一个真正能给业务带来价值的服务,一定要跟企业的流程、组织、IT、数据以及业务场景深度结合。根据华为实践经验,我们把这套工程方法总结为“三层五阶八步”。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答题。华为从2016年底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我们提出要以业务和技术双轮驱动,促进公司主要业务成功为目标,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和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而通过创新来改变公司的增长模式。

2019年,我们面临美国制裁打压和业务连续性的问题,既要结合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同时又要解决向下扎到根,突破生存底线的问题。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坚定地依托华为云构建的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坚定地推动全面上云,构建公司多元算力,摆脱对美国制裁,打造了新型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能力。我们依托华为云推进了整个公司的企业应用全面现代化,通过云化和服务化,实现了整个资源的效率从过去传统不到20%提升到40%以上,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公司整个生产办公系统的稳定性、韧性和安全性。现在,我们构建了全球整个生产办公系统,可用性达到了“五个9”以上。

近两年来,随着生成式AI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一次革命,正在改变着千行万业。AI既是这个时代革命的工具,也是一次工具的革命。华为通过组建了人工智能使能部,推进全面“业务+AI”赋能内部业务实现智能升级,把AI这个时代工具跟华为的数字化进程进行深度结合,各个业务领域进行全面的一体化协同,让华为成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企业的标杆。用一句话总结,数转智改就是:“战略是根本,数据是基础,智能是方向”。

图1:陶景文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作主题演讲

企业全面智能化架构,从1个“T” 升级为2个 “T”

数据底座无论对数字化转型还是智能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数字化建设能做得多深入,人工智能在企业或者行业里的垂直领域能做得到多高的应用水平,取决于企业数据治理的水平和数据的质量。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构建整个公司的数据治理和数据平台服务。我们花了差不多18个月,在整个公司围绕着从联接、汇聚到智能三个步骤,打造了第一个“T”,也就是华为第一代的数字治理和数字平台服务的能力。

在开展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要构建高质量的AI应用能力,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企业垂域的数据质量,同时要跟企业的支持中心做很好的结合。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引入AI的过程中,过去在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不能直接被AI所识别和学习。因此,在推进公司智能化升级的时候,我们又升级了数据的管理体系和平台服务。

我们提出,要升级AI数据治理体系,要将AI模型跟数据工具链深度整合,要在传统数据治理和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叠加一层AI安全治理和AI数据工具链,再基于华为云新型的AI算力平台,构建了企业新型的AI数据服务,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二个T。我们认为,未来所有的企业,要想管理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这两个数据底座是基本的,也是企业必须要构建的关键能力。

图2: 企业全面智能化架构,从数字化的1个“T”升级全面智能化的2个“T”

“AI”是一场变革。我们认为真正的能够把AI的应用引入到一个企业,必须跟我们的企业的业务场景、流程、组织、数据、IT进行深度的融合,才能构建出企业好的AI的应用。

“场景+流程+组织+数据+IT”,按三层五阶八步落地

AI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一场革命。企业要把AI变成一个真正能给业务带来价值的服务,一定要跟企业的流程、组织、IT、数据以及业务场景深度结合。

根据华为实践经验,我们把这套工程方法总结为“三层五阶八步”。三层分成了重新定义智能业务、AI开发与交付、持续运营智能应用,“五阶八步”就是从业务场景出发,沿着业务流程、组织,数据和应用指导业务如何一步步落地企业的AI。

首先,要定义好企业的AI场景,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AI的。我们总结了AI场景“十二问”,作为选择智能业务场景的关键手段。

其次,要重塑现有业务流程,将AI快速融入到实际业务场景中。以客服为例,华为有1万+坐席的呼叫中心,通过AI实现了客服回答准确率达到了96%,同时,我们意识到客服的海量数据和自然语言信息,可以帮助业务发现新的机会点,呼叫中心已经成为华为数字化智能化世界的客户工程部。

同时,企业里人人懂AI,会用AI将是工作的基础,我们成立了AI组织,开展AI训战提升公司AI人才浓度,并将AI融入任职标准,保障人员长期发展。只有掌握好AI技能,才能够对知识、数据和AI持续做好积累与运营。

根据华为过去的实践经验,我们把这套工程方法总结叫做“三层五阶八步”。“三层”首先是要定义AI的业务场景;第二层就是快速的开发出企业AI的应用和服务;第三层就是要组建一支专门的队伍做AI应用服务的持续运营跟升级优化。“五阶”要跟企业的业务场景、数据、流程、IT要进行深度的融合。“八步”是指八个具体的行动步骤,保证企业在实施AI的事情上能够做得快、做得好。

场景驱动,解决企业海量、重复、复杂问题

华为在推进AI的过程中,在公司开发、销售、服务,采购供应渠道等核心业务上,都启动了核心应用。但我们并不是全面覆盖、大范围推进,而是做深做透一个,研究一个,再预研一个。下面举三个例子。

在合同领域,华为有3000+合同模板,38万+风险项,通过对象/过程/规则的数字化,实现多人并行对一个合同,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协同,实现了多语种合同要素条款智能提取和比对,风险作业从2小时缩短到5分钟。

在研发领域,开发效率成为公司关键能效。我们给11万多研发员工配备了开发助手,利用大模型自动提取作业上下文信息,实现代码行级续写、函数生成、代码解释和注释,首行命中率已经达到了53.7%,采纳AI生成代码700万行/年。

在制造领域,我们组合决策式和生成式AI,多模型“系统工程”,利用华为云多模型能力,构建了计划求解器,AI视觉质检、装备预测性维护、制造知识赋能等能力,提升了制造整体生产力,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30%以上。

最后,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去做基础大模型。我们认为,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加上企业垂域的数据,来构建垂域企业的模型是关键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应该要做好模型的选择、测评和引入,同时要构建自身的AI数据生产线和AI增强训练的工具链,使得AI能够快速实施,最后做完AI,要能够融入到企业的应用里。

企业的AI是有边界的,企业直接使用外部的基础模型是有风险的。因此在引入AI的同时,也要关注AI的安全和治理,通过有效的治理可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从而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Yang Chaobin

文/杨超斌

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构筑新型基础设施,释放数智生产力

数据的互联和存储是基础,数字化的深度,决定智能化的高度,数据沉淀是智能化的基础,模型训练是智能化的核心。无论是基础模型的预训练还是行业模型的增量训练,都依赖于一个高效、可靠的训练系统。从数据的联接存储、到模型的开发训练、再到应用的推理部署,构建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并联合伙伴打造企业级AI解决方案,深入行业场景,使能数智化升级。

AI进入大模型时代,模型规模、序列长度、多模态等快速发展,同时AI Agent、RAG、SFT、COT等技术大幅改善AI幻觉、逻辑错误等问题,LLM的准确度已达91%以上,基本达到企业使用标准。今年,大模型推理应用爆发增长,全球用户数已达到2.3亿,AI的使用费用也在快速下降,逐步满足企业落地的经济性。技术和经济性的满足,推动了AI加速走向行业,中国已有53%的中大型企业启动了生成式AI的探索,并在营销、研发、IT流程等数字化成熟的场景初见成效。

然而,企业的数智化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基础设施、数据、场景、业务集成、生态协同等诸多挑战,任何瓶颈都会导致生产力无法充分释放。当前,企业仍面临着50%设备未联网,50%数字设备5年未升级。已联网的业务也存在数据分散保存、无统一视图,即数据孤岛。企业智能化,需要灵活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碎片化的场景SLA需求,同时还需基于业务数据不断的迭代演进和生态协同。

面向上述挑战,我们围绕企业的数据流,从数据的联接存储、到模型的开发训练、再到应用的推理部署,通过打造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全流程使能行业数智化升级。

图1: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杨超斌

数据沉淀:数字化的深度,决定智能化的高度

数据的互联和存储是基础,数字化的深度,决定智能化的高度。

随着生产数智化的发展,带来大量的“人”“物”和“机”的互联,园区内联接数量将10倍增长,差异化联接需求日益凸显。企业沟通协作更加频繁,视频会议每年增长30%以上,华为每天就有8万场次,保障会议质量成为CIO的重要任务。最后,业务上云和混合办公带来更多的企业网络暴露风险,企业遭受的勒索攻击次数每年增长40%。

为此,我们融合IP、POL、IOT等多种联接技术,基于极简架构,为企业快速打造高品质园区网络,通过端到端切片为不同应用提供差异化服务,保障关键业务质量。

我们通过自身的长期实践,打造了IP网络和IdeaHub视网联动的能力,将高并发情况下的会议时延从200ms降低到50ms、帧率从12fps提升到30fps,解决视频会议常卡顿、体验差的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我们打造了跨域安全态势感知解决方案,通过网络、安全、存储和终端的立体联动,可快速发现网络威胁并实时处置,确保关键数据不丢失。

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产品,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

随着联接数量的增长,企业的业务数据也千百倍的增加,数据规模从PB增长到EB级。但是,不同业务的数字化进程不同,数据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设备上,缺乏统一视图,无法高效利用,数据孤岛制约着企业数智化发展。为此,华为推出“一湖三池”的存储解决方案,让海量数据资产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

华为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ICT产品和技术,构筑新型数智基础设施,使能千行万业数字化。我们将继续协同伙伴,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联接服务,帮助打破数据孤岛,加速AI在行业中的应用。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与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创造一个更加繁荣的生态,不让任何企业在智能化时代掉队。

首先,通过Omni-Dataverse全局文件系统,完成跨地域、跨设备的数据资产全局可视、可管,数据访问入口也实现统一。

其次,利用数控分离等创新架构设计,实现TB级聚合带宽,4倍提升数据吞吐速度,支持RAG向量新数据范式,提升AI训练和推理的数据供给。

最后,结合8倍高密硬件设计和算法创新,支持EB级容量平滑扩容,以满足未来多模态、万亿参数大模型对容量的需求,并通过6层数据保护技术和3倍的备份性能,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相信新一代Dorado一定能够更好的激活企业数据价值。

华为iMasterCloud云管平台,打造企业极致运维体验

运维管理是企业数智系统的中枢,随着园区ICT设备的倍增,设备种类型号繁杂,老旧混杂,导致业务开通及维护更为复杂,跨产品、跨系统的高效运维已成为企业难点。同时,当前75%的中小企业无专业运维人员,54%的客户呼唤一站式的运维服务,并期望灵活部署。为此,我们推出了iMasterCloud云管平台,支持云上和本地两种部署模式,提供极致的运维体验。

首先,为了让企业能统一管理网络、安全、存储、会议终端等产品,提升运维效率,打通不同产品的跨域运维数据,实现一站式管理。

其次,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对ICT专业技术人才的依赖,让大量的ICT问题不再依赖于人、不再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和时间,我们为企业提供了专家式AI辅助能力,把问题交给AI来快速闭环和处理。

同时,为了让ICT系统更方便地与业务系统对接集成,我们的平台可以面向具体业务提供场景化能力开放。平台将于明年H1正式对外开放,欢迎大家使用和反馈。

智能觉醒:训练系统的可用性,决定智能化的速度

数据沉淀是智能化的基础,模型训练是智能化的核心,训练系统的可用性,决定智能化的速度。

无论是模型预训练还是增量训练,都需要基于业务数据快速迭代,Time to Accuracy是最关心的指标之一,也代表着企业投入训练的成本。然而,在预训练阶段,集群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稳定运行时长仅为几小时,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问题还在进一步恶化。面向场景的增量训练,所需的模型、微调算法、工具能力也相对零散,缺乏体系化的能力,难以实现AI模型的快速迭代。

我们基于华为在计算、网络、存储等ICT硬件领域的工程经验,全新打造了新一代的AI计算集群。结合上层的通信算法、并行加速算法、开发工具链以及系统运维上的积累,打造了更高效、可靠和易用的训练平台,从预训练到增量训练,使能客户敏捷高效开发最合适自己的大模型。

新一代AI集群Atlas 900 A3 SuperCluster,从节点创新到系统创新,重塑AI集群标准

由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堆叠而成的传统集群,在大规模训练时,资源利用率低,故障频发,严重阻碍着AI发展和创新。

Atlas 900 A3 SuperCluster基于超节点设计,突破Scale Up物理节点计算瓶颈,让成百上千个NPU以TB级带宽超高速互联、内存统一编址,就像一个节点一样高效工作。

在超节点基础之上,我们针对大模型训练的负载特征,自上而下设计AI原生的智算集群,通过算、网、存等跨域技术协同,进一步提升Scale Out的集群计算效率和可靠性。

Atlas 900 A3 SuperCluster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长从几小时提升到几天,训练效率也提升了2.7倍,让大模型训练变的更快、更简单。

华为CCAE集群自智引擎,定义集群管理平台标准

集群能否长稳运行,不仅依赖高质量硬件和先进的架构,也与设备运维管理关系密切。当前业界运维管理现状是多套运维软件并行,协议不互通,跨域故障无法快速定位,大规模集群的高效运行得不到保障。

依托三十多年的ICT设备管理运维经验,我们打造了集群级的运管平台:自智引擎CCAE,并定义大规模集群运维管理的标准。

第一,集群系统从传统的单域分管,走向计算、网络、存储的全域统管,实现跨域故障快速定位,并在业界首次实现超大规模集群级别的“0”隐患启动,故障“1”分钟感知和“3”分钟定位。

第二,可管理的集群器件数从百万级提升至亿级。CCAE首个实现亿级器件的全量纳管,并提供数字化地图,支持精细的故障排忧和资源优化。同时我们也开放管理能力的接口,支持客户快速对接自有运维系统。

第三个新标准是故障主动预防。CCAE集成多种故障机理模型和预测算法,及时感知亚健康模块,提前预防核心器件失效,让集群告别慢节点慢网络,可长时间稳定运行。欢迎大家多使用CCAE,我们也会持续夯实能力,支撑稳定生产、保护投资收益。

通过华为与科大讯飞的合作,昇腾提供了丰富的算子库,可以让昇腾上的软件开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可靠。同时计算性能也可以与业界主流厂商比肩。 基于这种软硬件架构我们搭建了一站式平台,客户可以使用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开发自己的应用,该平台集成了53个AI智能体,可以理解病历,生成医疗文档,以及进行医疗推理。借助其编程功能,该平台还使客户能够开展数据分析,以及商业规划。

华为在计算、存储、通信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科大讯飞也在大语言模型研发上保持领先,我们有信心,一个“AI为每个医生充当诊断助手,为每个人充当健康助手”的世界,很快就会到来。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陶晓东

行业赋智:推理系统的灵活易用,决定智能化的广度

人工智能要释放价值,千行万业的推理应用是关键。推理系统的灵活易用性,决定着智能化的广度。

为了支撑客户多样化的推理开发需求,满足在不同场景SLA。我们提供从模组、标卡、小站、到服务器的全系列推理产品,支撑客户多种部署形态需求。软件上提供昇腾推理引擎MindIE,兼容业界或客户的推理生态, 提升开箱性能,降低开发门槛。

同时,MindIE集成了业界最先进的推理加速技术,比如通信-计算融合算法、多级KV-Cache、PD分离等,大幅提升企业AI落地的经济性。

联合伙伴打造企业级AI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化引擎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模型最终集成到业务系统中,其实存在很多断点。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是企业落地AI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为此,我们联合伙伴共同打造了企业级AI解决方案,华为提供硬件以及AI框架、微调套件、工具链、推理引擎等所需的软件,伙伴结合他们的各种参数大模型,整合集成到解决方案中,为客户提供 从增量训练到应用部署 的全流程能力。

目前,昇腾支持50多个开源或私有的基础大模型,使能20多家原生伙伴开发出了100多个场景化企业级AI解决方案。

比如,科大讯飞的代码开发一体机,已在多个行业得到规模应用。在交通银行,已覆盖了全行360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AI生成的代码采纳率达30%,整体开发效率提升15%。

使能伙伴打造多样化产品,共筑产业生态,加速走深向实

行业场景的碎片化一直是制约AI规模落地的核心挑战,为了覆盖更多场景的智能化升级需求,我们也持续开放昇腾、鲲鹏硬件,并通过研发、生态、销售等支持,使能硬件伙伴打造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完善产品组合,进一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经过这一年的蓬勃发展,我们的硬件伙伴数量已经突破100家。各伙伴深耕细分场景,开发出200多款满足场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相信在与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打造更繁荣的产业生态,不让任何企业在智能化时代掉队。

构筑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全流程使能行业数智化

华为将聚焦ICT产品和技术,持续深耕,使能千行万业的客户,构筑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协同伙伴,使能企业高品质联接,打破数据孤岛,加速行业AI走深向实。

技术在演变、产业在转变、时代在蜕变,应对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迎接变化,拥抱变化。

让我们携手奋进,共筑坚实数智根基,共赴行业数智未来!

图2:构筑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全流程使能行业数智化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Wang Lei

文/王雷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

星河AI网络,共赢行业智能化

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加速,驱动网络向Net5.5G新代际演进。基于高质量应用体验保障,自动化流量精准调优,高效率算力释放以及高安全智能精准防护等Net5.5G网络四大关键特征,华为星河AI网络引入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构筑智能时代的新一代网络底座。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重塑着各行各业。在金融领域,中国工商银行将行业通用模型应用于风险防控,实现了对工业工程融资项目建设的进度监测,监测精准度提升约10%;在医疗领域,基于AI大模型的“良医小慧”,能够解释超过4500个检验项目和2800种疾病,有效提高医院的诊疗效率;在制造领域,上海宝武钢铁通过AI技术赋能热轧生产,精轧宽展预测精度提升5%以上,预计每年可以多产钢板2万余吨,增收9000余万元。根据华为的市场洞察预测,到2026年,AI在行业核心业务场景的渗透率将达到30%。

在AI无处不在的今天,智能化已深入干行万业,企业领导者需要通过制定AI-Ready的网络基础设施战略,助力企业拥抱智能化转型、捕获智能化机遇。

——IDC集团副总裁,亚太区总经理 Sandra Ng

面向Net5.5G时代,华为星河AI网络全面升级

行业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对网络的应用场景、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驱动着数据通信网络迈向Net5.5G时代。围绕Net5.5G网络的演进方向,华为星河AI网络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在园区网络、广域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等四大领域全面增强网络能力,旨在精准契合智能时代各行各业对网络的多样化需求,帮助客户抓住智能化发展机遇。

图:华为星河AI 网络解决方案

星河AI园区网络:AI 使能体验建网,跃升企业数智生产力

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不断深入,园区网络的联接范围不断扩大,联接对象不断增加,园区网络面临全新挑战。具体而言,两大难题尤为凸显。首先,据Gartner预测,未来两年超过80%的企业将融入生成式AI办公,每人将配备3至5个AI助手,这将导致园区终端联接数激增5倍,带宽需求增长10倍,流量会话数更是攀升至原来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如何在高并发环境下确保用户的体验,是园区网络亟需解决的首要难题;其次,音视频流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企业办公的核心应用,尤其是高层会议的质量对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很大影响。如何优先保障关键业务及用户的网络体验,是园区网络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华为星河AI园区网络通过无线、应用、运维三大体验升级,引领园区网络从联接建网时代向体验建网时代跨越。

第一,无线体验升级。华为全球有20万员工,60万终端。过去,由于AP干扰等问题,多用户接入会导致网络性能雪崩,园区无线网络不得不采取限速措施,每终端的带宽上限只有20M,这就导致下载GB级软件镜像需耗时数小时,严重影响开发效率。现在,华为创新地引入X-Wireless智能无线调优算法,实现单AP、AP组、整网三级参数全局最优,打造了带宽不限速、覆盖无死角、无缝漫游的高品质无线园区,下载GB级文件只要几分钟。

第二,应用体验升级。华为每天召开8万余场次视频会议,以前IT报障最多的就是视频会议质量欠佳。这是因为视频会议等应用云化后,其IP地址和端口号不断变化,传统的静态QoS方案已经不再适用,网络需要基于流量特征智能识别出关键应用。为此,华为独家开发了智能调度引擎,通过把轻量化的业务感知模型嵌入交换机和Wi-Fi设备,实现智能、动态地识别应用,并对全业务流关键帧实时检测和调度,从而打造0卡顿的视频体验。针对VIP用户,华为基于独家超帧抢占技术,为VIP提供独享的“专车道”网络资源。即便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也能保证VIP用户的时延不超过50毫秒,体验0受损。

第三,运维体验升级。通过业界首个园区数字地图构建用户/终端,应用和网络三层立体可视,体验精准度量,实现一人轻松管理万人园区;网络数字地图结合NetMaster,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脑图联动定位,80%无线故障自闭环,分钟级故障定位。

Abraxas携手华为,通过云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全行业的产品组合,运营模式灵活,运维管理智能,技术支持可靠。

——瑞士Abraxas公司首席技术官 Levis Pereira

星河AI广域网络:AI使能新一代自感知自优化智能广域网

企业业务上云入算成为主流,生产网走向IP化,驱动着广域网络革新换代。

首先,以近期热门游戏 “黑神话悟空”为例,很多用户因本地电脑无法满足该游戏对显卡的高要求,购买云电脑服务以获得流畅体验,这就对广域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传统云游戏的网络时延约40ms左右的标准,“黑神话悟空”为保障体验要求时延低于5ms。除了云游戏,广域网络还需满足各行业多样化业务的网络时延等差异化需求。比如,电力行业继电保护要求时延小于5ms,铁路行业FRMCS系统则要求时延小于10ms。这就需要网络能够从海量数据中精准识别特定应用,并实时规划低时延路径。此外,面对云游戏等200万用户同时在线的场景,网络还必须具备百万级低时延路径规划能力。

其次,由于这些都是高价值业务,一旦出现长时间网络故障,影响非常大,所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华为引入AI技术全面升级广域网,实现应用体验“自优化”,网络问题“自维护”。

一方面,升级智能网元,保障关键应用体验。基于应用特征持续进行AI训练,精准识别新应用,准确率达98%,实现从传统链路级到应用级的体验保障;同时,SRv6智能云图算法自动优化路径,可以实现百万路径分钟级调整。

另一方面,升级智能大脑,提升网络可靠性。华为基于历史运维经验库,训练了运维智能体,可以主动分析预测网络隐患,实现90%故障分钟级自闭环。

南方电网全面应用IPv6+技术构建智能数据网,加速数字电网建设,以数字化绿色化“两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两型建设”的实践。展望未来,南方电网将携手华为持续深化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创新,以IPv6+为基础,探索内生安全、算力网络、Al通信大模型等新领域的创新应用。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处 处长 黄昱

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高吞吐、高可靠,使能AI算力高效释放

AI大模型迅猛发展,带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将增长500倍,相比之下,单卡算力仅提升15倍,两者存在巨大的供需剪刀差。通过算力集群优势突破单点算力性能极限,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海量算力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简单地扩大集群规模并不能直接带来集群有效算力的线性增长。因为集群的有效算力除了受限单卡算力和集群规模外,还受到“算力效率”和“算力可用率”这两大核心因素的制约。其中,“算力效率”主要依赖于网络吞吐率,而“算力可用率”则取决于网络的可靠性。因此,提升网络吞吐率和可靠性,是实现算力充分释放的关键。

但在实际AI计算场景中,流量特征表现为流数较少、每条流的数据量较大。使用传统静态Hash算法时,网络节点仅基于本地视角选择流量路径,容易导致链路负载不均衡,整网吞吐率往往仅达50%,从而严重影响大模型训练的效率。

此外,大模型训练周期长,且对故障容忍度较低。网络作为业务流量的交换中枢,其可靠性直接关乎整个集群系统的稳定性。但在大规模集群训练任务中,数以百万计的元器件在高负荷下运转,固有的硬件失效率与庞大的器件数量导致硬件故障频发。以光模块为例,由于常年运行在65℃左右高温,年失效率高达6.3‰,平均每3天便因光模块故障而引发一次训练中断。因此,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故障恢复速度,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通过升级算力效率和算力可用率两大关键能力,使能AI算力的高效释放。

一是算力效率升级。NSLB网络级负载均衡算法持续增强,从支持单任务演进到复杂的多任务场景,并实现三层组网超大规模集群下整网吞吐率提升到95%以上,让模型训练效率再提升10%。

二是算力可用率升级。全新推出的星联系列光模块结合独家光模块通道抗损技术,将光模块故障率从千分之6.3降低到万分之4,整网可靠性提升10倍以上。同时,创新闪启技术可保障设备单点故障集合通信不断链,AI训练月级不中断。

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华为打造了首个金融端到端400GE的AI大模型网络,有效地解决了集群的算力效率和可用率的问题;网络调优后,有效吞吐提升了38%,集群整体的算力可用度提升至98.7%。

——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网络通讯处高级副经理 牛文超

星河AI网络安全:AI赋能安全检测,守护智能化基础设施安全

科技如同一把双刃剑,AI技术亦是如此。攻击者利用AI技术快速识别系统漏洞、高效开发攻击代码,相较于传统病毒简单的复制和变异传播方式,AI时代的病毒呈现出高变种、高逃逸以及自动化生成的新特性。据国际知名反病毒测试机构AV-Test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每日新增的病毒数量高达33万,年增量更是数以亿计。这意味着,传统基于特征签名检测的安全防护手段已经失效,企业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的难度及成本显著增加。将AI技术融入网络防御体系,实现“以AI对抗AI”,成为当前网络安全防御领域内最迫切的诉求。

华为星河AI网络安全,通过跟踪现网全量流行病毒家族,推理出未知病毒检测、加密流量检测、恶意域名检测、恶意URL检测等18个AI安全小模型,实现未知威胁检测率领先业界14%。同时在设备侧,依托华为独有的AI core和自研操作系统能力,将AI模型下沉到防火墙等设备,实现微秒级AI推理,安全与体验双保障。

在海外某互联网服务商的POC测试中,基于瑞士权威非盈利安全组织Abuse.ch公开病毒库,华为以未知病毒检测率91%脱颖而出,赢得客户信任。

全面智能化的时代已然来临,构建一张领先的数据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华为愿与行业客户和产业伙伴一起,深入行业场景,共同探索新架构、联创新技术、把握新机遇,共赢智能未来。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Zhao Shaoqi

文/赵少奇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

星河AI园区网络,跃升企业数智生产力

星河AI园区网络,从传统园区网络的以联接为中心建网转变为以体验为中心建网,提升无线、关键应用/VIP和运维三大体验,AI赋能,跃升企业数智生产力。

园区网络联接着人、终端和应用, 视频会议增长和AI终端/应用的普及,带来了园区网络接入密度的3倍增长,带宽需求的10倍增长。用户不仅关注是否能连上,更关注是否连的好,对园区网络无线体验和应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诉求。音视频等应用云化,AI应用普及,让人均5+个AI助手,云边端协同频繁,会话10倍增长,对AI应用及音视频的保障提出新要求。同时对智能化的运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园区升级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而作为园区的“神经中枢”,园区网络在这场转型中占据核心地位,一个智能、高效、安全的园区网络不仅能够为园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还能够支撑起园区内的各种创新活动,推动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企业数智化发展进程,园区网络经历了无线化、云化等阶段。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园区内新终端和新应用不断涌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同时也对园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的普及,再到云化技术的融入,园区网络正逐步展现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香港大学通过华为高品质Wi-Fi 7园区网络,应对无线网络高突发数据传输的场景,并且满足广大师生对更高带宽的需求。展望未来,香港大学将与华为进一步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续、安全智慧的校园。

——香港大学首席信息主管及大学图书馆馆长 Flora Ng

智能化时代园区网络的新挑战

第一、终端数量快速增长,无线网络出现性能瓶颈。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标配,随时随地的高效移动办公成为常态。根据Gartner & ABI Research权威机构统计,园区人均终端数量从2022年的人均1台增加到了2024年的人均3-5台;无线终端数量近年来增长了近10倍,给无线网络带来了很大挑战。

第二、应用爆发,关键应用和重要用户的网络体验得不到保障。2023年AI应用爆发以来,应用数量增长10倍以上,其中包含会议助手、经营助手、营销助手、策划助手、文档助手等关键应用。以视频会议为例,在混合办公场景下,云盘下载大型文件等非关键应用会抢占大量网络带宽,导致重要会议、领导的网络体验得不到保障。

第三、海量设备和应用导致网络复杂程度和运维难度指数级增长。园区终端设备和应用增长了10倍以上,但是运维资源没有等比增长,有限的运维资源常常限于疲于奔命的状态:被动式的解决投诉问题、故障定位时间超过120分钟、90%以上的体验类故障无法回溯…..许多问题成为不解之谜。

第四、终端和业务的变化,打破了网络边界,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远程办公和业务云化打破了传统园区网络的边界,IOT设备、智能终端和BYOD(自带终端,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普及使得园区网络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风险。

图1: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 赵少奇

星河AI园区网络,以体验为中心,智能化体验保障

随着企业园区内联接对象的不断丰富,数智化的业务不断涌现,园区网络正在经历从以联接为中心走向以体验为中心的转变。华为星河AI园区网络解决方案,以体验为中心,通过无线、应用和运维三大体验升级,实现智能化的体验保障。

无线体验升级:华为领先发布全场景Wi-Fi 7系列产品,在室内、室外、IOT等场景,率先给客户带来了最新一代的无线体验。华为深耕无线领域,深入参与Wi-Fi 7标准制定,贡献了22.9%的Wi-Fi 7标准,在标准贡献中排名NO.1。依托智能天线与融合调度技术,华为Wi-Fi 7 AP吞吐量经第三方测试机构Tolly实测,吞吐量达到13.2Gbps,单终端速率可达到4.5 Gbps,相比Wi-Fi 6提升了2-3倍,高于业界Wi-Fi 7 20%。单AP可并发支持120路1080P高清视频不卡顿,相比Wi-Fi 6提升了50%,高于业界Wi-Fi 7 20%。

同时,独家推出Wi-Fi密盾技术,只有目标终端可以接收到正常信息,其他终端仅能收到叠加了噪声的无效信息;在数据加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无线安全,避免关键数据泄露。Wi-Fi 7 AP上行接口支持MACsec,在园区内构建了端到端的MACsec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链路级安全。

园区内流量的增长,带动无线Wi-Fi 7代际升级的同时,也推动了有线网络的万兆代际升级。华为推出了全系列多速率交换机,接入侧全端口2.5GE,利旧客户现网CAT5E线缆,升级不换线;为了支撑客户业务平滑演进,我们在业界率先推出RTU(Right-to-Use)License,支持接口带宽从1GE→2.5GE→5GE→10GE按需弹性升级,远程一键升级,无需更换硬件,无需重新上站维护设备。

图2:园区内端到端安全保障,信息0泄露

应用体验升级:华为推出业界领先的应用体验保障方案,AI加持的XNA引擎,智能识别6000+主流应用,为视频会议等关键应用提供专属快车道,实现3万人园区视频会议零卡顿。

图3:视频会议不卡顿,VIP业务0受损

在高精度的网络数字地图的指引下,搭载通信大模型应用NetMaster的智慧,我们正探索网络运维自动驾驶的未来,期望可以让网络运维变得更智能、更轻松。

——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马云龙

同时,针对VIP客户/终端,通过业界领先的超帧抢占和逐包功控技术,VIP客户和终端无需等待,随时随地享受优先权,即使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时延低于50ms,低于业界75%,实现VIP体验零受损。

运维体验升级:华为推出园区数字地图,实现了网络、终端/用户、应用三维健康可视;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用户旅程回放,实现用户体验可回溯;AI智能分析问题,助力网络运维人员迅速定位问题根因,提升管理效率,一名网工即可管理万人园区。同时,网络能耗实时可视,并通过AI分组算法智能推荐节能时间窗口,实现网络节能30%。

星河AI园区网络,以体验为中心,帮助客户建设面向未来的高品质网络,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跃升企业数智生产力。

图4:园区数字地图 + NetMaster智慧大脑,1人管理万人园区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Chen Banghua

文/陈帮华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

拥抱“三进三退”新机遇,F5G-A加速行业智能化

未来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光产业也迎来“三进三退”新机遇:面向家庭和园区网络的“光进铜退”,走向全光万兆;面向电力交通等行业通信网的 “光进电退”,加速SDH(同步数字体系)向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演进;油气管线巡检、周界防护等场景人工现场作业升级为智能远程作业,视觉、光纤感知等融合感知技术推动的“光进人退”。

面向智能时代,光产业“三进三退”全面加速:全球9000多个全光园区实现“光进铜退”;“光进电退”方面,电力交通等行业fgOTN替换SDH,已开启规模部署;“光进人退”方面,光纤感知实现80多个商用。

光产业 “三进三退”,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未来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AI终端逐渐成熟,同时AI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在多模态和实时交互方面都有飞跃式提升,AI应用加速全面普及。为了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华为在2023年发布了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其中感知是前提,保证数据采集;网络是基础,传输海量数据;算力底座和平台是关键,提供充足的算力和易用的工具。

具体到光产业来讲,主要聚焦在智能联接和智能感知部分。对于智能联接部分,在家庭和企业园区,网络正在从千兆走向万兆,光纤将替代铜线,“光进铜退”成为必然。在电力交通等行业生产网,SDH正在向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加速演进,带来“光进电退”。对于智能感知部分,主要的变化是“光进人退”。在油气管线巡检、周界智能防护等场景,人工现场作业将被智能远程作业替代,需要视觉、光纤感知等融合感知技术。

电网发展,通信先行。国网济南供电公司积极把握新型电力系统本质特征,创新推进fgOTN新一代通信技术与能源电力场景深度融合,打造新技术融合标杆,全力推动电力通信网高质量发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数字化与通信工作部副主任 梁栋

光进铜退在家庭:ISP抓住三波次变现,加速商业增长

根据全球各个区域光纤宽带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ISP可以通过覆盖变现、提速变现、体验变现三步持续实现商业成功。

第一步是覆盖变现。针对当前光纤宽带覆盖不足的区域,ISP需要加快光纤宽带建设,抢占人口红利。华为通过Nano OLT、Trouble Free ONT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ROI缩短到2.5年。

第二步是提速变现。针对当前处于百兆宽带的区域,需要通过从百兆到千兆的套餐升级,提升单用户ARPU值。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50家运营商发布千兆及以上套餐。

第三步是体验变现。基于FTTR提供高品质的超千兆体验。华为已在全球交付超过2000万套FTTR,助力运营商ARPU值平均提升40%。此外,ISP需要积极开拓FTTR toB业务,打开新的收入增长空间。

光进铜退在园区:F5G全光园区商用全面加速

当前,“光进铜退”正在从家庭走向园区。自从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后,F5G全光园区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在中国,通用建筑、教育、医疗、生产制造等多个行业已发布了超过10项行业和团体标准,并有9个省市已经启动编写区域无源全光技术标准。在海外,已经有11个国家启动了本地全光园区标准建设。同时,F5G全光园区商用也在加速,截至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9000个园区商用。华为推出的F5G全光园区2.0解决方案,支持12.5G/25Gbps到房间,相比业界带宽提升25%,通过硬隔离切片实现一张网承载生产、办公等多业务,TCO节省30%。

以算力网络赋能多行业数字化升级为目标,通过建设高效、灵活、安全的网络为基础,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参与到整个光通信产业的发展当中,共创新可能,共赢行业智能。

——中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郑军

图:华为光产品线总裁 陈帮华

燃气感知方案在成都高新区部署半年以来,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未发生过一起漏报和误报,7x24小时在线检测,并且在经历浸水等恶劣场景后,仍然能很好地保证检测性能,全天候守护城市安全。

——成都高新愿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志国

光进电退在行业通信网:fgOTN开启规模商用

SDH(同步数字体系)作为硬管道隔离技术,已经保障电力、交通等行业生产安全30多年。随着行业数智化升级,传统SDH设备面临带宽不足、设备老旧的问题。去年底ITU-T发布了fgOTN标准,明确将其定位为接续SDH的下一代标准技术。今年ITU-T继续完善了fgOTN在保护、时钟同步等特性上的标准规范。同时,行业正在加快老旧SDH网络改造的步伐,以中国为例,中国电力行业SDH改造量达到8000套/年。在解决方案上,华为今年初发布了业界首个支持fgOTN标准的光传送产品,已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山东等得到验证,可以很好地满足电力各种业务的承载需求。

光进电退在数据中心:助力智算训练规模和效率提升

当前,智算训练规模不断扩大,从万卡走向十万卡甚至百万卡。在四千卡规模训练以上,传统的纯交换机组网在扩展能力上存在挑战,每次智算规模扩展都需要对数据中心网络进行重构,成本高、周期长;同时,大量光模块容易引起失效,据统计万卡集群每年因光模块失效中断训练约60次;此外,算卡端口速率平均2年翻一倍,数据中心网络难以平滑演进。

华为认为,在数据中心引入光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今年,华为推出业界首个可商用的数据中心全光交换机解决方案,超密端口、超低功耗,可以做到千卡到百万卡按需扩展;免光模块,大幅降低失效率;并且基于端口级光交换,支持从400G平滑演进到1.6T,甚至更高。

光进人退:小型周界防护及光谱感知方案让更多场景受益

油气管线巡检、周界防护巡检、道路交通执法等众多行业场景当前仍需要人工现场作业,工作环境差、作业效率低。在智能化时代,光纤、视觉、雷达等能够多维度感知信息,通过AI加持,能实现更加精准的智能远程作业,让从业人员从室外现场“后退”到办公室,工作更舒适、更高效,实现“光进人退”。

校园网络和生产网络正在发生深刻变革。F5G-A技术,如FTTO、50G PON、fgOTN和光纤传感等正在迅速发展,提升了网络各项能力,加速行业智能。

——ETSI ISG F5G 副主席 Marcus Brunner

华为智能光纤感知方案, 在油气管线、埋地光缆巡检和周界防护等场景,已经实现了超过80个应用。例如,国家管网采用华为方案,实现了数千公里油气管线智能远程巡检。仅在山东一地,该方案就精准识别并及时防控施工威胁100+起。

拥抱“三进三退”,华为打造F5G-A创新产品

围绕“三进三退”,华为深耕千行百业场景,持续打造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光进铜退”,面向家庭网络场景,华为发布新款万兆Wi-Fi 7光终端华为星光 EN8145,助力ISP从百兆到千兆升级,让用户畅享极致Wi-Fi体验和家庭存储高速接入。面向教室、办公室等园区场景,华为F5G全光园区2.0方案全新升级,推出业界首款高密超万兆光终端华为星光P884E,实现25Gbps覆盖;面向医院、酒店、教育网场景,发布W617E等四款华为星光系列Wi-Fi 7光终端及光网关,打造Wi-Fi 7数智园区新标配。

在“光进电退”,面向电力、交通等行业通信网场景,华为发布业界首款端到端支持fgOTN标准的光传送系列产品组合Huawei OptiXtrans E6600/9600,为电力、交通等行业构建坚实可靠的通信网络。在智慧配用电场景,华为发布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双模方案,电表采集成功率达99.9%,300户的采集效率从15分钟提升到1分钟,助力电网“抄得稳”“抄得快”,加速电力数智化发展。

利用业界领先的F5G全光园区方案,华为帮助泰国孔敬大学建设一张高速、绿色、极简的全光校园网络,打造坚实的全光底座,助力孔敬大学教育信息化升级。

——泰国孔敬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Asst. Prof. Pipat Reungsang

在“光进人退”,面向城市燃气检测场景,华为发布基于光谱感知技术的智能燃气泄漏检测产品Huawei OptiXsense ES100,相比传统方案精度提升40%,寿命提升50%,三年免换电池。产品在成都高新区已试用半年,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今年年初华为提出光产业“三进三退”之后,全球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实践,我们精心挑选了全球100个优秀案例,覆盖电力、交通、政府、ISP、教育、医疗、制造等多个行业,为行业客户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

《孟子》中有句话,“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做事情乘时、乘势会事半功倍。华为希望携手全球客户、伙伴,一起拥抱光产业“三进三退”新机遇,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共赢智能时代!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Zhou Yuefeng

文/周跃峰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

数据觉醒,构建AI-Ready领先数据基础设施

数智时代是数据的黄金时代,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数据价值不断攀升。具备极致性能、高扩展性、数据韧性、可持续发展、新数据范式以及数据编织能力的全新AI存储,是企业在数智时代的强劲引擎,释放先进数据存力,铸就数智时代根基。

身处数据智能时代,我们目睹三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正引领行业的变革。它们分别是AI大模型,具身智能,以及科技人工智能。这三项技术都高度依赖数据,并由数据驱动。大型AI模型利用数据深入洞察物理世界,并将其转化为庞大的数据宇宙,而具身智能则利用数据的能力,对物理世界进行改造和升级,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图1: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 周跃峰

数智时代是数据的黄金时代

我们共同见证AI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也正在亲历数据规模每两年翻一番的爆炸式增长。如何去挖掘并验证海量数据的价值?答案是结合AI技术与数据的强大力量,去探索和理解微观物理世界的秘密。

以医疗领域为例,病理医生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病理分析,效率非常低。更为严峻的是,当前病理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在中国仅有2万名病理学医生,对于庞大的医疗行业来说这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数字病理解决方案的出现,通过数字化的阅片方式,病理医生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甚至达到原来的3倍之多。不仅如此,现在人们开始使用大语言模型去理解病理背后的原理,并实现自动阅片。这仅是通过利用数据改变行业应用的一个缩影,伴随AI技术的继续发展向前,数据所蕴含的价值还将被不断发掘,创造更多可能。

AI时代,IT基础设施如何变革

数智时代面向AI的IT基础设施和传统IT基础设施之间的差异已经愈发明显,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规模定律(Scaling Law),Scaling Law是AI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加(包括参数数量、数据规模和计算资源),模型的性能也会相应提高。这一发现促使企业们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构建更大规模的模型,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然而xPU和存储之间存在鸿沟,即存储和xPU之间需要超大带宽,这是亟需采取行动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次,AI集群的可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伴随AI集群规模的扩大,故障率也随之变高,目前世界上千卡以上的AI集群可用度往往不足50%。这意味着,即使我们不断增加GPU、NPU的数量,其利用率却呈反比降低。对于投资成本高昂的AI集群来说,超过一半的算力资源闲置将是极大的能源与投入浪费。

再者,长上下文的普遍性也给我们带来新启发与挑战。如果我们希望机器能像人类一样进行逻辑性的思考,那么如何更好处理长上下文是一个必须应对的问题。长序列的干扰会让系统更加复杂,导致推理时延增加与单卡吞吐量降低。

因而与传统存储相比,AI时代的存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要素。过去,主要是通过数据存储的性能、容量及可靠性三个维度的优化来不断提升数据效率;面向未来,数智时代还需增加数据范式、绿色节能与数据编织三个新的维度提升,才能充分提升数据效率、释放数据生产力。

图2:AI时代存储

全新OceanStor AI存储,全面使能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在实现高性能AI存储的道路上,华为研发团队今年成功推出专为AI应用设计的新一代OceanStor AI存储,在多项能力上取得突破。

第一、数据编织。数据资产能够被高效利用的前提,是实现数据资产的可视、可管、可用。数据编织,就是能够实现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数据。即通过数据资产的统一视图,实现跨域、跨站点、跨厂家等复杂数据的全局可视、实时更新。实现跨域数据按需缓存加速,温热数据自动分层,数据调度效率提升3倍。

第二、数据韧性。随着数据价值的不断提升,需要系列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一方面体现在通过专业存储设备在架构、节点冗余设计等方面的可靠性,构筑多级的安全可靠机制,实现99.9999%高可用性,不必担心因数据的问题影响AI业务运行;同时针对日益增加的数据勒索风险,内置勒索攻击检测功能,对勒索病毒检测率提升至99.99%,打造立体化的防勒索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

第三、绿色节能。节能减排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预计将达到2022年的2.3倍,其中数据中心一半以上的电力消耗都将被AI占据。存储作为数据的载体,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单位数据存储的能耗优化改进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存储介质应用创新和整机硬件创新,华为OceanStor A800存储实现每单元容纳超过1PB容量,且每TB能耗不到1瓦特。

第四、极致性能。全新OceanStor A800 AI存储单台设备带宽超过500GB,IOPS可达到2400万。在近期全球最权威、影响力最广的AI基准测试MLPERFTM的Storage V1.0 AI基准测试中,该存储产品在总性能、每节点性能、每U性能均为全球第一。为了打造更强性能,OceanStor A800 AI存储采用业界领先的数控分离对等架构存储系统,重定义存储软硬件系统;存算联动NDS(NPU直通存储),突破访问瓶颈,数据加载速度提升五倍以上,显著提升训练集群可用度。此外,OceanStor A800也是业界唯一单存储支持十万卡的产品,集群可达到百亿IOPS与数百TB带宽。

第五、高扩展性。AI时代,企业数据的留存率越来越高,所需存储容量要求更高。OceanStor A800 AI存储支持十万卡集群,可横向扩展2048个控制器,支持EB级的容量扩展。同时它可以加入更多的DPU和控制器,使得整个体系进行灵活扩展。

第六、新数据范式。OceanStor A800 AI存储具备实时张量支持,长序列支持和检索增强等功能,具有长记忆的新范式。其把企业最新垂直化的数据进行向量化存储和检索,大幅度降低企业接入和使用AI大模型的难度。使能多维“张量”格式的数据,通过智能检索引擎,具备快速的张量数据检索能力。另外,基于多层KV-Cache 实现长记忆存储,通过以查代算、推理过程数据在推理集群内共享等方式,减少推理算力的压力,进而有效支持千万Token 长度的无损超长序列, Token时延降低78%,单卡吞吐提升67%,全面提升推理效率和精度。

OceanStor A800是完全对称的集群式AI存储,单套存储设备可支持10万卡级集群全互联,通过构建前端网卡全共享、控制器与后端SSD盘全互联的技术架构。一套OceanStor A800 存储最多可实现与19.2万卡训练集群的静态全连接,性能提升40%,空间占用降低80%。

在企业进行AI训练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由于主动调优或故障导致训练的频繁中断。据统计,AI训练中心持续训练的时间最长仅为2.6天,导致GPU/NPU必须反复保存Checkpoint数据。中国移动将华为AI存储用于大模型训练,以存强算,实现150PB单存储集群、8TB/s带宽和2.3亿IOPS的能力,端到端训练效率提升5%,为后续更大规模大模型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以存代算,长记忆存储大幅提升推理体验

相较于大模型训练阶段,AI推理构成了企业AI应用实现商业变现的先决条件,长上下文处理无疑是未来推理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多样化的信息来源,AI系统需要整合多元数据来进行多维度推理,这会大幅提高AI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为此,从数据存储的角度来进行解题,是一个新颖的创新方向。在华为的AI存储中就集成了名为“长记忆”的技术。

想象一下,当人进行思考的时候,尤其是深度慢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并非从头开始,有时我们会依赖长期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回顾辅助思考。当前AI推理场景的KV-Cache仅在内存中临时保存,由于容量成本限制,仅能实现秒级、分钟级的短记忆,在面对多轮对话、长上下文场景,推理过程中产生的KV-Cache存不下问题更为突出,急需解决KV-Cache全局共享和推理记忆持久化问题。受此启发,我们在存储器架构中,分别设置了多层KV-Cache,包括第一层近xPU高速缓存、第二层DRAM缓存,以及第三层SSD长记忆存储。这一多层次架构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系统不必每次从头计算,当系统识别到某项计算任务之前已经执行过时,便会直接从“记忆”中调取结果,而非在整个系统中重复计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通过这样的架构,我们能真正提高用户体验,还能增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推理的精确性,这将大大改善客户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每一个token所带来的成本,提升推理性价比,这一点尤其重要。

存储的发展一直由应用需求推动,从早期的数据库存储,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附加存储(NAS),再到大数据时代分布式存储对Hadoop等系统的支持,每一次应用革新都伴随着存储技术的进步。如今,随着AI成为绝对主流应用,我们坚信AI存储在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双重加持下,得以展现其巨大潜力,支持千行万业发挥AI强大的功能,持续创造价值。

AI正引领我们迈向变革性的存储新时代,我们期待通过这种前沿的AI存储方案,并与业界同仁共同努力,为数智化时代贡献力量!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Li Yi

文/李义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总裁

鲲鹏,为更先进的数智世界而计算

2024年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鲲鹏计算产业峰会在上海正式召开。会上,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李义发表主题演讲《鲲鹏,为更先进的数智世界而计算》,分享了鲲鹏更先进的架构创新、更高效的软硬协同和更开放的原生生态三方面内容,为先进而计算,让协同促创新,以开放致繁荣。

鲲鹏经过5年时间,以行践言,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战略,携手5500多家伙伴孵化了16500多个鲲鹏认证解决方案,培养了320多万鲲鹏开发者。鲲鹏生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所有客户、伙伴、以及朋友们的支持与包容,感谢五年来大家砥砺前行、风雨同舟!

鲲鹏,更先进的架构创新

鲲鹏持续投入更先进的架构创新研发,面向主板的天池架构、面向整机柜的天成架构、面向超密集群的天工架构,从最小的模组到最大的天工集群架构,不同的架构满足不同算力场景的需求。

发布最小鲲鹏模组,今年上半年,我们发布了高算力模组,集成度高,尺寸小,实现了组件6合1,尺寸比华为Mate X5手机还小,深受伙伴青睐。今天我们发布尺寸更小的中算力模组,它比高算力模组还要小1/3,打造灵活多样设备更加简单。

天池架构,面向数据中心,全量组件化、接口标准化、软件模板化,使得用户的定制机型上市时间可以缩短30%。

天成架构,创新性地采用水电网三总线设计,硬件部署时间降低75%,并做到柜内“零”光模块、“零”电源模块,全面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冷板式液冷设计,实现PUE≤1.15。

天工架构,面向超大规模集群,提供超高密的方案,创新地采用了三明治结构,空间利用率翻倍,全液冷方案,0噪音,PUE≤1.09,全电互联+正交设计,使得无故障时间提升3倍。

我们秉承伙伴优先的战略,支持13家OEM伙伴基于鲲鹏主板打造了200+差异化机型。

从主板开放到模组开放,今年5月,鲲鹏伙伴网络计划(Kunpeng Partner Network,简称“KPN”)正式启动,4个月时间,伙伴已经开发出10余款基于鲲鹏模组的优秀产品,包括多种边缘设备、工控设备。未来5年,将继续发展150+具备研发能力的KPN伙伴,带来更加丰富的设备类型,更好地服务用户。

鲲鹏,更高效的软硬协同

硬件产生算力、软件释放算力,通过软硬协同、全栈优化,提升计算整体性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华为已开源并持续贡献了openEuler和openGauss,本次会上,华为正式宣布开源openUBMC,发布新一代鲲鹏机密计算套件。

正式开源openUBMC,共同推动服务器管理软件的发展

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服务器管理控制中心)作为服务器管理中心,是算力节点智能化管理的核心。华为BMC以极致安全为根基,同时提供5大智能管理,全方位保障服务器稳定高效运行。此外,基于华为BMC软件灵活的微组件和插件化架构,BMC Studio 提供了一站式开发平台,提供:“拖、拉、拽" 式应用开发、一键编译和模拟仿真,提高开发效率。

华为开源BMC,希望与业界同仁共同推动服务器管理软件的发展,提升运维效率,确保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同时,助力伙伴可以快速完成自研价值功能的开发,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开源计划分为3个阶段,2024 年9 月对首批伙伴定向开放,今年底正式对鲲鹏昇腾伙伴开源,2025年3月正式开源。

图:华为鲲鹏计算业务总裁李义

发布新一代鲲鹏机密计算套件,打造全场景安全底座

机密计算是信息时代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基础,在传统数据中心,通过机密计算技术隔离出可信执行环境来保护用户隐私数据,是比较成熟的做法。伴随AI的普及,大量的端侧设备访问云端AI服务,使得用户隐私数据暴露在可信环境之外。

今天,新一代鲲鹏机密计算套件正式发布。在通算场景下,首创virtCCA实现安全域虚拟化,支持机密虚机和机密容器,让更广泛的应用快速迁移到可信环境,达成数据可信流通。在智算场景下,独创PCIPC架构,支持异构机密计算,无需设备侧改造,兼容主流GPU/NPU等设备并纳入安全域,构筑AI时代安全底座。

基础功能持续加固,AI能力重点升级,打造全场景协同的基础软件

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已达成获得中国新增服务器操作市场份额第一,今年已在全球领先的5大公有云陆续全面上线,为云上的用户提供便捷的使用通道。2021年openEuler创造性的提出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协同管理云、边、端侧的设备,来满足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的需要”。伴随着鲲鹏模组的开放,鲲鹏系的产品已覆盖数据中心、边缘和工业控制等场景。很多伙伴结合鲲鹏、欧拉协同的独有优势,打造了全场景的解决方案。

在社区伙伴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底openGauss在中国线下集中式关系型数据库的新增市场份额预计增长至3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openGauss全面增强AI能力,推出了智能交互系统和向量数据库,且充分和鲲鹏硬件底座软硬协同,大幅提升各个场景中应用的性能,发挥算力潜能,加速行业应用落地。

鲲鹏,更开放的原生生态

鲲鹏生态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年初鲲鹏原生开发全面启动,加持全流程工具链和全栈使能引擎,伙伴和开发者们可以屏蔽平台差异,聚焦在应用创新上发挥智慧与经验。在企业现有CI/CD流水线中融入鲲鹏DevKit原生开发能力,实现1套代码+1套流水线构建多平台版本,开发效率更高;并基于鲲鹏硬件、openEuler操作系统、鲲鹏BoostKit全栈软硬协同优化,让软件运行性能更优。

赋能原生伙伴,激发原生创新

目前,已经有200多家头部伙伴宣布启动鲲鹏原生开发,180多家伙伴完成了首批鲲鹏原生应用改造,300多个应用获得了鲲鹏原生认证,覆盖了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制造、以及水平软件领域。鲲鹏将持续加大原生开发投入,每年投入5亿元专项激励,用于赋能和培养原生应用伙伴和人才,通过技术赋能、开发支持、联合创新、共建共享等措施,未来三年,赋能原生应用伙伴预计1500+,帮助伙伴打造3000+鲲鹏原生应用,通用场景覆盖率超过85%,培养原生人才,激发原生创新,共同推动鲲鹏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以鲲鹏算力赋能高校,以高校科研引领世界

今年5月鲲鹏开发者峰会2024大会上,我们联合香橙派正式发布Kunpeng Pro开发板,支持高校人才基于开发板实践原生创新。

过去4个月,高校师生配套开发板丰富了系列教学课程实验,已经支持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6门必修课程的50多个实验,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结合鲲鹏原生开发环境进行应用开发、代码迁移、先进技术体验等。

同时,我们将率先联合一批头部高校,共建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与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提供四大支持:实验环境、创新资助基金、技术训练课程,众智计划课题等,培养一批顶尖计算人才,孵化计算+X的交叉学科,为计算产业孵化根植中国的世界级创新成果。

为先进而计算,让协同促创新,以开放致繁荣。鲲鹏将持续携手用户伙伴开发者,共创数智世界美好未来。

symbol t

构筑智能世界的数智基础设施

Zhang Dixuan

文/张迪煊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

激发原生创新,拥抱数智世界

2024年9月20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昇腾产业峰会在上海正式召开。会上,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发表“激发原生创新,拥抱数智世界”主题演讲。他表示,昇腾AI将坚持围绕基础软硬件、训推解决方案持续演进,做深技术根基,以原生技术促进原生生态,通过原生行动加速技术和商业生态的循环发展。

人工智能走深向实

大模型学习和泛化能力持续增强,促使推理应用快速增长。今年,全球AI应用活跃用户数量已从21年的1800万飙升至2.3亿,其中个人及企业级付费用户比例达15%,AI应用已逐步探索出多种商业模式。伴随AI Agent、RAG、SFT等技术发展,大模型准确度可达90%以上,促进了AI与业务的融合。在互联网、金融等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的行业,AI渗透率已超过30%。

在今天发布的《昇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生态白皮书》中可以看到,大模型已经渗透到金融业务全流程,从客服助手、开发助手、问答助手等通用场景逐渐深入到信贷助手等核心生产场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AI,我们正在创造能够增强和延展人类的技能。未来,AI+3D打印能够增强设计能力,促使3D打印设备走入千家万户;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增强出行能力,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技术将增强制造和服务能力,让创造人人可及。根据预测,到2030年,AI将带动超过万亿的产业空间,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想象。

人工智能技术及能力跃迁式发展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AI技术的进步速度远超以往任何一项技术。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模型能力将由传统的数据驱动转变为算力驱动,这对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突破大带宽高效互联、计算融合与并行、高负荷稳定运行等挑战,来提升有效算力,持续满足未来训练算力需求。

而伴随着模型能力的展现,推理应用也从记忆生成走向了思考、理解、推理。OpenAI o1基于思维链CoT、Token级别奖励强化学习等新技术,让AI展现“理科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新技术中更多的Token处理也带来更多的计算和内存需求,抬高模型的推理成本。我们需要通过算力的弹性扩容满足模型规模演进;通过计算、内存均衡技术提升有效吞吐;通过开发经验沉淀提升应用上线速度,降低每Token的推理成本。

图1: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

昇腾AI坚持围绕原生,生态跨越式发展

得力于大家的支持,昇腾AI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已经累计培养310万+昇腾开发者。今年3月份,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华为发布昇腾原生开发战略,呼吁更多原生力量加入;5月份,我们对CANN的算子开发接口、集合通信库、GE图引擎等进行深度开放,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灵活的原生开发工具;7月份,昇腾围绕基础软硬件及生态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推进AI创新落地。

到目前为止,昇腾已经累计培养3万+原生贡献者,20+伙伴及客户原生打造100+核心大算子、孵化了40+原生大模型,以及50+大模型应用,昇腾生态已经走向原生驱动。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客户、伙伴及开发者的共同努力,感谢大家的一路同行。昇腾AI将坚持围绕基础软硬件、训推解决方案持续迭代,做深技术根基,以原生技术促进原生生态,通过原生战略,加速技术和商业生态的循环发展。

高性能、高可用、高易用 训练系统发挥有效算力,加速原生创新

训练系统要充分发挥有效算力,训练性能、稳定性和开发成本是关键。昇腾训练解决方案始终围绕“高性能、高可用、高易用”持续创新,满足大模型训练算力的增长需求。

在训练性能上,为了充分利用超节点TB级带宽资源,我们独创了NB2.0通信算法,基于模型的分布式并行策略,在硬件层面自适应进行通信域优化。通过细粒度划分,减少通信步数,将带宽利用率从40%提升到了60%以上,通信算子的执行耗时减少40%以上。

图2:昇腾AI坚持围绕原生,技术快速迭代,生态稳健发展

在训练稳定性上,昇腾基于CCAE集群自智系统的全域统管能力,在训练前,提供健康状态检测和预防性维护,确保训练启动时处于最佳状态;在训练中,支持400+典型故障的动态检测和隔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故障发生后,通过断点续训能力快速恢复训练任务。同时,昇腾实现了业界先进的Step级CKPT保存技术。过去,我们只能手动设置CKPT保存周期进行关键数据备份,任务重启后将回滚到故障前最近一次的检查点上,带来小时级的损失。现在,通过Step级的CKPT热备份能力,任务可恢复到最近的训练Step,回滚损失降低到分钟级。同时任务重启范围也从进程级细粒度至Step级,万亿模型训练任务可以做到分钟级续训,保障大规模集群下的月级稳定训练。

在模型开发能力上,MindSpore持续提升动静统一能力,以1套API使能2种模式开发,让开发者忽略动静态图开发差异,小时级编码。通过编译选项,实现动/静态执行模式灵活选择。

大模型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需要新的加速算法将模型架构与硬件架构相结合,充分利用每一块计算、内存及通信资源,发挥硬件极致性能,持续提升有效算力。面向训练加速,我们正式发布昇腾分布式加速套件MindSpeed 1.0,提供100+预置模型、60+加速算法及算子、10余种微调算法,降低从预训练到增量训练的分布式开发成本,加速模型迭代。

在多模态、MoE混合架构及超长序列的新场景下,MindSpeed提供了业界领先的分布式加速算法,将训练性能提升30%以上。

在多模态模型加速中,传统算法下,不同模态数据负载不均会导致层间计算相互等待,MindSpeed独创多模态负载均衡流水并行算法,通过虚拟流水技术,支持自定义调整多模态分层,降低计算空泡率,整网性能提升10%。

在MoE混合架构中,由于输入数据量差异导致专家模块内存负载不均,训练早期极易出现Out of Memory问题,导致训练中断。MindSpeed提供了独有的基于负载感知的内存均衡算法,动态检测内存过载并自动触发重计算,将训练峰值内存降低10%以上,避免内存过载导致的训练中断问题。

在长序列加速上,提供Ulysses和Ring Attention混合并行算法,提升跨节点上下文并行的通信效率,业界首创的掩码压缩方案,缓解了Ulysses方案中最大并行维度受注意力头数限制的问题,突破百万并行序列长度,支持长序列演进。

MindSpeed支持直接调用以及二次开发,使能客户基于业务模型结构及设备规模开展深入优化,欢迎大家加入MindSpeed Gitee项目下载使用,提供宝贵意见。

极致性能,敏捷迭代 昇腾推理解决方案,助力应用场景商业落地

推理应用是人工智能释放价值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匹配大模型应用演进趋势,昇腾推理解决方案秉承开放、快速部署、极致性能的原则,在有效吞吐、服务化和算力部署等能力上持续演进,实现更高的AI落地经济性。

首先,为了获得最优吞吐,我们提供包含PD分离在内的业界领先的推理加速技术,充分利用设备资源,降低企业部署成本;同时,通过训推同架构的算子和模型支持,实现“零”算子适配开发,小时级完成模型从训练到推理的转换。通过服务层支持多框架适配,实现推理应用天级上线;在算力部署上,我们提供单机和多机推理的软硬件部署能力,客户可以结合业务场景灵活选择。同时,面向未来万亿参数、百万级长序列的需求,我们将打造领先的胖节点技术,在和客户、伙伴的合作中,持续升级推理解决方案。

推理引擎MindIE自今年3月发布以来,始终关注客户、伙伴及开发者的反馈并持续演进,加速创新落地。PD分离技术是目前业界争相追逐的提升大模型有效吞吐的关键能力。常规PD混合部署中,两种资源比例固定,不能最佳适配业务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吞吐下降。MindIE不仅支持固定配比PD分离SetPD,还提供了业界领先的自适应PD分离技术AutoPD,能够感知业务流量变化,按需调整PD节点比例,满足不同batch规模、序列长度下的灵活部署需求,充分发挥昇腾大算力优势和内存资源池平台化能力,最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推理吞吐性能提升50%以上。

在应用场景开发能力上,围绕多模态理解和视频生成两大新场景我们还提供了套件支持。基于MindIE提供的多模态模型推理软件栈,在预处理、推理执行及后处理阶段,可以获得诸如模态Token化、编码、自回归等核心功能接口支持,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文本、图片、视频、语音的全模态交互及内容理解和生成,加速多模态、DiT和类Sora模型应用的部署与执行。

未来MindIE将持续演进,面向万亿MoE推理、百万超长序列、长视频长语音交互等场景,围绕推理加速技术、开放易用持续构建能力。

从算子开发到调试调优 昇腾全流程工具链让训练开发及推理部署更便捷

大模型从训练开发到推理部署,每一步都需要工具支撑。为此,昇腾构建极简易用的全流程工具链,让整个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算子是模型创新的基础,每一次模型架构和技术的迭代都带动着算子的变化。昇腾在Ascend C算子编程语言基础上提供了从算子工程到调试调优的全流程工具,通过编译优化、内存异常自动检测、可视化指令流水等能力,持续缩短算子开发周期。

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性能调优是关键环节,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尤为重要。为此,MindStudio提供了集群性能数据分析及调试调优能力,如算子瓶颈分析、内存占用统计、慢卡-慢链路可视化等功能。在互联网等重要客户合作中,实现慢卡、慢链路等典型问题快速定位。故障模式库已知问题,实现分钟级诊断。

大模型小型化部署是推理落地的关键一步。MindStudio提供大模型稀疏量化能力,支持权重、激活、KVCache量化能力,模型压缩2~4倍,同时支持自动识别精度敏感层,提供自动回退、自适应参数配置等能力,天级完成量化精度调优。借助该能力,LLaMA3.1-13B模型权重可压缩3.5倍,精度丢失小于0.05%,支持业务应用快速落地。

激发技术创新,促进商业共赢

发展生态一直是昇腾AI的战略,我们坚定围绕原生,以基础软硬件为技术锚点激发原生创新,同时为伙伴及开发者提供算力、NRE、MDF及社区贡献等权益激励,促进商业共赢:在基于昇腾开展的原生开发、生态适配、技术迁移、价值创新等活动中,伙伴可以获得昇腾算力激励以及NRE开发激励;围绕昇腾原生孵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营销、品牌赞助、培训赋能等活动中,伙伴可以获得MDF激励;同时,我们鼓励伙伴将研究与创新中孵化的算子、模型及加速库等成果贡献至社区,获得社区贡献激励。

在原生技术与权益激励的相互促进之下,相信昇腾原生生态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智能化已经开启新篇章,大时代将迎来新机遇。昇腾,一直是千行万业智能化道路上的坚实伙伴,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让我们携手奋进,迎接变化,创造可能,共同迈向数智未来!

03.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symbol t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Zhang Xiwei

文/张熙伟

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

加速原生创新,共赢数智未来

在技术创新方面,华为坚持聚焦鲲鹏、昇腾、欧拉、CANN和昇思五大根技术,围绕硬件架构、系统架构和集群架构持续突破,筑牢计算产业坚实根基;生态方面,坚定执行生态战略,能力开源开放,携手伙伴及开发者共建计算生态;人才方面,始终重视高校原生人才培养,使能科研孵化,激发前沿创新。

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华为计算产业的生态进展与未来规划。过去的五年时间里:


  • 我们坚持聚焦鲲鹏、昇腾、欧拉、CANN、和昇思五大根技术,围绕硬件架构、系统架构、和集群架构持续投入、突破创新,为计算产业铸牢坚实根基。
  • 我们坚定执行生态战略,携手伙伴共建计算生态,能力开源开放使能开发者,赋能伙伴的业务发展,实现商业共赢。
  • 我们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高校原生人才,使能科研孵化,激发前沿创新。

再次感谢鲲鹏、昇腾全体伙伴、开发者五年来的不离不弃,五年来的共同奋进,五年来我们共同为世界构建了新的选择!数智化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让我们积极学习,携手创新,在计算的黄金时代,成为更好的我们!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重塑计算技术,推动计算架构从处理器、节点到集群,全面创新。算力走向异构融合,支持多种新型数值结构的计算与灵活调度;节点从服务器走向超节点,统一计算语义、统一内存编址,实现CPU、NPU、xPU的异构协同;集群层面,Scale up + Scale out并举是主要创新方向,基于业务负载感知,实现集群资源的灵活调度,一个数据中心就是一台计算机。

当前,AI的投资逐步转向模型训练与AI应用并重,预计2026年中国的AI应用投资将超过模型训练投资。逻辑推理让AI从“文科生”走向“理科生”,而KV-Cache压缩、多级缓存与PD分离等技术,则提升着AI落地的经济性,让AI加速进入更多行业场景,带动行业数智化变革。

鲲鹏展翅,无处不在

算力是行业数智化的基础,鲲鹏、欧拉、昇腾,坚持根技术和系统架构创新,持续为数智化注入澎湃算力。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别介绍鲲鹏、欧拉、昇腾的最新进展。

鲲鹏原生,一次开发构建多平台版本,效率更高,性能更优

过去几年,我们持续强化基础软硬件工具链能力,鲲鹏从“迁移适配”走向“原生开发”。通过鲲鹏原生开发,解决客户与伙伴多技术路线开发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

  • 在企业原有CI/CD流水线中,集成鲲鹏场景化SDK、毕昇编译器、调优诊断工具等能力,实现“一次编码,多路线适配”,版本迭代效率提升30%。
  • 鲲鹏 WAAS可动态感知业务负载,自动调参,自动调用最优加速库,典型场景业务性能提升 10%-30%。
  • 鲲鹏原生开发实现开发态与运行态两次加速,充分释放算力,提升应用性能。

首批200+TOP伙伴实现鲲鹏原生应用开发,2025年将超过1000家,加速数智基础设施应用创新

2023年底,华为启动了鲲鹏原生开发计划,目前已有200多家头部伙伴实现鲲鹏原生开发,覆盖了金融、运营商、政府、电力等行业核心系统。鲲鹏原生开发为客户和伙伴创造新价值,计划到2025年,鲲鹏原生开发伙伴将超越1000家,覆盖行业主流应用。欢迎大家积极加入鲲鹏Native原生开发计划,共同加速数智基础设施的应用创新。

图: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

欧拉焕智,无远弗届

算力的充分释放,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有力加持。openEuler立足智能时代,持续创新引领,为千行万业数智化注入核心动力,无远弗届。

持续贡献openEuler,释放澎湃数智算力

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指导下,经过社区与全体开发者的五年努力,openEuler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年,openEuler系在中国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占比达到了36.8%,份额第一。全球累计下载超过350万,服务150多个国家的用户,openEuler立足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

华为作为openEuler社区的发起者和核心贡献者,始终以行践言,持续创新,加强投入,贡献欧拉社区。面向智能加速、数智融合的趋势,我们将继续操作系统创新,致力于将openEuler打造成为数智基础设施最佳开源操作系统。南向使能异构算力融合,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北向助力更稳定的模型训练和更高的推理性能。

使能异构算力融合,赋能AI高效运行

伴随超节点和集群架构的兴起,操作系统在资源管理和调度上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openEuler协同互联总线,实现内核统一抽象、统一编址和语义直接访问,通过低时延调度器实现跨节点资源的微秒级访问,结合异构资源池化能力,实现业务负载与资源的动态配比,使能计算系统从局部最优到全局实时最优。

面向AI训练,openEuler通过镜像数据块级别的按需加载,大幅度缩短任务冷启动时间;通过升级的设备健康监测算法,可提前发现亚健康节点。

面向AI推理,利用openEuler异构融合内存能力,按需分配KV Cache,提高片上内存利用率,缓解容量瓶颈,提升推理性能。

未来这些创新,都将陆续贡献到openEuler开源社区。

昇腾万里,无所不及

AI技术日新月异,昇腾AI紧跟时代潮流,以更加开放,易用的生态,让智能无所不及。

AI模型创新,驱动计算范式快速演进

AI技术演进催生了全新的计算范式。长序列、多模态显著提升训练算力需求,然而,随着集群规模不断扩展,通信开销从原来的20%增长至50%以上,成为性能瓶颈,使得算力无法充分利用。在此情况下,基于高速总线互联的超节点技术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对于通信优化算法以及分布式并行算法也提出更高要求。

OpenAI o1的复杂逻辑推理能力大幅提升,强化学习再次崛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推理资源需求的大幅提升。由于大模型推理的 Prefill和Decode阶段 分别存在计算和内存受限问题,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这些趋势和挑战,都驱动着推理系统的重构,以更高效地资源调度与并行解码,满足推理商业落地的经济性要求。

CANN 8.0独创的通信算法、算子与丰富的API,充分释放硬件价值

CANN是昇腾生态的根基和锚点,这几年我们不断增强能力,逐步缩小与业界领先的差距。去年CANN 7.0软件重构后,我们开放了图引擎、算子库、编程接口、编译器、运行时等能力,使能主流AI框架和加速库,更高效调用算力资源,支撑了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行业的大模型原生创新和场景化落地。

汪涛总发布了CANN 8.0,新增NB 2.0等十几类通算融合算子,通过自适应通信域优化,充分利用超节点通信全链路,实现更细粒度的通信计算并行,将模型训练性能提升20%以上。新增的通信、矩阵运算、数据搬运等API,大幅降低算子开发工作量,Matmul等典型融合算子开发代码量缩减30%以上。

传统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的过程,往往只能针对单一的信号通路进行研究,费时费力。现在借助鲲鹏通用计算平台,我们实现了全基因组的高通量筛选和计算。我们相信在未来,计算必将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式,帮助我们实现关键节点的无偏向性高通量筛选和系统网络研究,大大提升生命科学的研究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钟清

MindSpore原生亲和超节点架构,大幅缩短模型开发训练时间

今年上半年,面向超大参数量的MoE模型的训练,我们发布了MindSpore 2.4版本。随着超节点带来的TP域和SP域扩展,我们全新打造了高维Tensor并行与长序列并行,自适应最优参数切分,最大化计算通信掩盖能力,万亿参数模型训练性能可提高20%。我们将动静统一能力重新封装为高阶API,一键实现权重格式转换,屏蔽动静态图开发差异,小时级完成主流模型开发。

推理引擎MindIE关键特性升级,提升AI落地经济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AI落地经济性,昇腾推理引擎MindIE升级了关键特性,率先支持自适应PD分离部署,根据负载自动调整计算、访存比例,实现推理资源按需分配,吞吐提升50%以上。提供单轮多Token的启发式并行解码能力,输出时延降低50%,支持外挂知识库、小参数模型和自回归模型,提高推理准确率。最后,MindIE还支持将长序列自动拆分为多个短序列进行推理,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高效的推理。

赋能原生人才,激发科技创新

鲲鹏昇腾的原生应用创新离不开人才,我们计划未来每年投入10亿元来发展鲲鹏昇腾的原生生态与人才,并结合技术赋能、开发支持与激励等一系列原生开发使能计划来激发创新。未来三年,我们计划赋能百万原生人才、孵化千个原生项目,赋能千家企业原生创新。

以最新的技术培养人才,以创新的人才引领产业

2020年,我们联合教育部打造智能基座1.0项目,将产业前沿技术引入高校,搭建起产业和高校的桥梁。2023年底,我们与教育部续签智能基座2.0项目。今年,我们深化合作,打造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构筑连接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重要枢纽,为人才培养提供最前沿的平台,助力高校更便捷开展科研实践,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

今天,我们联合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成立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

鲲鹏展翅,昇腾万里,共赢数智美好未来

鲲鹏展翅,昇腾万里。在计算产业未来的黄金十年,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智时代,让我们携手奋进,共赢美好未来。

symbol t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Zhu Yonggang

文/朱勇刚

华为终端云总裁

共建共享鸿蒙新世界

HarmonyOS NEXT作为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带来全新的系统架构、鸿蒙原生智能、分布式软总线和星盾安全架构,交互体验焕然一新,通过“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让全场景体验的开发更简单高效。鸿蒙生态坚持利他,每年投入超60亿人民币支持和激励鸿蒙开发者创新,注册开发者达675万。华为期待更多伙伴和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加快HarmonyOS NEXT正式商用步伐,共建共享鸿蒙新世界。

目前,已有超1万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满足消费者99.9%的使用时长,这标志着鸿蒙生态的全面成熟与加速发展。鸿蒙坚持利他的生态理念,每年投入60亿激励开发者创新,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数量快速增长至675万,极大推动了鸿蒙生态的繁荣。

HarmonyOS NEXT:基于原生智能与全场景 鸿蒙体验焕然一新

作为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带来全新的系统架构、鸿蒙原生智能、分布式软总线和星盾安全架构,交互体验焕然一新。

鸿蒙内核是首个面向全场景的微内核,以超越Linux内核的高性能、统一架构按需部署的高弹性和获多项行业最高等级认证的高安全性,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流畅体验。

基于端云协同的架构,华为重新构建了以AI为中心的鸿蒙原生智能,从内核到系统应用实现全面智能化。“小艺”升级为智能体,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实现从AI模型能力到AI控件分层全面开放,使能第三方应用,繁荣鸿蒙原生应用生态。其中,小艺智能体基于大模型的高阶理解和交互能力,构建全新的系统级AI助手,具备十八般武“艺”,能思考、会规划、可执行,可以实现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和更全方位的融合感知,让用户享受到知识问答、文档智能、对话识别屏幕内容、帮记等功能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鸿蒙系统还通过开创性的分布式多设备协同技术,实现了全场景打通、资源能力共享以及服务无缝流转,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体验。例如鸿蒙原生版钉钉可实现跨设备会议无缝接续,只需将两台设备靠近,点击弹出的图标即可将会议无缝接续到另一台设备上。鸿蒙原生版高德地图支持导航接续,导航可以在车机和手机间无缝切换。鸿蒙原生版WPS支持跨设备复制粘贴和互通图库,用户可以在平板端直接调用手机图库和相机。

鸿蒙生态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创新和贡献,让鸿蒙生态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有1万多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到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覆盖了18个垂域,满足消费者99.9%的使用时长需求。

基于全新的星盾安全架构,HarmonyOS NEXT带来了内核级安全、系统级保护、全流程纯净,是迄今为止在隐私安全上最强大的鸿蒙操作系统,让用户能够安心享受数字生活。

图:华为终端云总裁 朱勇刚

全面加速伙伴创新,坚持利他,和谐共生

HarmonyOS NEXT真正实现了“一个系统,一个生态”,打通多设备和多场景,支持多模态交互,实现服务和信息自由流转。鸿蒙在业界首次提出“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核心技术理念,让开发者仅需一次开发,就能带来多端一致的沉浸式体验。HarmonyOS NEXT提供18个垂类的代码样例和丰富的原生互联Kit,可大幅减少开发者的适配和开发成本,让全场景体验的开发更简单高效。

此外,鸿蒙生态显著提升系统全方位感知力,涵盖地理、时间、场景及状态等多维度,让元服务很容易发现、使用和提醒。元服务作为HarmonyOS独有的服务方式,可以根据场景智慧化服务用户,以轻量应用形态实现了从“人找应用”到“服务找人”的转变。通过调用元服务API集和图形界面拖拽的低代码能力,开发者最快1天即可快速推出轻量化、场景化、智慧化、合时宜的服务,极速接入鸿蒙原生生态,创造更多“场景流量”。

在生态理念方面,鸿蒙生态坚持利他,坚持与伙伴、开发者和谐共生,主张“有序共建”、“体验优先”、“公正透明”、“隐私安全第一”。鸿蒙不争利、不设限、不停步,坚持每年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和激励鸿蒙开发者创新。开发者先赢,鸿蒙生态才会共赢。

鸿蒙不争利、不设限、不停步,坚持每年投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和激励鸿蒙开发者创新。开发者先赢,鸿蒙生态才会共赢。

超1万应用和元服务上架,注册开发者达675万

鸿蒙生态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创新和贡献,让鸿蒙生态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有1万多个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到HarmonyOS NEXT应用市场,覆盖了18个垂域,满足消费者99.9%的使用时长需求,是伙伴让鸿蒙生态1年走完别人17年的路。得益于蚂蚁集团、中国银联、科大讯飞等千余家伙伴助力,通过开放垂域创新,贡献mPaaS等中间件,470多款SDK正在适配原生鸿蒙,使得应用开发工作量最高可降低90%。这些头部企业的技术积累,结合华为能力,共同铸造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底座,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全链路开发工具,让千行万业开发鸿蒙应用、实现创新变得更加简单。数千企业内部办公应用也在加速上线,基于鸿蒙原生智能、跨端、安全能力,办公软件体验更安全,更智能,鸿蒙化办公成为科技新潮流。

目前,华为开发者联盟注册开发者数量已增长至675万,5年时间增长了10倍以上。已经有305所高校开展鸿蒙课程,有38家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参与鸿蒙人才培养,为鸿蒙操作系统走进千行万业奠定人才的基础。

自2024年6月21日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启动Beta以来,HarmonyOS NEXT 已经更新了6个版本,收到超过一百万条的反馈建议。这些宝贵的反馈,将继续推动鸿蒙系统不断进步和完善。

千帆共进,万象新生。华为期待更多伙伴和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加快HarmonyOS NEXT正式商用步伐,共建共享鸿蒙新世界。

symbol t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Kang Ning

文/康宁

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

成就开发者,共赢根生态

华为基于华为云打造统一开发者平台,构建以云为底座,围绕鲲鹏、昇腾、鸿蒙根技术的开发者生态体系,面向所有开发者提供统一入口,助力开发者创新。在伙伴生态方面,华为云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伙伴生态体系,坚持全方位支持伙伴的能力构建与商业成功,并通过华为云初创计划、华为云加速器、华为云AI创业赋能计划等举措构建全球初创生态,加速初创伙伴云上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华为基于华为云打造统一开发者平台,构建以云为底座,围绕根技术的开发者生态体系,提供统一的开发者入口,助力开发者创新。目前,华为全球开发者已经超过1100万。其中,华为云也服务了760万开发者,联接了1600余位布道师,过去12个月赋能500多万人次。同时华为云拥有超过1000人的全球专家技术支持团队,为开发者提供贴身技术服务。

在此,我们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和参与华为开发者生态体系建设的开发者们,正是有了你们的贡献,华为开发者生态才得以快速成长。

构筑根技术生态的云底座,加速开发者云上成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开发者,我们在工具、产品能力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

首先,华为开发者空间为每位开发者提供一台云主机,预置优质的开发资源及工具,让开发者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应用开发。

在今年6月份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云发布了华为开发者空间,目标是让每位开发者拥有一台云主机,让开发者能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应用开发。当前已有7万多名开发者加入空间,每天有超过一千位开发者领取云主机,并主动地分享体验、提出宝贵建议。

我们将持续提升开发者空间的平台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优化体验。聚焦开发者关注的关键场景,开发者空间对云主机、工具预置以及资源预置三方面做了全新升级,比如,在云主机功能方面,新增云主机镜像自定义和分享功能,以及数据持久化保存的能力;在工具预置方面,新增CodeArts IDE for Python和Pangu Doer智能助手等工具;在资源预置方面,新增云上生态资源池,开发者可以灵活便捷地搭建应用调测环境,并通过模板化的配置文件,确保从调测、预生产到生产环境部署的一致性。

图1: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

开发者空间还正式推出会员成长计划,包括基础会员、专业会员、企业会员,为开发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成长体验,让根技术触手可及。开发者基础会员可以免费享受预置好的工具、资源及云上存储空间,开发者专业会员可以获取更高规格配置的云主机及云上存储空间进行深入的实践,开发者企业会员将获得专业的销售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满足企业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次,面向全球开发者,华为开发者学堂全面升级了开发者的云上学习内容、体验与权益,覆盖昇腾AI、GaussDB数据库、鸿蒙等更多技术领域。

华为开发者学堂,已经成为几百万开发者学习和实践的入口,开发者可以云上学鸿蒙、云上学昇腾、云上学鲲鹏。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增强了互动式课程体验和辅助实验练习,追加超过2万张开发者认证代金券,支持全球开发者学习华为的根技术,持续提升实战能力。同时,为高校提供了超过500万人民币的课程内容的支持资金,鼓励开发者和老师创造更多的优秀内容。

图2:华为云六大云上工具链

再者,华为云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打造六大云上工具链,帮助开发者提升效率,解决开发者的实际挑战难题。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便捷、更高效的完成各类应用的开发,华为云打造云上工具链体系,目前已有近138万开发者在使用六大工具链。

在AI开发方面,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为开发者提供大模型开发的全栈能力,为了支持百模千态的昇腾AI云服务,推出ModelArts Studio大模型即服务平台,提供端到端工具链,让开发者快速进行模型调优、部署、应用,支持模型应用训练迭代时长缩短超50%,推理部署效率提升超30%,算力成本降低40%。

在软件开发方面,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也原生支持鸿蒙应用开发,提供了ArkUI自动生成ArkTS代码转换、单元测试生成、知识问答四大智能辅助功能,让开发者轻松完成鸿蒙应用开发,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在数据治理方面,华为云将盘古大模型和多年数据治理经验相结合,新推出盘古助手来辅助SQL生成和取数,帮助开发者提升数据开发分析效率。

在应用开发方面,聚焦价值需求的开发,减少工程能力构建投入,华为云打通了软件,数据,AI的工具链,全新打造应用平台AppStage,为开发者提供AI驱动、数据驱动的一站式的云原生及AI原生应用开发体验,开发运维效率提升50%。

在数字内容生产方面,数字内容生产平台MetaStudio提供数字人、基于AIGC的视频生产、企业3D空间等服务能力,让开发者更快捷进行数字内容开发。

在硬件开发方面,联合广大产业伙伴打造硬件开发生产线CraftArts,为开发者提供系统设计、机电协同,工业仿真、数字化制造等全栈的工具链服务。

华为组建了超1000个DTSE专家团队,全方位服务开发者。华为云的开发者技术支持工程师团队,已经覆盖4大洲、15个国家、95个城市,为开发者提供SaaS改造、创新咨询、架构优化等场景的全栈技术服务,助力开发者创新。结合“沃土云创计划”,已技术支持23万开发者,帮助上千家企业将2600多个应用构建在云上。

全方位支持伙伴能力构建和商业发展,共赢商业未来

一直以来,华为云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全方位支持伙伴能力构建与商业发展,在软件、服务、数字化转型咨询与系统集成等各个路径都得到了显著成长。其中软件伙伴数量已发展到3500家,过去一年增长了37%;已发布的基线解决方案达到679个,增长了120%。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今年,华为云在政策、组织、赋能等方面加大投入,全新升级了“合作伙伴能力计划”“伙伴共拓激励计划”“服务伙伴激励计划”,将生态力量部署到全球。

在政策方面,我们继续加大对于开发者和伙伴的扶持力度。针对AI领域将推出大规模的专家Funding计划,加速昇腾技术和盘古大模型的发展。

在组织方面,华为云生态力量已经覆盖中国、欧洲、中东非洲、拉美和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化的伙伴网络将帮助伙伴共同走近客户、服务客户。

在赋能方面,为了牵引产品研发加大对伙伴和开发者赋能的投入,华为云设立了面向服务产品的生态代表,从产品维度更好的服务伙伴,共筑具有竞争力的联合解决方案。

随着客户对软件和服务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我们从产品技术、场景化、行业三个维度,优化“伙伴能力发展计划”,丰富能力标签体系,协同伙伴围绕客户需求,快速构建方案,同时帮助客户更好地寻找和匹配解决方案。基于大模型能力,推出全新的盘古+X的系列能力标签,如盘古+搜索、盘古+AI视频等,让行业与产品技术更深的结合,提供更贴合行业特点的服务。华为云还通过能力标签体系与PCE共拓计划的结合,为伙伴带来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可靠的选择依据,实现多方共赢。

华为云和伙伴的商业共赢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华为云云商店KooGallery致力于打造应用分发和交易平台,让客户方便找方案,让方案方便找客户,在云商店可以快速便捷、安全无忧地完成交易交付,让云商店成为企业客户应用和方案采购的首选平台。目前,云商店的商品数量超过12000个。

华为云云商店全面升级了全球化的应用分发网络,一站式的GTM和商机管理能力,一客一策专属Private Offer等平台能力,还将基于“Marketplace as a Service”(云商店即服务)模式构建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支持能力。通过云商店强大的平台与丰富的生态,我们将持续链接开发者与产业需求,加速开发者商业变现,助力产业升级!

图3 华为云AI创业赋能计划

华为云一直非常重视初创伙伴的创新和发展,持续投入专项资源和团队构建全球初创生态。在中国、亚太、欧洲等区域都启动了华为云初创计划,两年来为全球5000多家初创企业提供了价值2亿多元的免费云服务资源,并通过技术赋能,助力他们低成本敏捷上云,在云上高效创新。同时,通过华为云加速器为高速成长期的创业公司提供深度赋能,助力商业增长和全球化发展。

创业公司一直是创新的生力军,为了更好的支持创业公司在AI时代的发展,我们正式发布“华为云AI创业赋能计划”。通过华为云的昇腾算力赋能创业公司,让人工智能成为重塑千行万业的新质生产力。通过这个计划,每家公司最高可申请价值120万的昇腾云上算力支持。同时还将开放华为自身和众多客户的数智化需求场景,提供专业团队支持创业公司验证和优化他们的产品,和他们联合拓展市场,完成AI应用创新和商业化加速。

成就每一位开发者,共赢数智未来

华为云积极拥抱开源生态,鼓励开发者参与开源for Huawei生态建设,践行“让优秀的开发者服务更优秀的开发者”理念。我们积极支持开源社区构建围绕华为根技术的服务能力,通过升级“华为云沃土云创开源开发者扶持计划”,面向全球的开发者,提供代金券和现金激励,最高可获得200万人民币激励。

为了更好地帮助开发者解锁前沿知识,连接产学研,华为公司还推出面向全球开放的科学与技术交流的平台——黄大年茶思屋科技网站,连接全球学术和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中国科技百花齐放。在这里,茶思屋免费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全球超过1.9亿条专利信息的查询服务,助力每一位追求卓越的探索者。同时还荟萃了全球学术活动,定期举办全球性的学术讲座,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灵感,启迪思维。

华为生态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开发者的支持与贡献。开发者就像魔法师,编织出一个个梦幻的新世界。我们坚定的与全球开发者同行,成就每一位开发者,共赢未来。

汇集满天星光,迸发无限力量。世界有你,了不起!

symbol t

共筑数智根基,共建数智生态

产教融合,共育面向智能时代的ICT人才

“技术为根,实践为魂”,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Wangtao

文/汪涛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

华为始终坚信,“技术为根,实战为魂”,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实战化的赋能体系,旨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数智化人才。ICT学院作为华为和高校合作推进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正携手共创数智生态的繁荣。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华为ICT学院人才发展走深向实。

第一,实战引领,课程创新。

我们深知,课程是知识的载体,实战是能力的试金石。ICT学院聚焦22项技术领域,精心打造了85门实战导向的精品课程。同时,我们积极邀请高校教授如大连理工的马瑞新老师,携手共创《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国家一流课程,通过华为云平台与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我们将继续汇聚全球优质教学资源,赋能全球6000所合作高校,年培养规模突破50万学生,为行业输送更多实战型人才。

第二,产教协同,师资赋能。

教师乃教育之本,是塑造未来之光的工程师。华为依据“工程教育”与“双师型”教师标准,通过产学合作、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师训练营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通过ICT学院,全球有超过11000名华为认证教师,他们是培养实战型人才的生力军。在新的技术领域,华为也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教研方式。比如,武汉理工大学与华为合作,联合七所高校,通过建设“深度学习(Mindspore)虚拟教研室”,不仅跨越地域界限,更在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出一支支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我们将继续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教师,年赋能教师人次超过10000,认证教师总数将达到20000名,共同开启ICT学院的新篇章。

第三,跨界融合,人才共育。

数智化大潮中,跨界融合成为时代趋势。华为积极推动ICT学院与机械、交通、生物、医学等传统及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将ICT的精髓融入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连民族大学陈禹丞同学是通信专业学生,通过ICT学院学习昇腾知识,24年跨界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AI应用方向研究生。

我们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道路,为合作伙伴及客户输送百万开发者,共同构建繁荣的人才生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共同培养跨领域、复合型的实战化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推动产业的持续升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产教融合,培养未来所需的计算机人才

Zheng Qinghua

文/郑庆华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主任

大学计算机教指委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全面推动面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委员会,汇聚了国内数十所高校计算机领域权威专家。大学计算机教指委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让计算机的教育成为今天所有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就像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这样的基础课程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正如刚才汪常务董事所讲,怎么让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的需要、实践的能力紧密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这需要项目、平台、资源、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光靠大学做不到,光靠企业做不成,需要两者相向而行、相互赋能。华为一直在探索,如何跟高校合作,共同开启计算机基础设施、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普及化教育,所以,大学计算机教指委有幸和华为在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导师以及共同搭建实践平台方面开启了合作的新篇章,这有利于探索我们国家自立自强、自主可控的计算机生态系统,ICT生态系统的打造,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这种合作,我们不仅实现了更大规模、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计算机能力素质培养,也开发编著了一批与时代相适应的计算机类的基础教程,并且广泛地应用在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和培养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刚才汪常务董事指出的几个典型例子是双方合作的典型代表,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大学,在非计算机类的专业当中也比比皆是,说明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可适应、可普及、可推广的效用。

未来,大学计算机教指委将进一步深入和华为ICT学院的深度合作,我想无论是在教材特别是数字化教材编写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改进计算机教学的手段、方法以及资源的表现呈现形式;还是在打造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的试验平台方面;或者思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方面;在未来教师的培训、培养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也是蕴含机遇的时代,需要产教融合,需要科教融汇,需要虚实结合,需要联接,需要把各种要素汇聚到一起,这样才能实现更大、更深、更高的创新。这正是我们大学计算机教指委和华为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探索培养造就未来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提供给大学的力所能及的支持。

智能时代下的产教融合新展望

Xu Xiaofei

文/徐晓飞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十年前,教育部启动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按照“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开启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之路。

十年来,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各位专家、各高校、和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从最初8家企业、50万元经费支持,发展到现在2000多家企业与1100多所高校合作,直接投入资金40亿元,提供软硬件平台及设备价值约240亿元。已设立项目10万余项,教师参与30多万人次,受益学生数百万之众,共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本项目已列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已成为我国产教融合的闪亮名片。

华为从2017年开始,积极参与本项目。7年来,累计投入实践资源和经费超过3亿元人民币,共立项近800项,覆盖200多所本科高校,与教师共建了近百门线上课程、几十本教材,还孵化了一批国家一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华为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和专家组评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合作伙伴”,华为支持的项目获优秀项目的数量位列第一。

自2024年起,为提高项目的合作质量、成果质量、管理质量,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我们将对本项目的内涵、目标、内容、征集方式、运行模式、认定方法等进行调整,构建“教育部-省市-校企”三级实施体系,并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深化。同时,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也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3C(Connection,Contents,Collaboration)到3I(Integration,Intelligent,International)转型的背景,项目也在探索今后发展的新模式、新内容与新方式。

在此,我围绕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3I(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谈几点意见:

集成化

为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要强调“集成化”,通过“三级体系、平台支撑、资源整合、生态集成”,高质量汇聚专家资源、项目资源、高校资源、企业资源、平台资源、数据资源,塑造产学合作发展新生态。

企业和高校整合优势资源,以“项目平台”为支撑,搭建内外部的产教融合集成化平台与环境,打造自身项目案例库,以共建共享方式,形成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与工具。将企业和高校优秀案例通过统一模板、统一接口汇聚集成在“项目平台”上,形成国家级、省级项目案例库,做到内容集成、工作流程集成、管理机制集成。未来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将是一个集信息发布、项目查询、监控管理、产学对接、服务支撑、数据分析等于一体的综合化、集成化平台,支持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

我希望,华为能继续在产学合作模式、平台构建、项目实践与管理等方面成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先进示范。

华为从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来,累计投入实践资源和经费超过3亿元人民币,共立项近800项。希望华为朝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继续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智能化

当前,大家在开展“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大模型赋能教育,我们产学合作项目也要强调“大模型,大数据,智能化,学用管,评训认,增能力”,用大模型和大数据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学、用、管、评”等,高效应用AI开辟产学合作发展新空间。

智能化“学”。依托集成化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大模型支撑的项目,形成众多校企共建特色化教学课程、虚拟化实验环境的局面,推进大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大模型,教师可以开发智能化教学资源工具,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智能化“用”。积极探索AI赋能产学合作的方式和培养运用大模型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以大数据、大模型分析为基础,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与培训中心,造就一大批产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掌握大模型与GAI能力的IT创新人才。

智能化“管”。利用大数据、大模型进行项目的统计分析与管理治理。可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对项目指南等进行初审,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项目成果进行智能化查重和统计分析等。

智能化“评”。项目评价也需要智能化,并强调AI赋能能力提升及其评价。要研究制定运用GAI解决问题、进行能力等级认定的标准、培训与评价方法体系,促进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我们与华为合作正在研究ICT岗位能力评价模型与认证体系,期望能有助于推动AI赋能学生能力的提升与评价。

国际化

教育部在倡导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国际化”。产学合作项目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国际化和地域化优势,以“产学合作,借产出海,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内外融合,扩大影响”为指引,开展高水平的产学国际合作,构建产学合作发展新格局。

各企业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产学合作优质资源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乃至全球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像华为海外ICT学院为代表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优势,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开展共建课程、共设项目、培训师资、培训职业人员、联合办学、学分互认等合作,使产教融合的成果与经验走出海外,扩大项目的国际影响力,为数字化教育与产教融合中国方案的国际化做出标杆示范。

产学合作是推进新工科深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是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前途光明,大有可为!

面向智能时代的ICT学院3.0

Lu Guang

文/卢广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

截至2023年底,华为ICT学院合作高校达到2700所,构建起一张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ICT人才生态网络,学生通过HCIX认证的有19. 6万,中国作为华为业务的母国,在合作学院数量与质量、认证人数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一庞大的生态土壤下,已累计产出85门ICT学院专属课程,45本ICT学院教材,为行业输送了超过100万名高素质、高技能的ICT人才,他们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回顾过去,华为在ICT领域的探索与贡献有目共睹。自2013年起,我们启动了“华为ICT学院”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校企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网络人才。从最初的1.0为行业信息化培养职业人才,到2.0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华为ICT学院不断升级迭代,不仅支撑了华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才的供给步伐;同时也持续地深化产教融合,为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新模式。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华为ICT学院3.0将璀璨起航,秉承“技术为根,实践为魂”的理念,抓住AI化的变革和趋势,助力高校培养千万级别的数智人才,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数字化深度转型和智能化快速升级。

要实现千万数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ICT学院3.0必须勇于探索,关键改变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积极运用新型教育手段,教育资源要全部实现数字化,让教学更简单。第二,以实战化为导向,通过模拟真实场景、项目驱动学习等创新方式,让老师教学内容更实战;第三,打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将ICT学院合作扩展到更多专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培养出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又拥有广泛视野和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坚持并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对准人才培养全流程,助力高校人才发展!

智能化时代,华为将通过整合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实施实战化的师资培训,进行复合化的学生培养。希望对准高校人才培养全流程,培养出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又拥有广泛视野和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024年,怀进鹏部长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发展数字教材、广泛吸纳数字化的教育平台和工具”。

ICT学院3.0阶段,我们会将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放在首要位置,聚合教育专家、高校教学名师、出版社、华为技术专家等多方力量,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项目,围绕基础软件、昇腾、鸿蒙、数通、华为云等重点领域,共建数字化教材、课程、实践案例等资源,并通过华为人才在线、华为ICT大赛、华为布道师计划等平台和项目,对外共享,助力高校改革课程内容、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华为人才理念中,始终坚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ICT学院3.0阶段,通过实战化场景、技能认证及高水平交流平台三大核心策略,全面赋能万名教师。提炼实际项目和具体岗位的实际业务场景,选拔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讲师,确保给老师赋能知识贴近实战。同时,依托华为开发者与职业认证体系,实现高校教师身份向工程师+教师身份的转变。此外,我们还将举办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讨,搭建教师交流的桥梁,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飞跃。

在数智时代,产业融合的加速,要求跨界复合型人才。ICT学院顺应趋势,积极配合高校,从专业方向、学习形式以及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培养学生。

从过去传统专业的培养方案转变为将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入到各个专业,实现专业建设的复合;从过去单纯的课程学习,发展到课程、竞赛和创新有机结合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形式的融合;从过去仅学习专业知识,到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团队运作等工程实践能力,实现能力建设的综合。

我们相信,必须通过跨界融合,转变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各个行业,成为各行业所需要的数智人才。

华为37年来对坚持对技术的探索,我们深知“术精于技”,唯有不断磨砺技能,方能保持产业竞争力。同时,我们坚信“业成于实”,每一项成就都源自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坚持。最后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实干精神为指引,为千万智算人才的培养不懈探索,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华为ICT学院指定教材基础软件系列丛书凝结了众多高校老师和华为专家的智慧,系统性讲述了5个基础软件技术方向的基础知识、核心原理,并提供丰富案例,旨在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人民邮电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李文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陈宝国

华为积极参与‘国产软件进课堂’,投入多种资源赋能教改项目实施,开发出一大批openGauss、AI、IoT、GaussDB等技术方向的优秀项目。希望未来持续合作,推动更多国产软件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助力国产软件人才培养。

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为通过共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以赛促创,实践促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能力;共同开展多种活动,培育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双方通过‘共建、共创、共育’,培育出大批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谢伟

——大连理工大学求实书院院长 马瑞新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产教融合,把华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构建出核心课程;同时通过项目实训、华为ICT大赛等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软件人才。

华为物联网系列丛书涉及5G、AIoT应用开发、AIoT工程设计与实施等技术,为高校、企业和社会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是对物联网产业界知识系统的一次有力赋能,有助于培养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华章分社社长 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