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symbol t

刊首语

Peng Song

彭松

华为高级副总裁、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

培养ICT人才, 共赢智能未来

《管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阐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宋史》有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则明确人才培养要依靠高质量教育。为助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ICT人才,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积极投身校企合作,构建教师和学生人才生态。

ICT人才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如今,绿色低碳和智能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确定性趋势,作为全球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使能者,ICT人才将依靠新思想、新技术驱动行业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由于数智技术迭代快,需要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与产业保持同步,亟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当前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已成为共识。校企合作不仅能把企业需求、成功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面向行业未来发展的精英人才;还能支持企业创新,反哺科学研究,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良好格局。

华为通过校企合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为一直致力于将ICT技术能力延伸到各行各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高质量服务,引领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作为创新型ICT企业,华为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地将多年来在ICT行业中积累的技术贡献出来,于2013年启动了“华为ICT学院”这一校企合作项目,将产业行业需求、前沿ICT知识与技能源源带入学校,持续培育面向未来需求的ICT人才。截至2023年9月,华为已与全球2600多家高校共建华为ICT学院,年培养学生超过20万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突尼斯,华为建立ICT学院68所,培养ICT人才8000多人,荣获突尼斯共和国总理奖章;在泰国,华为因积极培养泰国数智人才、支持泰国数字经济发展而被泰国政府授予“人才发展最佳贡献总理奖”;在中国,华为与高校共建华为ICT学院 600多家,以华为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为例,双方采用“课赛创”(课程融入——大赛竞技——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十余门创新训练营课程,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卓越ICT技术人才2000多人。

华为ICT学院项目不仅助力高校进行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还通过ICT人才联盟双选,促进企业与高校人才有效对接,打通人才就业最后一公里。

如今,华为还在持续丰富ICT学院内涵,通过发展全球IASC(Huawei ICT Academy Support Center,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发布ICT学院成长指数、举办百校种子计划等,引领全球ICT学院共同发展,共促全球数字包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未来,华为会把ICT教育资源带入全世界更多学校,希望到2026年,与全球6000+学校共建华为ICT学院,实现年培养超过100万名学生,广泛提升学生的数智化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ICT人才,加速行业转型,共创智能未来。

目录

  • 主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CT 战略与 Marketing
  • 出品人

    周军
  • 本期顾问

    盖刚
  • 主编

    邢竞帆
  • 特约主编

    韩羽
  • 编辑

    付栋炜 GARY MARCUS MAIDMENT
  • 美术编辑

    周书敏许创亮
  • 本期编委

    贺银平刘薇

内部刊物 免费赠阅

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资料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无担保声明: 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均“如是”提供,除非适用法要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本资料所有内容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或者适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因使用本资料任何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特殊的、附带的、间接的、继发性的损害进行赔偿,也不对任何利润、数据、商誉或预期节约的损失进行赔偿。